接下来的几天,仰光的阳光依旧灼热,叶危几乎每天都要去日军作战部和佐藤见面。作战部的会议室里,地图铺了满桌,红蓝色的图钉标注着双方的兵力部署,空气中弥漫着烟草和油墨的味道。
“叶顾问,这是平田将军传来的补充情报,您看看。”佐藤将一份文件推到叶危面前,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国军最近在北部调动频繁,我们需要尽快摸清他们的意图。”
叶危拿起文件,目光快速扫过,上面大多是平田故意泄露的“假情报”,标注着国军“薄弱环节”,实则是针对他的陷阱。他不动声色地将文件放在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语气平静:“佐藤中尉,我己经整理好缅甸的经济线冲突报告,物资运输的漏洞也标注出来了,您可以交给后勤部门。至于国军的动向,我会结合之前的情报,再做一份详细分析。”
佐藤点点头,拿起经济线报告翻了几页,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叶顾问果然高效!有您这些报告,后勤部门就能快速调整运输路线,解决物资短缺的问题了。”他丝毫没察觉,叶危在报告里悄悄标注了几处日军真正的物资囤积点,这些,都是要传递给陈团长的关键信息。
每天从作战部出来,叶危都会借着“熟悉环境”的名义,带着任沐肖去仰光的街头转一转。有时是在茶馆里假装喝茶,有时是在市集上买些水果,总能“偶遇”陈团长的手下。每次交接情报时,任沐肖都会警惕地盯着西周,像只机敏的小兽,帮叶危把风。
“陈团长说,多亏了您的情报,我们避开了日军的三个陷阱,还截获了一批物资。”这天,陈团长的手下在茶馆里悄悄对叶危说,语气里满是感激,“团长让我告诉您,您要多保重,日军最近好像在排查‘可疑人员’,您外出时一定要小心。”
叶危点点头,将一份新整理的“日军防御漏洞图”递给他:“告诉陈团长,这是日军最近调整的防御部署,重点在西部防线,让他们多留意。我们可能再过几天就要回屯门了,后续的情报,需要靠你们自己收集了。”
那人接过情报,小心翼翼地藏进怀里,匆匆离开了茶馆。任沐肖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小声对叶危说:“我们真的要走了吗?会不会太急了?”
“平田让我们来缅甸,主要是解决经济线和收集‘假情报’,现在任务都‘完成’了,再待下去反而会引起怀疑。”叶危喝了口茶,眼神里带着几分担忧,“而且陈团长说日军在排查,我们得尽快离开,避免节外生枝。”
三天后,叶危拿着整理好的“情报册”,和佐藤在码头告别。佐藤握着他的手,脸上堆着虚伪的笑容:“叶顾问,这次多亏了您,缅甸的问题才能这么快解决。回去后,我一定会向平田将军禀报您的功劳。”
“佐藤中尉客气了,这都是我分内之事。”叶危抽回手,语气平淡,“我和任秘书先上船了,祝中尉一切顺利。”
说完,他护着任沐肖走上轮船。任沐肖回头望了一眼码头,佐藤的身影渐渐变小,她小声问叶危:“我们真的不用去和陈团长告别吗?好歹认识一场?”
叶危站在甲板上,望着远方的海平面,声音低沉:“不用。在乱世里,离别不需要特地说明,时间到了,大家心里都懂。我们能做的都己经做了,陈团长心里有数,多说反而会让他分心,他现在要应对的,是日军的反扑。”
任沐肖点点头,靠在栏杆上。回去的心情比来时轻松了不少,海风拂过脸颊,带着淡淡的咸意,她看着叶危的侧脸,突然觉得,只要和他在一起,哪怕是在乱世里漂泊,也不觉得害怕。
轮船驶离仰光后,任沐肖的话明显多了起来。她坐在船舱的窗边,手里把玩着叶危给她买的手镯,笑着对叶危说:“阿危,你说我们回去后,把陈团长那么信任杨叔的事告诉他,他会不会很高兴?我想象不出杨叔笑起来的样子,他平时总是很严肃。”
叶危走过去,坐在她身边,伸手搂住她的肩膀,语气温柔:“会的,他肯定高兴得嘴都合不拢。杨叔这辈子都在为抗日奔波,能得到陈团长的信任,能让自己的情报帮到前线,对他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任沐肖靠在他怀里,闭上眼睛,想象着回到屯门后的场景,杨叔看到他们平安回来,肯定会煮一壶热茶,听他们讲缅甸的经历;墨斋里的字画还是老样子,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宣纸上,一切都和平常一样。
可她不知道,此时的屯门墨斋,正经历着一场灭顶之灾。
墨斋门口的青石板路上,突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平田的副官带着二十个日军士兵,端着枪,迅速包围了墨斋。副官手里拿着一张照片,照片上是杨知苏,这是一个汉奸举报的,说最近几天,总有“可疑人员”进出墨斋,里面很可能藏着共党分子。
这个汉奸是前两天才盯上杨知苏的。那天他在墨斋附近的茶馆喝茶,看到杨知苏偷偷摸摸的和一个戴着帽子的人在小门见面,便觉得不对劲,立刻报告给了平田。平田本就因为安平山实验点被毁、邓恒之“失踪”而心烦,听到“共党”两个字,立刻让副官带人来抓。
“里面的人听着,立刻出来投降!否则我们就开枪了!”副官对着墨斋门口大喊,声音带着威胁。
此时的墨斋里屋,杨知苏正和郑一闵坐在桌前,整理着最近收集的日军情报。听到外面的喊声,两人脸色一变,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决绝。
“来不及走了,快把情报烧了!”杨知苏立刻拿起桌上的情报,递给郑一闵,自己则点燃了蜡烛。
郑一闵接过情报,迅速塞进蜡烛火焰里。纸张燃烧的声音在寂静的里屋格外清晰,黑色的灰烬落在桌上,像一片片破碎的雪花。两人动作很快,短短几十秒,所有的情报就都烧成了灰烬。
“里面的人再不出来,我们就冲进去了!”副官的声音再次传来,外面还传来了拉枪栓的声音。
杨知苏和郑一闵对视一眼,从桌下拿出藏好的手枪,这是他们早就准备好的,万一暴露,宁死也不做俘虏。
“砰!”墨斋的门被日军踹开,几个士兵端着枪冲了进来,大喊着“不许动!”
杨知苏毫不犹豫地扣动扳机,子弹呼啸着射向日军士兵。郑一闵也举起枪,和杨知苏背靠着背,对着冲进来的日军射击。枪声在墨斋里回荡,桌椅被打翻,字画散落一地,原本雅致的墨斋,瞬间变成了战场,一枚子弹打中了郑一闵的大腿。
日军人数太多,杨知苏和郑一闵的子弹很快就用完了。副官站在门口,冷笑着说:“抓活的!将军要亲自审问!”
几个日军士兵冲上去,想抓住他们。杨知苏和郑一闵知道,自己逃不掉了,也绝不能被日军抓住,他们脑子里还记着很多情报,一旦被审问,后果不堪设想。
两人再次对视一眼,眼里没有恐惧,只有坚定。他们同时举起枪,枪口对准了对方的胸口。
“砰!砰!”两声枪响,杨知苏和郑一闵倒在地上,鲜血染红了地上的宣纸,也染红了他们身上的衣服。
副官走进来,看到两人倒在地上,脸色阴沉:“废物!不是让你们抓活的吗?!”他踢了踢地上的尸体,又让人在墨斋里搜了一圈,可除了烧焦的情报灰烬,什么都没找到。最终,他只能带着士兵,不甘心地离开了墨斋。
墨斋外的巷子屋顶上,小董趴在瓦片上,紧紧攥着拳头,指甲几乎嵌进肉里。他刚到巷口就看到日军包围了墨斋,所以只能悄悄爬上屋顶,躲在瓦片后面。
他听到了里面的枪声,听到了日军的喊叫,每一秒都像在凌迟他的心。当他看到副官带着士兵离开,看到墨斋门口留下的血迹时,他再也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他知道,师父和郑叔,都不在了。
小董从怀里拿出一份用油纸包好的情报,这是师傅让他保管的备份情报,里面记录着日军最近的兵力调动和军票流通漏洞。他小心翼翼地把情报贴身藏好,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等叶大哥回来,就把情报交给她,不能让师傅和郑叔的牺牲白费。
他趴在屋顶上,等到巷子里的日军都走光了,才悄悄爬下来。夜色渐渐降临,他借着昏暗的灯光,沿着小巷往城外走。他的脚步很轻,却带着坚定的力量。他的命不值钱,但这份情报,能救很多人,能为抗日多出一份力,这是师父用生命守护的东西,他一定要守护好。
黑暗中,小董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巷口。他不知道叶危什么时候回来,也不知道路上会遇到多少危险,但他知道,只要他还活着,就一定要把情报送到叶危手里,完成师父未完成的事。
在回国的轮船上,夜色笼罩着大海,轮船在海浪中轻轻晃动。叶危和任沐肖站在甲板上,望着远处的星空。任沐肖靠在叶危怀里,小声说:“阿危,我有点想墨斋的茶了,杨叔煮的茶,总是特别香。”
叶危轻轻拍了拍她的背,语气温柔:“快了,马上就到了,等我们回去,就去墨斋找杨叔,让他煮茶给我们喝。”
可他心里却突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平田本就多疑,他们离开屯门这么久,平田会不会对墨斋下手?他拿出怀表,看着表盘上的时间,心里暗暗祈祷:杨叔,一定要平安等我们回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WLW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