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风带着草木的清香,金溪言坐在车里,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指尖轻轻敲着膝盖上的调研手册。三天前,她收到了A市文旅局的邀请,希望金氏能参与“艺术赋能乡村”项目——将偏远的清溪村打造成文创特色村落,用艺术设计激活乡村经济。
“还有半小时就到清溪村了。”沈航渊握着方向盘,侧头看了她一眼,“别太紧张,咱们就是先去看看村里的情况,说不定能找到和文创结合的新思路。”
金溪言笑着点头,却忍不住想起出发前团队的顾虑:清溪村交通不便,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孩子,基础设施也不完善,要在这样的村子里做文创,难度远超想象。
车子驶入清溪村时,天刚过正午。村口的老槐树下坐着几位乘凉的老人,看到陌生的车辆,都好奇地望过来。村支书王大叔早早等在村口,黝黑的脸上满是憨厚的笑容:“金总、沈总,欢迎来我们村!我带你们西处转转。”
跟着王大叔走在村里的小路上,金溪言发现清溪村其实藏着不少“宝贝”:家家户户院子里都种着枇杷树,金黄的果子挂满枝头;村后的小溪清澈见底,溪边的石头纹路奇特;老人手里编的竹篮、绣的鞋垫,针脚里满是质朴的巧思。可这些“宝贝”大多被闲置,没能产生经济价值。
“我们村的枇杷甜得很,就是运不出去,每年都要烂掉不少。”王大叔叹了口气,指着路边的枇杷树,“老人们会编竹篮、绣花,可没人知道,也卖不上价。”
金溪言蹲下身,拿起一位老奶奶放在门口的竹篮,竹篮的纹路细腻,提手处还编了简单的花纹。“王大叔,这些竹篮要是能加上点设计,肯定能受欢迎。”她眼睛一亮,转头对沈航渊说,“我们可以把清溪村的自然元素——比如枇杷、溪水、石头纹路,做成文创图案,印在竹篮、布袋上,再让村里的老人负责手工制作,这样既能保留乡村特色,又能帮他们增加收入。”
沈航渊立刻明白了她的想法:“还可以打造‘清溪枇杷文创节’,让游客来村里摘枇杷、体验手工制作,带动村里的餐饮和住宿,形成产业链。”
王大叔听着两人的设想,激动得搓着手:“这主意好!要是真能这样,我们村就有盼头了!”
接下来的半个月,金溪言和沈航渊带着设计团队频繁往返于市区和清溪村。设计师们住在村民家里,白天跟着老人学编竹篮、绣花,晚上根据村里的元素绘制文创图案;金溪言则忙着协调资源,联系包装厂家和旅游平台,沈航渊则负责改造村里的闲置房屋,打造手工体验工坊和民宿。
村里的老人一开始还有些拘谨,怕自己做得不好。72岁的张奶奶拿着画笔,看着设计图上的枇杷图案,迟迟不敢下笔:“我没读过书,也不会画画,怕是做不好。”
金溪言坐在她身边,拿起画笔,手把手教她勾勒枇杷的轮廓:“张奶奶,您就按照平时看的枇杷画,怎么自然怎么来,不用一模一样,手工的不完美才是最特别的。”
在金溪言的鼓励下,张奶奶慢慢放开了手脚,画的枇杷带着几分憨态,反而比设计图更有灵气。其他老人也渐渐加入进来,工坊里每天都充满了欢声笑语。
可就在项目即将落地时,意外却发生了。连续几天的暴雨冲毁了村里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土路,原材料运不进来,己经做好的文创产品也运不出去。看着泥泞的道路,王大叔急得首跺脚:“这可怎么办?再过一周就是枇杷成熟的季节,文创节要是办不了,今年的枇杷又要烂在地里了!”
金溪言站在雨里,看着被冲毁的路面,心里也跟着揪紧。她立刻给市区的工程队打电话,可对方说最近暴雨频发,工程队都在忙着抢修主干道,至少要等一周才能过来。
“不能等。”沈航渊走过来,把伞撑在她头上,“我们可以发动村民一起修路,先修出一条能通三轮车的临时通道,先把紧急的物资运进来,等工程队来了再彻底修复。”
这个提议得到了村民们的响应。第二天一早,村民们拿着锄头、铁锹,自发地来到路边修路。金溪言和沈航渊也加入进来,和村民们一起搬石头、填泥土。雨水打湿了衣服,泥土沾满了双手,可没人抱怨,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修好路,办好文创节。
经过三天的奋战,临时通道终于修好了。当第一辆满载包装材料的三轮车驶进村里时,村民们都欢呼起来。张奶奶拉着金溪言的手,眼里满是感激:“金总,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文创节如期举办。开幕当天,清溪村热闹非凡,游客们有的在枇杷园里采摘,有的在工坊里跟着老人学编竹篮,有的拿着印有清溪元素的文创产品拍照打卡。村里的民宿和农家乐也全都满客,村民们的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笑容。
闭幕后,王大叔拿着账本,激动地跑到金溪言面前:“金总,你看!这次文创节,我们村的枇杷卖了往年三倍的价钱,文创产品也卖了十几万,老人们每个人都分到了好几千块!”
金溪言看着账本上的数字,心里满是温暖。她原本只是想帮清溪村走出困境,却没想到收获了这么多感动——村民们的淳朴、团结,还有看到他们过上好日子时的喜悦,这些都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离开清溪村时,村民们都来送行。张奶奶塞给金溪言一个竹篮,竹篮上编着一朵向日葵:“金总,这是我特意给你编的,谢谢你帮了我们村这么多。以后有空,一定要常来看看。”
车子驶离清溪村,金溪言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身影,心里满是感慨。她转头对沈航渊说:“沈哥哥,其实这次不是我们帮了清溪村,而是清溪村给了我们一份温暖的答卷。它让我明白,文创不只是赚钱的工具,更是连接人与人、传递温暖的桥梁。”
沈航渊握住她的手,温柔地说:“以后我们可以多做一些这样的项目,把艺术和乡村结合起来,让更多像清溪村这样的地方,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夕阳洒在田野上,给大地镀上了一层金色。金溪言看着远方,心里充满了期待。她知道,未来的文创之路还有很长,但只要带着初心和温暖,和沈航渊一起并肩前行,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多有温度、有价值的作品,让艺术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
晕开时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WM3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