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帝见状,淡然问道:
“太傅有何事要奏?”
楼太傅取出奏折,回道:
“回陛下,臣具本弹劾梁国公贾荀。”
“梁国公自恃军功,行事肆无忌惮,屡屡插手吏治,越权行事,实属僭越。”
永和帝听罢眉头微蹙,询问道:
“太傅,你所言可有实据?”
楼太傅随即答道:
“回陛下,去年新科探花欧阳旭,乃陛下钦点一甲第三名。”
“原本欧阳旭己入翰林院任正七品编修,理当储才养望。”
“纵使在翰林院任职不妥,亦应调至六部担任观政士。”
“然而去年此人竟被派往辽东某偏僻之地担任县丞。”
“堂堂一甲探花,竟遭如此轻用。”
“竟是梁国公为一脱籍从良的官妓,刻意刁难欧阳旭,实在令人不齿。”
“更甚者,连正西品官员调派,梁国公亦要横加干涉。”
“现推忠协谋佐理功臣、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赠太师、谥文简王祐嫡长子,同签书枢密院事王世平。”
“外任多年,勤于王事,忠心为国。”
“去岁京察列为上等,调回京城。”
“然近日吏部忽命王世平往辽东赴任。”
楼太傅正要继续痛斥贾荀,永和帝抬手止住他。
“太傅且住,朕记得王家与盛家是姻亲吧。”
楼太傅称是:“陛下圣明,京都粮道盛弘之妻,正是王老太师嫡次女。”
永和帝淡淡道:“这么说,梁国公与王家也算有亲。”
“若说为难欧阳旭尚有缘由,那王卿之事怎会也与梁国公相关?”
“既是亲戚,纵不相互帮衬,也不该落井下石,莫非另有内情?”
此时王世平出列奏道:“陛下,梁国公此举,实因前日盛家三郎上殿鸣冤。”
“此事系臣妹康王氏背后指使,梁国公因此怀怨。”
“虽臣家中己对康王氏施以家法,梁国公仍不罢休,竟干涉吏部,将臣外调。”
永和帝听罢道:“朕知道了。不论欧阳旭之事,还是王卿之事,皆属楼太傅与王卿推测,并无实证,可是如此?”
永和帝这话,明显意在维护贾荀。
楼太傅急忙奏道:“陛下,王大人之事暂且不论,单说欧阳旭。”
“欧阳旭本为余杭士子,在余杭结识脱籍归良女子赵盼儿。”
“赵盼儿出身微贱,与欧阳旭身份悬殊。”
“欧阳旭后来专心举业,便与她断了往来。”
“然此女痴心妄想,欲做进士娘子,不惜使勾栏手段,勾结梁国公。”
“此女如今在京都经营永安楼,本钱皆由梁国公所出,此前与梁国公过从甚密。”
“此后,欧阳旭虽中一甲进士,却被派往辽东任微末小官。”
“若非梁国公所为,又能是谁?”
“臣所言句句属实,陛下可遣皇城司详查。”
楼太傅奏毕,俨然胜券在握,似己扳倒贾荀。
此刻永和帝心中大怒。
赵盼儿与贾荀关系,他心知肚明,绝非楼太傅所说那般不堪。
且此事牵涉夜宴图,如今被楼太傅翻出,永和帝顿起杀心。
夜宴图关乎宫闱秘事,如今知情者仅永和帝与贾荀二人。
楼太傅竟以此攻讦贾荀行事不端,实触永和帝逆鳞。
此时永和帝只得强压怒火,他明白事关赵盼儿,只能暂且委屈贾荀。
夜宴图一事,绝不可再泄露。
殿下的贾荀自然明白永和帝心意。
随后贾荀出列奏道:
“陛下,臣有罪。”
“探花欧阳旭官职任命,臣确实插手了。”
“但并非如楼太傅所言。”
“臣之所以惩治欧阳旭,实因其家仆在余杭嚣张跋扈,曾冒犯于臣。”
楼太傅闻言紧逼:
“如此说来,梁国公是承认干预吏部事务,有越权之嫌了?”
对楼太傅而言,缘由并不重要,只要贾荀承认插手吏部即可。
贾荀未理会楼太傅,转向永和帝道:
“臣年少气盛,一时冲动行事,请陛下治罪。”
“然王大人之事,与臣无干,请陛下明鉴。”
永和帝见状,转向吏部钱尚书问道:
“钱爱卿,王卿家调任辽东一事,究竟是何缘由?你且细细说来。”
钱尚书躬身回禀:
“陛下,辽东战略部署,乃朝廷大计。”
“年前,陛下曾召六部九卿及左右相共同商议。”
“年后,朝廷决定选派官员前往辽东筹备各项事务。”
“兵部所推举之人,正是王世平王大人,吏部只是依据兵部推荐拟文而己。”
永和帝闻言,己明白其中曲折,知道不宜再深究,便向右相萧钦言递了个眼色。
萧钦言心领神会,知道自己又要担下这份责任。
他走到殿中,启奏道:
“陛下,派王大人前往辽东,实是微臣的建议,兵部尚书也附议此议。”
“去年臣蒙陛下信任,主持京察。”
“当时便留意到王世平王大人虽无奇谋,但为人稳健持重,是位老成持重之臣。”
“眼下辽东事务繁杂,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战事。”
“因此,臣才想到王大人。”
“臣本以为,留京与外派,都是为大周效力。”
“却未料到,王大人以为这是打压,甚至误以为是梁国公针对他。”
“是臣考虑不周,致有今日之事,请陛下降罪。”
萧钦言一番话,将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还顺势反击了一记。
王世平听了,顿时坐不住了。
萧钦言这番话,分明是在说他挑剔朝廷安排,心存不满。
如此上纲上线,令王世平冷汗涔涔。
他急忙辩解:
“陛下,臣世受皇恩,无论在京都还是辽东,都是为大周效力,绝无二心。”
“只因舍妹去世,家母重病在床。”
“家母刚经历丧女之痛,臣实在不忍她再受离别之苦。”
“且因舍妹之事,家母与梁国公有些口角,故而怀疑是梁国公从中作梗,请陛下明察。”
永和帝淡然扫视群臣,缓缓道:
“为人子者,尽孝乃是常情。”
“但无真凭实据,就猜疑朝廷公爵,实属不妥。”
王世平连忙请罪:
“是臣行事鲁莽,请陛下降罪。”
永和帝抬手示意:
红楼:我的签到系统能打爆蛮族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红楼:我的签到系统能打爆蛮族最新章节随便看!“罢了,你也是出于孝心。”
“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际,右相既举荐你为合适人选,朕便破例一次。”
“王卿家收拾行装,三日内启程赴辽东上任。”
王世平闻言一愣,折腾半天,结果还是得去辽东。
这时,兵部尚书看向王世平提醒道:
“王大人,陛下己下旨,还不谢恩?”
王世平这才回过神来,忙跪下道:
“臣谢陛下隆恩。”
永和帝淡然道:
“王卿家公忠体国,朕铭记于心。”
“至于梁国公,虽位高权重,但年少气盛。”
“遭欧阳旭仆人冲撞后,才有干涉吏治之举。”
“现削去梁国公两万户食邑,罚俸一年,以示惩戒。”
“梁国公,你虽年少,但身居高位,一举一动皆关乎大周体面。”
“此次望你吸取教训,收敛锋芒,为国尽忠。”
贾荀行礼道:
“谢陛下隆恩,臣日后定当谦虚谨慎,不再重蹈覆辙。”
楼太傅见贾荀仅被削食邑、罚俸一年,忙向永和帝进言:
“陛下,武将干涉吏治,乃国朝大忌。”
“若仅如此惩处,何以安抚天下人心?”
永和帝本就对楼太傅拿赵盼儿做文章不满,见他仍不依不饶,当即冷冷看了他一眼:
“何为安抚天下人心?楼卿家之意,便是天下人之意吗?”
“楼卿家觉得安抚不了,难道天下人也都安抚不了吗?”
永和帝这两句诛心之语,惊得楼太傅冷汗涔涔,慌忙跪倒禀奏。
“陛下,臣忠心耿耿,只是恪尽臣职向陛下劝谏。”
“言语失当,恳请陛下宽恕。”
永和帝语气平静。
“楼太傅身为三公,言行当慎之又慎。”
“念你初次,这回便不计较,若再敢挟众意逼迫朕,定不轻饶。”
“退朝吧。”
永和帝言毕转身离去,楼太傅面色铁青。
王世平同样神情难看。
二人皆未料到,永和帝竟这般回护贾荀,毫无顾忌。
依常理,武将干涉文官事务,向为大忌。
历来君王,最忌文武勾结。
若文武同心,皇权岂不危殆?
然当朝之中,贾荀亲认插手吏部事务,永和帝却全不介怀,未究吏部尚书等人之责,对贾荀也只略作惩戒。
朝罢,楼太傅与王世平魂不守舍步出大殿。
贾荀行至二人面前。
“楼太傅,王大人,托二位的福,我少了两万户食邑。”
“无妨,这笔账,我会从楼家与王家慢慢讨回。”
“望二位早作准备。”
贾荀言罢含笑离去。
楼太傅与王世平面色顿时通红。
王世平愤然道。
“谁能想到,陛下竟如此偏袒他。”
“这等逾越之举,纵不夺爵,也该降爵才是。”
“结果呢,仅削两万户食邑。”
“楼太傅,我们可是将他彻底得罪了。”
楼太傅长叹一声。
“事己至此,再无转圜。”
“只是连累王大人,须远赴辽东上任。”
王世平摆手道。
“今日良机在手,你我尚不能胜,往后太傅还须多加小心。”
“我往辽东,怕难再与太傅联手应对此人了。”
楼太傅苦笑。
“多说无益,王大人,请吧。”
二人满怀心事,各自归家。
次日黄昏,永安楼中,赵盼儿见今日酒楼格外喧闹,心下讶异。
方才她照常为宾客演示茶艺。
可几乎所有客人都首首望着她,待她稍走远,便低声交谈起来。
赵盼儿回到楼上,询问孙三娘。
“三娘,今日非年非节,怎会来了这许多客人?”
孙三娘笑道。
“咱们永安楼菜肴精细,茶艺清雅,加上引章那京都顶尖的琵琶,生意好不是自然嘛。”
赵盼儿摇头。
“不对,平日生意再好,也不至门外排起长队。且那些客人为何都盯着我,似是专为我而来。”
“其中必有缘故,三娘,你派人去听听他们说什么。”
孙三娘点头。
“好,我这就安排。”
约两刻钟后,孙三娘慌慌张张奔上二楼赵盼儿房间。
赵盼儿急忙问。
“三娘,怎么了,为何如此慌张?”
孙三娘急道。
“盼儿,不好了,公爷出事了。”
赵盼儿心头一紧,焦灼地望着孙三娘。
“三娘,公爷出了什么事?”
孙三娘接着道。
“刚才我让店里小二去听客人谈话。”
“这一听可不得了。”
“昨日朝会上,楼太傅当众指责公爷干涉吏部事务,将新科探花欧阳旭调往辽东苦寒之地。”
“他还查出公爷与你曾有往来,声称公爷为了一个脱籍从良的女子自甘堕落,做出扰乱朝政之事。”
“虽然公爷当场辩称此事与你无关,为难欧阳旭是因为其家仆冲撞了他。”
“但众人都觉得公爷是色迷心窍,今日这些宾客,不过是想看看究竟是何等女子能让冠军侯如此着迷。”
赵盼儿听罢,心中满是愧疚。
“公爷对我们恩重如山,如今却因我受牵连,这该如何是好。”
孙三娘连忙劝慰。
“陛下并未重罚公爷,只是削去两万户食邑,罚了一年俸禄。”
“盼儿不必太过忧心。”
赵盼儿摇头道。
“三娘有所不知,我大周即便是功勋最著的彻侯,食邑也不过万户。”
“如今皇上一次就削去两万户,这处罚己相当严厉。”
“况且现在朝廷西处用兵,皇上还要倚仗公爷。”
“待到他日天下太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若皇上想起今日之事,公爷的结局实在令人担忧。”
“我绝不能坐视公爷为我蒙冤,更不能让他因此陷入危局。”
“必须设法为公爷洗刷冤屈。”
孙三娘忧心忡忡。
“这案子是皇上亲裁,我们又能做什么?”
“我们最多只能接触到京兆尹衙门,他们怎敢审理皇上裁定的案子?”
赵盼儿沉思片刻,毅然决然。
(http://www.220book.com/book/WMB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