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的报告厅内,空气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巨大的煤气吊灯将惨白的光线投射在深色的木质墙壁和一排排阶梯式座椅上,映照出一张张表情严肃、代表着欧洲物理学最高智慧的面孔。上午的议程己经进行过半,会场内弥漫着一种混杂了学术专注、观点交锋以及些许疲惫的复杂气氛。
当会议主席、德高望重的马克斯·普朗克教授走上讲台,宣布下一位报告人是来自剑桥大学的哈尔森·沃克教授,并简短提及其在量子理论和原子结构方面的开创性工作时,会场内出现了一阵轻微的骚动。低语声如同潮水般掠过,所有目光——好奇的、审视的、期待的、甚至略带怀疑的——齐刷刷地聚焦到了那个正从英国代表团席位上站起身的年轻身影。
哈尔森·沃克深吸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本就一丝不苟的领结,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向讲台。他能清晰地感受到那些目光的重量,尤其是来自前排那些科学巨擘的注视:开尔文勋爵那锐利而略带保守的审视,瑞利爵士温和中带着探究的眼神,J.J.汤姆逊鼓励中夹杂着复杂情绪的目光,普朗克那带着深切理解与支持的微微颔首,以及洛伦兹、庞加莱等人充满学术好奇的专注。
徐川的灵魂深处,那份面对历史人物的悸动再次涌现,但很快被更强烈的使命感和冷静的理智所取代。他知道,此刻他站上的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学的讲台,更是一个时代的十字路口。他即将发表的,不是一篇简单的学术报告,而是一篇试图扭转物理学航向的“量子宣言”。
他站定在讲台后,略微调整了一下麦克风的位置。他没有立刻开始演讲,而是用目光缓缓扫过全场,与那些智慧的目光进行了一次无声的交流。他的年轻与此刻场合的庄重形成了鲜明对比,但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和自信,却奇异地镇住了场面。
“尊敬的同仁们,”他的声音清晰、平静,带着恰到好处的剑桥口音,在寂静的会场里回荡,“今天,站在诸位面前,我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我们聚集于此,探讨理论物理学的当前问题。而当前,物理学正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门槛之上。”
他没有像许多年轻学者那样急于展示自己的具体成果,而是选择了一个宏大的开场白,将所有人的思绪引向了整个物理学领域的全景图。
“过去的两个世纪,是经典物理学的黄金时代。”他的语调带着对前辈工作的由衷敬意,“牛顿爵士为我们描绘了天地间运动的宏伟蓝图,麦克斯韦先生以惊人的数学美感统一了电与磁,揭示了光的本质。热力学定律则为我们指明了能量转化的不可逆方向。这座由无数天才心血构筑的大厦,辉煌壮丽,解释了我们所见世界的绝大部分现象。”
他简要而精准地回顾了经典物理学的辉煌成就,话语中肯,赢得了在场许多老派物理学家的微微颔首。开尔文勋爵紧绷的脸色也略微缓和。
然而,哈尔森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起来:
“然而,先生们,当我们手持这座大厦的钥匙,满怀信心地试图开启微观世界的大门时,我们却遇到了一堵墙,一堵由看似矛盾、却又无比坚实的实验事实构筑的高墙。”
他身后的助手适时地降下了一块巨大的白色幕布,哈尔森拿起指示棒,指向了上面预先绘制好的几个关键图表和现象名称。
“请看,”他的声音提高了些许,带着一种引导性的力量,“让我们暂时放下复杂的数学公式,回顾一下近十年来,那些让我们既兴奋又困惑的伟大发现。”
“首先是伦琴先生发现的X射线,”指示棒点向第一个名词,“这种穿透力极强的神秘辐射,其本质为何?它似乎暗示了原子内部蕴含着远超出我们想象的巨大能量和某种剧烈的过程。”
“其次是居里夫人以非凡的毅力所揭示的放射性现象,”指示棒移动,“镭和钚等元素自发地、持续地释放出能量和粒子(α、β、γ射线)。这违背了能量守恒吗?不,但它挑战了我们关于原子稳定性和能量释放方式的传统认知。原子,并非我们想象中那样永恒不变的死寂小球。”
“接着是汤姆逊爵士为我们带来的电子,”指示棒指向J.J.汤姆逊,后者微微欠身,“这个带负电的、比原子轻得多的基本粒子的发现,彻底改变了我们对物质组成的看法。原子是可分的,而且其内部存在更基本的构件。”
“还有迈克尔逊与莫雷那精妙绝伦的实验,”他继续道,目光扫过会场,尤其在洛伦兹身上停留了一瞬,“它试图探测地球相对于以太的运动,却得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零结果’。我们赖以建立电磁理论的绝对参考系,似乎无处可寻。”
“以及,我和普朗克教授共同探讨的黑体辐射问题,”他看向普朗克,两人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那恼人的‘紫外灾难’迫使我们思考,能量在辐射与吸收时,是否并非如流水般连续,而是……一份一份的?”
他将指示棒重重地顿在幕布上,发出清脆的声响,目光如炬地扫视全场:
“先生们!请大家仔细想一想!伦琴的X射线、居里的放射性、汤姆逊的电子、迈克尔逊-莫雷的零结果、普朗克的黑体辐射公式……这些伟大的发现,这些看似孤立、甚至相互矛盾的实验事实,难道真的只是偶然吗?难道它们仅仅是经典物理学大厦上几块需要修补的砖石吗?”
他停顿了一下,让这个问题在寂静的会场中沉淀,让每个人的思维跟上他的节奏。
“还是说……”他的声音放缓,但每个字都如同重锤,敲击在听众的心上,“它们共同指向了一个更深层、更根本的事实?它们或许是一个个路标,指引我们离开熟悉的康庄大道,去探索一个全新的物理学疆域?”
台下鸦雀无声,连最轻微的咳嗽声都消失了。所有人都被哈尔森这种将看似不相关的现象串联起来的宏大视角所吸引。开尔文勋爵的眉头皱得更紧,瑞利爵士陷入了沉思,洛伦兹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庞加莱的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哈尔森知道,关键时刻到了。
“我坚信是后者!”他的声音陡然变得坚定而充满力量,如同宣言般响彻大厅,“这些现象,连同我和卢瑟福先生等人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初步探索,共同指向了一个可能性:在原子和亚原子的微观世界里,我们习以为常的连续性、确定性,我们赖以建立经典理论的基石,可能正在失效!”
“我们可能需要一套新的规则,一种新的语言,来描述这个世界!”他继续道,语气中带着一种开拓者的激情,“这套规则的核心,或许就在于承认,某些物理量——比如能量,比如作用量——在基本的层面上,只能取某些分立的值,即它们是量子化的!”
“量子化”这个词,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台下激起了强烈的反应。窃窃私语声如同潮水般涌起,许多人脸上露出震惊、不解甚至抗拒的神情。这太离经叛道了!
哈尔森没有给质疑声发酵的时间,他趁热打铁,构建他的逻辑桥梁:
“试想,如果能量是量子化的,那么原子中电子的稳定轨道或许就能得到解释——它们只能存在于某些特定的能量状态上!这不仅能避免电子坠毁的灾难,也能自然地解释氢原子那神秘而精确的离散光谱!”
“试想,如果作用量是量子化的,那么或许能为我们理解放射性那看似‘自发’却又有统计规律的过程,提供新的线索!”
“我们并非要全盘否定经典物理学的辉煌成就,”他适时地缓和语气,避免过于刺激保守派,“在宏观世界,在我们日常经验所及的范围,经典定律依然是极其出色的近似。但是,当我们深入到微观领域,触及物质和能量最基本的交换层面时,我们可能需要勇敢地迈出一步,接受一种新的、可能反首觉的量子图景!”
他的演讲结束了。没有复杂的公式推导,没有繁琐的数据展示,有的只是一种宏大的叙事、一种深刻的洞察力和一种充满说服力的逻辑串联。
他站在讲台上,微微喘息着,看着台下反应各异的听众。他看到普朗克眼中闪烁着激动和认可的光芒;看到年轻的爱因斯坦(坐在后排角落)用力地点头,脸上洋溢着找到同道的兴奋;看到玻尔兹曼那带着悲剧色彩的脸上露出了罕见的、仿佛看到知音般的表情;也看到开尔文勋爵等人紧锁的眉头和凝重的面色。
会场在短暂的寂静后,爆发出更加热烈的讨论声。哈尔森的“量子宣言”,成功地将量子的概念从一个解释黑体辐射的特殊假设,提升到了一个有可能统一理解多种新现象的新物理学框架的高度。他虽然没有给出答案,但他搭建了一座通往未知世界的可能性桥梁。
风暴,己然被他引燃。接下来的讨论环节,注定不会平静。而哈尔森,己经做好了迎接一切质疑和挑战的准备。他的量子宣言,只是这场伟大变革的序曲。
时空先知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时空先知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WMC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