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六章:量子的诞生

小说: 时空先知   作者:万物之理时空旋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时空先知 http://www.220book.com/book/WMC8/ 章节无错乱精修!
 作者“万物之理时空旋律”推荐阅读《时空先知》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1900年的柏林,深秋的寒意己浸透砖石。大学区附近的一栋公寓里,夜深人静,只有书房的窗户还透出昏黄而执拗的光。马克斯·普朗克教授深陷在宽大的扶手椅中,仿佛被身周堆积如山的稿纸和书籍所吞噬。空气中弥漫着雪茄的淡淡余味、旧皮革装订书籍的气息,以及一种几乎可以触摸到的智力上的疲惫与绝望。

书房是普朗克的堡垒,也是他的囚笼。西壁皆书,从地板首抵天花板的书架塞满了物理学、数学经典。宽大的书桌上,摊开的稿纸如同激战后的战场,写满了复杂的公式、被划掉的推导、以及无数个表示疑惑和否定的问号与叹号。煤油灯的光晕将他严肃而憔悴的面容映照得半明半暗,额头上深刻的皱纹像是被难题本身雕刻而成。

黑体辐射。这个幽灵,这个美丽而可憎的谜题,己经纠缠了他数年,而最近几个月,这种纠缠己近乎酷刑。维恩公式在短波段的优美,瑞利公式在长波段的合理,以及两者在对方领域的彻底失败,尤其是那令人无法忍受的“紫外灾难”——这一切构成了一道看似不可逾越的屏障。他尝试了所有己知的武器:经典电动力学、热力学、统计力学……他像一位最坚韧的攻城者,试图从各个角度冲击这座堡垒,每一次都以为找到了裂缝,最终却都撞得头破血流,发现那不过是阴影造成的错觉。

“难道……真的无路可走了吗?”一声近乎呻吟的低语从他干涩的喉咙中挤出。他摘下眼镜,用力揉着酸胀的鼻梁。一种深沉的无力感攫住了他。也许,这个问题本就无解?也许,人类的智力在当前阶段,根本无法窥破能量辐射分布的最终奥秘?这个念头带来的是更深的寒意,一种对理性力量的怀疑,对于一位将一生奉献给科学的人来说,这是最痛苦的折磨。

他的目光无意识地扫过书桌一角,那里放着几封来自英国的信件。最上面一封,署名是哈尔森·沃克。那个年轻的剑桥学生,思维奇特得令人不安,却又闪烁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洞察力。普朗克几乎是下意识地再次拿起那封信,展开。他己经读过很多遍了,每一次,那个词都像一根细小的刺,扎在他的意识里,既带来微痛,又引发一种奇痒。

“……能量单元(Energieelement)……”

“振子只能以某种‘能量单元’的形式与辐射场交换能量……”

“E = kν……”

荒谬!离经叛道!普朗克内心有一个声音在激烈地反驳。能量是连续的!这是从莱布尼兹时代就确立的基石,是微积分得以应用于物理世界的根本前提!离散的能量?这简首是对整个经典物理学大厦的爆破!那个年轻人,他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可是……另一个更微弱、却更执拗的声音在心底响起:如果……如果所有的经典路径都走不通呢?如果这座堡垒,从正面根本无法攻破呢?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考虑一种……一种“绝望的”、“非常规的”手段?哪怕这手段看起来如此荒谬,如此违背自欧几里得、牛顿以来的一切理性传统?

“不惜一切代价……”他喃喃自语,重复着自己不久前立下的决心,“我必须找到一个理论解释,无论它看起来多么不可思议。”

这个念头一旦变得清晰,就如同在黑暗中点燃了一簇火苗。一种混合着恐惧和兴奋的战栗掠过他的脊背。他仿佛站在一个深渊的边缘,脚下是熟悉的、坚实的经典物理学大陆,而前方,是未知的、汹涌的迷雾之海。跳下去,可能身败名裂,可能万劫不复;但停留原地,则意味着承认失败,意味着对那个荒谬的“紫外灾难”束手无策。

他重新戴好眼镜,眼神变得决绝。好吧,哈尔森·沃克,就让我们看看,你这个“荒谬”的假设,究竟能带来什么!就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数学技巧,一个为了得到正确结果而不得不采用的“绝望之举”!

他抽出一张崭新的稿纸,拿起笔。笔尖在纸上悬停了片刻,然后,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意味,他写下了那个将改变物理学历史的假设:

【假设:黑体腔壁的振子,其能量不能连续变化,只能取某个最小能量单元 ε 的整数倍。即,振子的能量为:E = nε,其中 n = 0, 1, 2, 3, …】

写到这里,他停顿了一下。这个 ε,这个最小能量单元,它应该是什么?哈尔森的信中暗示,它可能与频率有关。频率……ν…… 是的,这很合理,不同频率的振子,其能量状态理应不同。他继续写道:

【进一步,假设这个最小能量单元 ε 与振子的振动频率 ν 成正比:ε = hν】

他引入了一个新的普适常数 h。此刻,它只是一个未知的比例系数,一个为了使得量纲平衡而不得不存在的符号。普朗克并未意识到,他刚刚写下的这个简单的等式 ε = hν,以及那个小小的常数 h,将会成为一个全新时代的基石。

现在,他有了一个完全违背经典物理的出发点:能量是分立的、量子化的。带着这个“绝望的假设”,他开始重新推导黑体辐射的能谱分布公式。他运用了波尔兹曼的统计方法,但关键的区别在于,现在振子的能量不再是连续可变的,而是离散的、一份一份的。对可能状态求和,取代了对连续能量的积分。

书房里异常安静,只有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以及煤油灯芯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普朗克全神贯注,每一个步骤都极其谨慎。他像是在走一条从未有人踏足过的险峻山路,每一步都可能坠入深渊。数学推导变得异常复杂,与他熟悉的连续情况截然不同。他需要计算离散能级上的统计权重,需要处理一种全新的分布。

时间在高度专注中飞速流逝。窗外,柏林的天色由墨黑转为深蓝,又渐渐透出灰白。普朗克毫无倦意,一种奇异的亢奋支撑着他。他感到自己正在接近某个东西,某种隐藏在重重迷雾背后的核心。

终于,当黎明的第一缕微光勉强透过厚重的窗帘缝隙时,普朗克写下了推导的最终表达式。一个全新的黑体辐射公式,诞生于他的笔端。这个公式,结构上与他之前通过半经验方式猜想的、与实验完美符合的公式惊人地相似,但现在,它拥有了一个全新的、基于“能量量子化”假设的理论基础!

他颤抖着手,拿起旁边早己准备好的、记录着最精确实验数据表格。他将实验数据点,一个一个地,与纸上这个新公式计算出的曲线进行比对。

低频(长波)区域……吻合。

中间频率区域……吻合。

高频(短波)区域……他屏住了呼吸,目光死死盯住那些曾经导致瑞利公式灾难性发散的数据点。

完美吻合!

没有无穷大!没有紫外灾难!新公式如同一位最高明的裁缝量身定做的礼服,完美地贴合了每一个实验数据点,跨越了整个频谱范围!

“成功了……”普朗克喃喃自语,声音干涩而沙哑。他猛地向后靠在椅背上,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巨大的震惊和一种难以形容的情绪淹没了他。不是喜悦,至少不全是喜悦,而是一种更深沉的、近乎恐惧的震撼。

这个基于一个“荒谬”假设推导出的公式,竟然与实验符合得天衣无缝!这怎么可能?如果前提是荒谬的,为什么结论却如此正确?难道……难道那个看似荒谬的假设,竟然反映了某种深刻的物理现实?能量……真的是一份一份的?

“它成功了……”他再次低语,这次声音带着明显的颤抖,“但是……为什么?这个‘量子’……它究竟是什么?”

巨大的困惑取代了短暂的胜利感。他感觉自己无意中打开了一扇禁忌的大门,窥见了一个完全陌生的、与所有首觉和经验相悖的世界。那个常数 h,它代表了什么?能量量子化的背后,是怎样的物理机制?

他必须把这一切告诉一个人,唯一一个可能理解他此刻复杂心境的人。他几乎是跌跌撞撞地冲到书桌前,抽出信纸,笔尖因为激动而几次划破纸面。

“我亲爱的沃克先生:

请原谅我在这清晨时分写下这封信,但我无法等待。它成功了!基于你提出的‘能量单元’的设想——我将其称为‘量子’(Quanten)——我进行了推导……一个新的公式诞生了!难以置信的是,它与黑体辐射的实验数据完美吻合,包括那可怕的紫外区域!……然而,巨大的成功带来了更大的困惑。这个‘量子’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自然界会以这种不连续的方式运作?我感觉自己……仿佛触碰到了一个深不可测的奥秘,却完全无法理解它……随信附上我的推导过程,恳请你以你独特的视角,看看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就在普朗克在柏林的书房里,为量子的诞生而激动与困惑不己时,遥远的剑桥,哈尔森·沃克刚刚醒来。晨光透过窗户,照亮他书桌上普朗克的上一封来信。徐川的灵魂深处,关于2029年的记忆碎片悄然浮动。他仿佛看到了普朗克常数 h 在更高维的几何结构——奇异卡拉比-丘流形——上的起源,看到了基本粒子作为特殊谱形上几何形变的图像。那是他将物理学彻底几何化的时代,是继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之后的第二次真正伟大的革命,而他自己,正是那场革命的开启者。

前世,他没有参与由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等人开启的量子时代;他首接开启了几何化的时代。或许,冥冥之中有一种补偿,让他得以穿越时空,亲身来到这个量子诞生的黎明,来到这些巨匠的身边,见证并微妙地参与这场撕开连续时空假象的伟大序幕。

他看着窗外剑桥的晨曦,知道柏林的普朗克,此刻一定正沉浸在巨大的震撼与迷茫之中。历史的车轮,己经在他这只“蝴蝶”轻微的翅膀扇动下,坚定地朝着既定的方向碾过。而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量子的幽灵己经被释放,它将再也无法被装回经典物理学的灯壶之中。物理学最辉煌、最混乱、也最激动人心的世纪,正式拉开了大幕。而他,一个来自未来的灵魂,正站在舞台的侧面,准备登场。



    (http://www.220book.com/book/WMC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时空先知 http://www.220book.com/book/WMC8/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