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0月24日,布鲁塞尔大都会酒店那间庄严的会议厅内,第五届索尔维会议正式开幕。厚重的丝绒窗帘半掩着,过滤了秋日过于明亮的阳光,将室内笼罩在一种肃穆而凝重的氛围中。深色的长条形会议桌旁,物理学界的巨擘们依次落座。空气中弥漫着雪茄、旧书和一种近乎可触的智力张力。相机镜头在一旁静静对准,准备记录下这注定载入史册的一刻。
哈尔森·沃克与艾琳·诺莎坐在靠近中间的位置。哈尔森身姿挺拔,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表情平静,目光深邃,俨然一位备受尊敬的学术权威。艾琳坐在他身旁,一袭优雅的炭灰色套装,衬着她沉静的气质和睿智的眼神。然而,无人能窥见,哈尔森此刻平静的外表下,正进行着怎样一场天翻地覆的内心风暴。
会议主席,德高望重的亨德里克·洛伦兹教授,一位见证了经典物理学巅峰与危机的老派绅士,缓缓站起身,走到演讲席前。他年事己高,面容清癯,眼神中带着一种混合着智慧、宽容与深深忧虑的复杂神色。
他用沉稳而略带苍老的嗓音,以法语开始了开幕致辞。他首先欢迎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杰出同行,回顾了自上一次索尔维会议以来物理学,特别是原子理论领域取得的惊人进展。他提到了玻尔的开创性模型,也肯定了新近出现的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在解释原子光谱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
然而,话锋很快转向。洛伦兹的语气变得沉重起来,他那双看透了半个世纪物理学风云的眼睛,扫过在座的每一位——从爱因斯坦紧锁的眉头,到玻尔专注的神情,再到年轻的海森堡、狄拉克等人眼中燃烧的革新之火。
“女士们,先生们,”洛伦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我们在为这些新理论的计算能力与实验符合度感到欣喜的同时,或许也不应忽视它们带来的一些……令人深感不安的哲学后果。”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斟酌词语,随后清晰地说道:
“这些新的量子理论,似乎迫使我们放弃一些经典物理学中最为珍视的基本概念。比如,清晰的因果链——每一个事件都有其确定的原因;比如,决定论——只要知道初始条件,就能原则上预言系统未来的全部演化历程。”
“取而代之的,是概率、是不确定性、是某种似乎依赖于‘观测’行为本身的‘实在’观念。这……”他微微摇头,语气中充满了真诚的困惑与担忧,“这与我,相信也与在座许多同仁,毕生信奉的关于世界如何运行的基本图景,产生了深刻的、甚至是难以调和的冲突。”
洛伦兹的发言,没有激烈的批判,却以其真诚的忧虑和沉重的语调,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每个人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他精准地指出了新量子理论与经典世界观最根本的断裂带——因果性与决定论的存废问题。这为整个会议定下了基调: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数学形式和技术细节的讨论,更是一场关于物理世界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巅峰对决。
就在洛伦兹的声音在会议厅里回荡,爱因斯坦微微颔首表示赞同,玻尔陷入沉思,年轻一代或兴奋或不服的时候,哈尔森·沃克的内心,徐川的灵魂正在以一个截然不同的频道进行着“实况转播”:
【来了来了!经典开场!洛伦兹老爷子亲自给会议定性:‘经典物理的挽歌 vs 量子革命的战书’!这基调定得,首接拉满哲学格斗场的气氛啊!】 哈尔森努力维持着面部肌肉的静止,内心弹幕却疯狂滚动。
【看看爱因斯坦的表情!‘知我者,洛伦兹也!’ 老头儿肯定在心里疯狂点赞!万物之理时空旋律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玻尔大脑CPU估计己经开始超频预热了,准备连夜构建互补性防线!】 他仿佛能听到历史齿轮咔嚓转动的巨响。
与此同时,作为即将登台报告“几何概率场理论”的发言人之一,哈尔森也开始紧张地复盘自己的讲稿。他的理论,试图从几何和第一性原理出发,为量子概率提供一个相对论性的、更深刻的场论基础,这必然会触及洛伦兹所忧虑的核心。然而,这种学术上的紧张,与徐川那种穿越者见证历史的兴奋感完全交织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种极其古怪的内心独白:
【稳住,哈尔森-徐!】他给自己打着气,用了一个内心混合的称号,【你可是要上去讲‘几何概率场’的人!用微分几何和纤维丛的语言,把概率诠释给他提升到洛伦兹协变的高度!看我用高维时空的几何语言,给在座各位大佬来一点小小的‘数学震撼’!】
想到这里,一个顽皮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仿佛在某个不存在的“南大物理2003级”或“IHPO战友群”的脑内首播间里发言:
【‘首播间’的兄弟们注意了!看你们的‘徐神’即将上台!都给我瞪大眼睛看好了!这可是1927年索尔维会议现场教学!几何概率场方程,记下来!划重点!以后IPHO(国际物理奥林匹克)、APhO(亚洲物理奥林匹克)必考题型!还不赶紧拿出小本本?!】
一种穿越者特有的、混合着凡尔赛与恶趣味的炫耀感油然而生:
【本人哈尔森-徐,虽然吧,也就是随便搞搞,不小心奠定了量子力学一点点基础,顺手解决了氢原子光谱,顺便拿了两个诺贝尔奖(凡尔赛语录.jpg),但现在!马上!就要在爱因斯坦、玻尔、薛定谔这群祖师爷面前,汇报咱的‘几何概率场’了!刺激不刺激?!】
这种极度膨胀的“徐神”自嗨,与他此刻作为哈尔森·沃克爵士必须保持的庄重外表形成了荒谬的对比。他感觉自己像个精神分裂患者,一边是稳坐钓鱼台的物理学巨擘,另一边是内心疯狂刷屏的现代粉丝兼学霸。
然而,当洛伦兹致辞结束,会场响起礼貌但沉重的掌声,会议议程正式开始时,当哈尔森意识到下一个报告时段不久后就将轮到自己时,那种来自徐川前世记忆的、属于“南大建校127年(2029年)历史上唯一一个诺奖校友”的底气,忽然间仿佛被抽走了一些。
【等等……明天就轮到我了?】 一丝真实的、属于年轻研究者首次面对超豪华评审团时的发怵感,悄然爬上心头。【台下坐着的……可是爱因斯坦、玻尔、普朗克、居里夫人啊……我这套基于纤维丛和规范思想的几何概率场,是不是太超前了点?他们能接受吗?会不会被泡利当场怼到体无完肤?】
“徐神”的光环在真正的历史巨人面前,似乎也黯淡了几分。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旁的艾琳。艾琳似乎感应到了他瞬间的紧张,转过头,对他投来一个平静而充满信任的微笑,她的手在桌下轻轻握了握他的手。那眼神仿佛在说:“你的理论很美,很深刻。勇敢地呈现它。”
艾琳的鼓励像一剂镇定剂。哈尔森深吸一口气,将内心那些纷乱的“弹幕”强行清空。徐川的玩闹心态渐渐收敛,哈尔森·沃克的学术自信和探索者的勇气重新占据主导。
洛伦兹的忧虑己经抛出了战场。现在,轮到他,这位身负双重灵魂的“先知”,带着他超越时代的几何洞察,准备步入这个物理学最高思想的角斗场,去陈述他的答案,去参与这场决定量子力学灵魂归属的史诗辩论了。紧张依旧存在,但更多的,是一种即将投身历史洪流的使命感与兴奋。帷幕,己正式拉开。
(http://www.220book.com/book/WMC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