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溯源系统” 的搭建计划刚在联盟会议上敲定,刘木龙就带着小郑的技术团队奔赴三个县域。按照规划,这套系统要实现 “从田间到餐桌” 的全流程追踪 —— 农户种植时的施肥记录、采摘时间、检测报告,到加工环节的生产批次、包装信息,再到物流运输的实时位置,都要清晰可查。可没想到,第一站在望江县就遇到了阻力。
种粮大户老张拿着施肥记录本,眉头皱得紧紧的:“刘总,这玩意儿太麻烦了!我种了一辈子地,施多少肥都是凭经验,哪还能天天记下来?再说,这些数据传到网上,要是被人挑刺怎么办?” 周围几个农户也纷纷附和,有的说不会用智能手机录入数据,有的担心信息泄露影响自家生意。
刘木龙没有急着说服大家,而是带着老张去了惠民商贸的线下门店。刚走进门店,就看到一位阿姨拿着 “望江香米” 的包装,对着手机扫码:“你看,这里能看到稻谷什么时候种的、用的什么肥料,还有检测报告,买着就是放心。” 旁边的顾客也跟着扫码查看,原本犹豫的人都果断下了单。
老张看着这一幕,眼神渐渐变了。刘木龙趁机说:“张叔,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看重食品安全,溯源系统不是给大家添麻烦,是给‘望江香米’加分。有了这些数据,咱们的米能卖更好的价格,还能吸引更多大客户。” 他又指着小郑手里的平板电脑,“而且我们会派专人教大家用系统,录入数据只要点几下屏幕,特别简单。”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刘木龙还承诺:所有农户的数据只用于产品溯源,绝不对外泄露;对积极配合的农户,惠民商贸会额外给予每吨稻子 50 元的补贴。老张终于松了口:“那我就试试,要是真能帮着卖好价钱,我就带动其他农户一起弄。”
可就在溯源系统即将上线时,意外发生了。有人在网上发帖,质疑 “望江香米” 的溯源数据是伪造的,还附了一张 “施肥记录与实际不符” 的截图。帖子很快被转发,不少顾客开始退货,甚至有超市提出要暂停合作。
周雨桐第一时间查到了发帖人 —— 正是之前恶意压价的粮食收购商。刘木龙没有慌乱,而是立刻组织团队做了两件事:一是公开溯源系统的后台数据,邀请媒体和消费者代表到望江县的粮库实地核查,对比施肥记录和土壤检测结果;二是让老张和其他农户拍摄 “日常录入数据” 的短视频,展示溯源系统的真实操作流程。
思琪也主动提出要帮忙,她在学校组织了 “我是小小溯源员” 的活动,带着同学们来到望江县的稻田,亲手记录稻谷的生长情况,还把过程拍成视频发到网上。视频里,思琪拿着平板电脑,认真地对镜头说:“大家看,这是我记录的稻谷高度,每一个数据都是真实的,我们的大米特别安全!”
这些举措很快扭转了舆论。媒体实地核查后,发布了 “溯源数据真实有效” 的报道;消费者代表也在社交平台分享了核查经历,为 “望江香米” 正名。之前退货的顾客纷纷重新下单,超市不仅恢复了合作,还增加了订货量。老张看着不断上涨的订单,感激地对刘木龙说:“刘总,多亏了您,不然我们的米就真砸手里了!现在大家都主动录数据,谁都不想拖联盟的后腿。”
【检测到宿主主导搭建农产品溯源系统,成功化解信任危机,强化跨区域联盟凝聚力,系统触发 “产业信任建设” 判定】【奖励:现金 150 万元,“舆情应对与品牌维护” 高级技能,溯源系统政府补贴 80 万元,系统 LV8 经验值 + 600(成功升级至 LV9)】
LV9 解锁的 “全局分析” 功能刚生效,刘木龙的手机就收到了系统生成的 “县域市场战略推演报告”。报告显示,周边的临山县有大量空置的厂房,适合建设联盟共享的深加工基地;而邻市的大型商超正在寻找优质农产品供应商,是拓展线下渠道的好机会。
傍晚,刘木龙把报告分享给慕沛灵,慕沛灵看着报告,笑着说:“现在联盟越来越规范了,不仅帮农户解决了销路,还能规划长远发展。不过,建深加工基地需要不少钱,咱们得好好规划一下。” 刘木龙点点头:“我打算召开联盟大会,让三个县域的农户都参与进来,大家按比例出资,共享基地的收益。这样既能减轻集团的压力,也能让农户更有归属感。”
窗外,夜色渐浓,刘木龙的办公室还亮着灯。他看着墙上的 “跨区域农产品联盟” 地图,上面己经标注了三个县域的特色产品,接下来,他要把更多的红点画在这张地图上,让助人致富的种子,在更多地方生根发芽。
(http://www.220book.com/book/WMR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