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 “生态圈协同” 功能激活的第一周,就推送了一份资源流转优化方案 ——【检测到惠民生态圈现有资源存在 3 处浪费:1. 研学园游客产生的有机垃圾未回收利用;2. 深加工基地的菌菇菌渣可转化为有机肥;3. 文旅项目闲置时段可承接企业团建。建议建立 “资源循环中心”,实现废弃物再利用与闲置资源激活,预计每年降低成本 800 万元,新增收益 500 万元】。
刘木龙立刻带着团队到各项目实地调研。在研学园的垃圾处理区,堆积的果皮、菜叶等有机垃圾散发着异味,负责清洁的阿姨无奈地说:“这些垃圾每天都要运走处理,不仅花钱,还浪费,要是能变废为宝就好了。” 而在云和县的深加工基地,菌菇菌渣被随意堆在角落,老陈叹了口气:“这些菌渣其实是好东西,就是不知道怎么处理,扔了怪可惜的。”
根据系统方案,“资源循环中心” 很快在临山县开工建设。中心分为 “有机废弃物处理区” 和 “闲置资源调度区”:前者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将研学园的有机垃圾、深加工基地的菌菇菌渣转化为有机肥,免费提供给农户用于种植;后者则搭建线上调度平台,统一对接企业团建、学校研学等需求,合理分配文旅项目的闲置场地和人员。
资源循环中心试运行第一个月,就产出有机肥 200 吨,惠及 100 多户农户。望江县的老张用这些有机肥种出来的水稻,颗粒更,口感也更好:“这有机肥比买的化肥还好用,种出来的米更受消费者欢迎,多亏了刘总建的这个中心!” 而文旅项目通过闲置资源调度,承接了 20 场企业团建,新增收益 120 万元,负责民宿运营的小林笑着说:“以前淡季的时候,民宿经常空着,现在全年都能满房,收入翻了一倍!”
与此同时,慕沛灵主导的公益项目也迎来升级。依托 “惠民生态圈” 的产业优势,她推出了 “惠民公益计划”:一是 “助学兴农”,用研学园和文创产品的部分收益,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同时组织学生参与农事体验,培养他们对农业的兴趣;二是 “助老扶农”,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免费的农业技术指导和产品代销服务,土豆发电器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让他们既能轻松种地,又能卖出好价钱。
“助学兴农” 计划启动当天,刘木龙和慕沛灵带着第一批资助的 20 名贫困学生,参观了智能农业示范基地。五年级的小宇激动地说:“以前我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科技的种地方式,长大了我也要当一名农业科学家,帮家乡种出更好的庄稼!” 而 “助老扶农” 计划推出后,临山县的留守老人老周,通过联盟的代销服务,把自家种的桃子卖出了好价钱:“我年纪大了,种点桃子不容易,现在联盟帮我卖,还不用我操心,真是太感谢了!”
【检测到宿主依托 “生态圈协同” 功能建成资源循环中心,推动公益项目升级,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系统触发 “生态圈优化与公益赋能” 判定】【奖励:现金 2000 万元,“公益项目运营与管理” 特级技能,获得 “全国公益慈善先进单位” 称号,系统自主进化新增 “公益影响力扩散” 功能(提升公益项目的社会关注度与参与度)】
年底,“惠民公益计划” 共资助贫困学生 100 名,帮助 500 名留守老人增收,公益项目的社会关注度大幅提升,不少企业和个人主动联系联盟,希望参与公益合作。刘木龙在公益表彰大会上动情地说:“‘惠民生态圈’不仅要让农户赚钱,还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未来,我们会把公益融入生态圈的每一个环节,让更多人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大会结束后,慕沛灵陪着刘木龙走到资源循环中心的屋顶,看着远处生机勃勃的田野和热闹的研学园,笑着说:“现在的‘惠民生态圈’,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越来越完善了。” 刘木龙点点头,握住妻子的手:“是啊,这就是我一首想做的 —— 通过助人实现致富,通过致富反哺更多人。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惠民’的名字一定会传遍全国。”
夜色渐深,生态圈的各个项目依旧灯火通明:研学园里,工作人员正在为第二天的活动做准备;深加工基地里,机器还在有序运转;资源循环中心里,有机肥的发酵工作正在进行。刘木龙知道,“惠民生态圈” 的故事还在继续,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等着他们去探索,更多的人等着他们去帮助 —— 在助人致富、回馈社会的道路上,他们会一首坚定地走下去,让 “惠民优鲜” 的品牌,成为一个有温度、有担当的象征,永远闪耀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http://www.220book.com/book/WMR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