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国债期货”风暴的预感,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祁同伟的心头。他虽然记不清细节,但深知其凶险与机遇并存。他给老陈的指令愈发谨慎,反复强调风险控制和资金安全,要求老陈将大部分资金从高风险的股市中撤出,转为持有国债现券或存入银行,只留少量资金在期货市场极轻仓感受市场脉搏,等待那历史性时刻的模糊信号。
这种近乎“冬眠”的保守策略,让远在上海、正被牛市狂热灼烧的老陈颇感不解甚至焦急,多次来信劝说机会难得。但祁同伟以不容置疑的坚决态度顶住了压力。他深知,在金融市场上,活下去比赚得多更重要,尤其是在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夜。
他的谨慎很快得到了初步的回报。就在他下达指令后不久,上海股市在创下新高后,开始了剧烈的震荡回调,许多盲目追高的散户损失惨重。老陈在电话里(他们开始偶尔通过昂贵的长途电话联系)心有余悸又佩服不己地说:“小祁!侬神了!幸亏听你的跑得快,不然这波回调起码吐回去三成利润!”
祁同伟只是淡淡地回应:“陈伯,记住,永远不要试图赚走最后一个铜板。耐心等待下一个确定性更高的机会。”
经此一役,老陈对祁同伟的判断力再无丝毫怀疑,彻底成为了他忠诚可靠的“前线指挥官”。
处理完上海的投资战略调整,祁同伟将更多精力投向了本地和自身建设。
他通过持续的观察和小心的接触,初步筛选出了几个值得交往的同学。除了室友张诚,还有一个同样来自农村、学习刻苦的哲学系学生赵卫国,一个思维活跃、对经济现象很有洞察力的经济系学生孙鹏。他并没有刻意去组建什么小团体,而是通过分享学习资料、一起泡图书馆、讨论时事等方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小小的学习交流圈。他们彼此砥砺,交换信息,祁同伟时不时的精辟见解,常常让其他几人茅塞顿开,对他愈发信服。
与此同时,他的散打训练也取得了显著进步。原本有些瘦弱的身体变得精壮结实,反应速度和抗击打能力大大增强。更重要的是,训练磨练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冷静应对压力的心态。一次实战对练中,面对一个身高体壮的对手,他在落后的情况下,凭借灵活的步法和顽强的毅力,最终抓住机会反击成功。教练当着所有人的面表扬了他:“祁同伟!好样的!练武不仅是练身体,更是练心!你这股不服输的劲头,是块好料子!”
这种赞扬,让他获得了另一种形式的认可和自信。
时机渐渐成熟。祁同伟觉得,是时候开始尝试将知识转化为更首接的影响力,并为自己积累一些“光明正大”的资本了。
他将目光投向了刚刚兴起、但在大学校园里还几乎是空白的领域——计算机实用技能。
九十年代初,计算机正从神秘的高科技神坛逐步走下,一些先进的企事业单位开始配备电脑,但懂操作的人寥寥无几。祁同伟凭借超前眼光,意识到这将是未来绝对的必备技能,潜藏着巨大的培训需求。
他果断行动。首先,他利用周末时间,自费报名参加了市里一个计算机培训班的速成课程,疯狂学习DOS命令、WPS文字处理和五笔字型输入法。凭借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超前认知,他很快掌握了基础操作。
然后,他做了一番详细的调研和成本核算。作者“时空旅者131416”推荐阅读《影视穿越:开局重生祁同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他找到系里一位负责管理教学器材、同样对新技术很感兴趣的年轻讲师,凭借发表论文带来的良好印象和一番关于“计算机普及对未来法学研究重要性”的游说,成功说服对方,在周末非上课时间,以极低的价格租用系里那间只有十台老旧386电脑的机房。
接着,他联合了孙鹏(经济系,负责财务和宣传)和张诚(负责后勤协调),精心策划了一个面向全校学生的“计算机实用技能周末速成班”。他亲自编写了浅显易懂的培训教材,主打“三天学会电脑基础操作,熟练使用WPS”。
海报一经贴出,立刻引起了巨大反响。对新技术的好奇、对未来求职技能的焦虑,使得报名异常火爆。他们严格控制第一期学员数量,保证了教学质量。
开班那天,祁同伟站在机房讲台上,看着下面坐满了来自各个院系、眼中充满好奇和渴望的同学,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成就感。他深入浅出地讲解,耐心细致地辅导,甚至自掏腰包买了磁盘给大家拷贝练习软件。
三期培训班办下来,口碑爆棚,供不应求。他们不仅收回了全部成本(电脑租金、教材印制成本),更赚取了一笔相当可观的利润——每人分到的钱,几乎相当于一个普通工人半年的工资!
更重要的是,祁同伟的名字,第一次以“计算机培训名师”、“创业实践者”的正面形象,在校园里广泛传播。他不再是那个仅仅成绩好却有点神秘的贫困生,而是一个有能力、有想法、能够带领大家掌握新技能的“风云人物”。
这种影响力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以前那些因为梁璐散布流言而对他敬而远之的人,开始主动和他打招呼;一些院系的学生会甚至主动邀请他去分享“创业经验”;连系领导看他的眼神,都多了几分欣赏和重视——毕竟,这种学以致用、健康向上的实践活动,是学校乐于见到的。
梁璐的气焰被无形中打压了下去。她可以背后说人闲话,却无法阻止这种实实在在的能力展现和受欢迎程度。她和她的小圈子,第一次感受到了祁同伟带来的正面冲击力。
祁同伟并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在培训班业务走上正轨后,他果断激流勇退,将后续的培训班运营主要交给了孙鹏和张诚负责,自己只担任顾问和教材更新工作,抽身而出。
他知道,这只是小试牛刀,积累经验和初始人脉的手段,并非他的主业。他的核心,始终是法学专业和更大的金融布局。
他将培训赚来的大部分利润,再次投入了市场。这次,他瞄准了另一个刚刚出现的新生事物——汉东省内的内部职工股。他通过孙鹏和经济系的关系,了解到几家正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本地企业,正在向内部职工发行股票,同样存在巨大的套利空间。
他再次扮演起“隐形猎手”的角色,通过多个渠道,低调而高效地吸纳这些原始股。
学习、训练、投资、实践…祁同伟的时间表被填得满满当当。他像一部高效运转的机器,贪婪地汲取着一切养分,壮大着自己。
潜龙在渊,勿用并非不用,而是在积蓄腾飞的力量。
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正在一步步挣脱原有的命运轨迹,朝着一个更广阔、更自主的未来前进。
而这一切,仅仅是个开始。
(第十八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NO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