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最高检经济犯罪侦查厅,祁同伟很快被卷入一桩堪称惊天动地的大案——中央储备粮管理系统特大贪腐案。
案件线索最初由审计署在例行审计中发现端倪:几个地方粮库的账目存在巨大亏空,数以万吨计的国家储备粮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账面上虚假的轮换记录和一堆质量低劣、甚至无法食用的陈化粮。初步估计,涉案金额高达数十亿,可能涉及多个省份的粮库系统,甚至更高层级的管理人员。
消息层层上报,最高层震怒,批示要求彻查到底。最高检联合审计署、公安部、国家粮食局等部门,成立“xx专案组”,秦处长担任副组长,祁同伟作为业务骨干,再次被抽调到核心位置,负责对资金链条和涉案企业关系的梳理攻坚。
这个案子与以往不同,牵涉国计民生,敏感度极高,且利益盘根错节,调查阻力空前。粮库系统相对封闭,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守粮人”监守自盗,手段隐蔽,查处难度极大。
专案组南下北上,奔赴几个重点省份的涉案粮库。所见所闻,触目惊心。本该堆满粮食的仓库空空如也,或者堆放着以次充好的劣质粮;账目混乱不堪,虚假合同、伪造单据比比皆是;一些粮库负责人态度蛮横,甚至暗示“水太深,别给自己找麻烦”。
祁同伟和同事们顶住压力,驻扎在条件简陋的粮库招待所,白天查阅如山如海的账本凭证,晚上分析数据、研判案情。他再次展现出超凡的耐心和数据分析能力,从无数笔虚假的粮食采购、轮换、销售合同中,精准锁定了几家频繁出现、与多名粮库负责人关系密切的“影子公司”。
这些公司注册地分散,法人代表都是些农村老头老太太,显然是被人利用充当“白手套”。真正的操控者隐藏在幕后。
“查这些公司的资金流水!一定要找到最终受益人!”祁同伟斩钉截铁地说。
调查再次深入到银行系统。然而,这一次的阻力远超以往。涉及到的地方银行分支机构极其不配合,以各种理由拖延、搪塞,甚至提供虚假信息。明显是得到了某种授意。
专案组的调查一时陷入僵局。内部弥漫着一种焦躁和无力感。
就在此时,祁同伟想到了一个被忽略的环节——粮食运输。如此大规模的粮食“消失”或“调包”,必然涉及庞大的物流运输,会留下痕迹。
他立刻调整方向,带领一组人,转向调查与这些粮库和“影子公司”有业务往来的物流企业。这是一个海量的工作,需要核对无数的运单、过路费记录、车辆GPS信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交叉比对,他们发现了几家物流公司的车辆,频繁往返于特定粮库和几家位于沿海港口的粮食加工企业之间。而这些加工企业的控股方,竟然都指向同一个神秘的民营资本集团——“丰裕集团”。
“丰裕集团!”祁同伟看着调查结果,瞳孔微缩。这个集团他知道,近些年迅速崛起,业务横跨房地产、金融、贸易,背景深厚,传闻与某些退下来的老领导家族关系密切。
案件的轮廓渐渐清晰:一个由粮库内部蛀虫、影子公司、丰裕集团构成的利益链条,通过虚假轮换、以次充好、甚至首接盗卖等方式,大肆侵吞国家储备粮,谋取暴利!而丰裕集团,则是负责销赃和资金运作的关键环节!
专案组精神大振,立刻将调查重点聚焦于丰裕集团。
然而,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调查刚触及丰裕集团边缘,各种无形的压力便接踵而至。
先是有关部门转来一些“群众来信”,反映专案组“调查方式粗暴”、“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可能被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接着,组里一位来自兄弟单位的同志,被以“工作需要”为由突然调离。
甚至有一位级别不低的领导,私下里找秦处长“聊天”,语重心长地提醒:“老秦啊,粮库系统的问题要查,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把握尺度。丰裕集团是地方的纳税大户,带动就业很多,作者“时空旅者131416”推荐阅读《影视穿越:开局重生祁同伟》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要保护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嘛!有些事情,适可而止,不要扩大化…”
秦处长脸色铁青地回到驻地,召集核心成员开会通报了情况。
“同志们,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压力很大,来自方方面面。”秦处长目光扫过众人,“现在,到了考验我们党性、原则和勇气的时候了!这个案子,是中央领导亲自批示要一查到底的!是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老百姓吃饭问题的天大的事!我们不能退缩,也绝不退缩!”
组内群情激奋,但也弥漫着一丝悲壮的气氛。大家都知道,这意味着他们将首面一个能量巨大的利益集团及其背后的保护伞。
祁同伟没有说话,但眼神异常坚定。他深知此案的重大意义,也明白其中的巨大风险。但他骨子里那种“胜天半子”的执拗和重生者的使命感被彻底激发出来。
他主动请缨:“处长,丰裕集团的资金运作和贸易往来是突破口。我请求带一个小组,专门负责啃这块硬骨头!就算他是铁板一块,我也要撬开一条缝!”
“好!”秦处长重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需要什么支持,首接向我报告!注意安全!”
祁同伟带领小组,避开丰裕集团总部,从其外围的关联企业和银行账户入手。他们发现,丰裕集团通过极其复杂的股权结构和关联交易,将来自粮库的黑钱洗白,一部分用于炒作房地产,一部分则通过虚假进出口贸易流向境外。
调查越深入,阻力越大。他们调取银行流水遭到更隐蔽的拖延;询问相关企业负责人,对方不是一问三不知,就是律师全程陪同,滴水不漏;甚至他们住宿的招待所房间,都疑似被人偷偷进入翻动过。
一天晚上,祁同伟接到一个匿名电话,对方声音经过处理,冰冷而充满威胁:
“祁副处长,知道你年轻有为,前途无量。有些事情,知道得太多,对你没好处。丰裕的水,比你想象得深一万倍,淹死过不止一个不懂事的人。给自己留条后路,现在撤出去,还来得及。”
祁同伟冷冷地回应:“我的后路,就是查清真相,依法办案。有什么手段,尽管使出来。”
对方沉默了几秒,挂断了电话。
威胁,反而让祁同伟更加冷静。他知道,对方己经慌了,说明他们逼近了核心。
他调整策略,不再追求全面开花,而是集中所有力量,主攻丰裕集团与沿海那几家粮食加工企业之间的一笔巨额“贸易款”。这笔钱的流向最为清晰,证据相对容易固定。
他协调海关总署,秘密调取了相关时间段所有涉及这些企业的进出口报关单;他通过公安部经侦局,秘密冻结了接收这笔钱的境外公司账户;他甚至动用了之前在香港布局的关系,尝试查清境外账户的实际控制人。
一条完整的、证据确凿的资金链和犯罪链条,正在被一点点拼接起来!
突破的时刻终于来临!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丰裕集团的一名财务总监心理防线崩溃,交代了部分犯罪事实,并指认了集团核心高管参与策划、操纵粮食购销、洗钱的关键证据!
专案组果断收网,在多地同时行动,一举抓获丰裕集团多名高管以及涉案的数名地方粮库主任!
消息传出,舆论哗然!震动全国!
祁同伟站在指挥车里,看着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押上警车,心中没有太多喜悦,只有沉重的责任感。他知道,这仅仅是掀开了冰山一角,更深层的保护伞还未完全暴露,斗争远未结束。
但这一次,他们打了一个漂亮的攻坚战,守护了国家的粮仓。
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北京时,等待他的不仅是荣誉,还有更深的漩涡。
一份关于他“在办案中违反程序、擅自调动资源、与境外势力有不明往来”的举报信,己经悄然放在了某位领导的办公桌上。
更大的风浪,正在酝酿。
(第三十六章 完)
(http://www.220book.com/book/WNO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