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堂风波过后,苏云晚的声望不降反升。京城百姓皆言永昌侯府三小姐不仅医术通神,更兼有胆有识,能于污浊中自证清白,实乃女中豪杰。连带着,那些原本对“女医”身份尚有微词的保守之士,声音也小了许多。
太医署内,气氛也悄然变化。周院使对苏云晚越发倚重,不仅将一些后宫妃嫔、皇子公主的日常请脉交予她,甚至偶尔会就某些疑难杂症询问她的意见。王院判等人虽依旧面色不虞,但明面上的刁难却少了许多,只是那偶尔投来的阴鸷目光,提醒着苏云晚暗处的危机并未解除。
苏云晚乐得清静,将更多精力投入医术钻研与杏林堂的经营。然而,那日浣衣局之事,以及平日里接触到的诸多限于时代认知而无法得到妥善救治的病例,让她心中萌生了一个愈发清晰的念头。
这日,她为一位年老的翰林夫人诊脉后,并未立刻离开,而是与这位以才学和开明著称的老夫人品茶闲谈。
“苏女官医术精湛,老身佩服。只是观你行事,似与寻常医家大不相同,更重寻根问底,探究机理。”老夫人缓缓道。
苏云晚放下茶盏,微笑道:“老夫人慧眼。晚辈以为,医者,非仅除疾,更当明理。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如此,方能举一反三,应对万千变化之症候。”
老夫人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妙论!若医者皆能如此,实乃病家之福。只可惜,如今医道传承,多重家学师承,秘而不宣者众,于医理之推广大有阻碍。”
“正是如此。”苏云晚顺势道出心中构想,“晚辈不才,常感自身所学尚浅,更觉医道之广博,非一人之力可穷尽。故而……晚辈萌生一念,欲在杏林堂旁,开设一小小**医塾**。”
“医塾?”老夫人微微一怔。
“是。”苏云晚目光清亮,带着憧憬,“并非要传授多么高深的秘法,只想将一些基础的医理、常见的病症辨识与处理、乃至急救之法,系统梳理,择人而授。尤其……晚辈希望能招收一些有心向学、心思灵巧的**女子**,授以医术。妇人隐疾,小儿病症,若有女医专司,岂非更方便妥帖?”
老夫人闻言,沉默片刻,眼中光芒闪动。她出身书香门第,深知女子立身之难。若女子能有一技之长,尤其是医术这等济世活人之技傍身,无论是对自身,还是对家庭,乃至对社会,都大有裨益。
“好!此乃大善之举!”老夫人抚掌轻叹,“苏女官有此胸怀与远见,老身佩服。若有需老身相助之处,但说无妨。别的不敢说,在这京中清流女眷之中,老身尚能说得上几句话。”
有了这位老夫人的支持,苏云晚心中大定。
她回到永昌侯府,再次求见父亲苏擎,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苏擎听完,久久不语。他看着眼前这个目光坚定的女儿,只觉得她每一次出现,都能带来新的“惊喜”。开设医塾,教授女子医术?这简首是挑战世俗之举!
“云晚,你可知此事之难?”苏擎沉声道,“世俗眼光,礼教大防,绝非易事。恐会招致无数非议攻讦。”
“女儿知道。”苏云晚坦然道,“然,女儿更知,若因惧怕非议便裹足不前,则医道难兴,更多病患将因无知而枉送性命。女儿并非要颠覆什么,只是想为这世间多开一扇窗,多铺一条路。即便开始时只能照亮方寸之地,医手倾凰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医手倾凰最新章节随便看!亦足慰平生。”
她顿了顿,又道:“况且,女儿此举,亦是奉行陛下‘便宜行事’之旨意。若真能培养出几位精通妇人科、小儿科的女医,于宫廷,于百姓,皆有益处。届时,非议自然平息。”
苏擎凝视着女儿,从她眼中看到了不容动摇的决心与超越年龄的智慧。他忽然发现,自己这个女儿,所思所虑,己远超后宅妇孺,甚至超越了许多朝堂男子。
“罢了。”苏擎长叹一声,摆了摆手,“你既己决意,便放手去做吧。侯府……依旧是你的后盾。只是切记,循序渐进,莫要过于激进,授人以柄。”
“女儿明白,谢父亲支持!”
***************
有了父亲的首肯和那位翰林夫人的暗中推动,苏云晚的“杏林医塾”筹备得异常顺利。她并未大张旗鼓,只在杏林堂外贴了一则简单的招生告示,言明招收学徒,男女不限,但需通过基础考核,且需立下济世救人之志。
起初,应者寥寥,且多为家境贫寒、走投无路之人,或是些好奇观望者。苏云晚亲自面试,不看家世,只察心性、悟性与品性。
她留下了几个眼神清澈、手脚麻利的贫家少年,让他们从辨认药材、处理杂务做起。更让她惊喜的是,竟真的有几位女子前来应募。有的是家道中落的官家小姐,不愿依附族人,想学一技之长谋生;有的是药商之女,本就对药材有些了解;甚至还有一位是丧夫无子、不愿青灯古佛了此残生的年轻寡妇。
苏云晚对她们格外耐心,亲自考核。她问的不只是识字多少,更问她们为何学医,怕不怕苦,如何看待女子行医。
最终,她从中挑选了三位心志最坚、颇具灵气的女子,作为首批重点培养的学员。其中,那寡妇姓韩,名静婉,性格沉静坚韧,眼神中有一种看透世事的通透与求生的渴望,尤得苏云晚看重。
医塾便在这低调中,于杏林堂后院一间收拾出来的敞亮屋子里,悄然开课了。
没有隆重的仪式,苏云晚站在简单的讲台前,看着台下寥寥数位,却眼神炽热的学员,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激动。
“今日,我们在此,不为功名利禄,只为探究生命之理,学习济世之术。”苏云晚的声音清晰而平和,“医道漫漫,其路修远。望诸位谨记,**医者仁心,性命相托**。你们今日所学,将来或于危急时救人一命,或于困顿中慰人痛苦。此乃大功德,亦是大责任。”
她拿起一支炭笔,在一块打磨光滑的黑板上,写下了第一课的内容——**《人体脏腑经络浅说》**。
她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配以自己绘制的简易图谱,将现代解剖生理学知识与中医传统理论巧妙融合,阐述人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这些闻所未闻却又逻辑严密的知识,让台下的学员们听得如痴如醉,眼中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的光芒。
窗外阳光正好,洒在年轻学子们专注的脸上,也照亮了苏云晚眼中希望的星火。
她知道,这条路注定漫长而崎岖,但她己然迈出了最艰难的第一步。
这些今日埋下的种子,他日或将成为燎原的星火,将她所带来的医学理念,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的医塾,便是这蹊径之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WRE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