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之后,便是紧锣密鼓的修葺。
那锅来自昔日反对者的鸡汤,像一句滚烫的谶语,预示着共生小院这个看似天真的梦想,终于要落进人间烟火里了。
北京的资金,工作室的积蓄,连同几位病友家属凑来的心意,像涓涓细流汇入这片亟待新生的土地。
青砖被洗净,朽木被更换,瓦片重新排布,漏雨的顶棚加固,连那个荒芜的小天井,也被仔细地平整出来。
高书平仿佛找到了比照料朱小闵更富挑战,也更具成就感的事业,他跑建材市场,盯施工进度,和工头商量细节,人晒黑了一圈,精神却愈发健旺。
高父则默默地负责监工,用他老矿工的眼睛,检查每一处是否牢靠,偶尔也会蹲在天井里,用手捻一捻翻新的泥土,眼神里有一种久违的属于家的期盼。
朱小闵的身体依旧需要精密的维护,透析,吃药,监测指标……她穿梭于旧车间与正在蜕变的小院之间,脚步却带着风。
看着冰冷的图纸,一点点变成温暖的实体,感觉自己的生命,也仿佛在这个过程中被再次拓宽。
小院落成,没有鞭炮,没有剪彩。
第一个入住的,是一对母子。
母亲姓李,是个面容憔悴,眼神里带着疲惫与戒备的女人,手里紧紧攥着一个行李包,身后跟着她的儿子小航。
小航十五岁,患有重度自闭症。
他低着头,眼睛盯着自己的鞋尖,对周围的一切毫无反应,整个人像一座封闭沉默的堡垒。
“他……不跟人说话,也怕吵。我没办法出去工作,他爸爸……早就走了。听说你们这儿……能让孩子做点事,还能住下……”
李姐局促地解释着,声音有些沙哑,语气里没有多少希望,更像是一种走投无路后的尝试。
小院给他们安排了一间向阳的房间。
起初几天,小航只是蜷缩在房间的角落,或者在天井里盯着地上的蚂蚁一看就是半天。
李姐则手足无措地跟在儿子身后,脸上的忧色一日深过一日。
朱小闵没有急着安排他做什么,只是让他自由地在工作室里走动。工作台上,堆满了五彩斑斓的干燥花材,像打翻了的调色盘。
奇迹,发生在一天下午。
小航的目光,偶然落在了正在调配的一批染色的花瓣上。
茜素红、湖蓝、藤黄、石绿……仿佛被某种魔力瞬间抓住了,他停下脚步,不再看着地面,而是怔怔地望向那片色彩。
朱小闵心中一动,拿起几片不同颜色的花瓣,没有递给他,只是放在他面前的空桌上。
他犹豫了很久,久到李姐都快要忍不住上前时,才极其缓慢地伸出手指,小心翼翼地碰了碰那片最亮的黄色。
他没有说话,但整个身体的姿态,透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专注。
朱小闵不再让他做复杂的拼接,而是专门为他设计了一个调色师的岗位。
她将未经染色的浅色干花花瓣,分装在小碟子里,旁边摆上用天然植物粉末调制的,安全无毒的颜料。
她的要求很简单,让他自己凭感觉,给这些花瓣穿上你喜欢的衣服。
小航的世界,仿佛一下子被色彩填满了。他坐在专属的工作台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外界的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
风中无足鸟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他的手指蘸取颜料,涂抹在干燥的花瓣上,动作起初笨拙,后来却越来越流畅。
他调出的颜色,并非遵循常规,常常是大胆的出人意料的碰撞,浓烈而纯粹,带着一种未经雕琢的原始的生命力。
那是一种天赋,一种被疾病封锁在内心深处,终于找到缝隙流淌而出的美。
李姐起初只是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后来也渐渐放松下来,开始帮忙做一些简单的整理工作。
她看着儿子沉浸其中的侧脸,那上面没有了平日的空洞与不安,只有一种近乎神圣的专注。
她常常一边看着,一边偷偷抹起眼泪,那泪水里,不再是心酸与无助,而是掺杂了难以置信的惊喜,和多年压抑后的一次痛快释放。
三个月后的一个黄昏,小航完成了一组新的染色花瓣。那是一种介于晚霞与秋叶之间的暖橙色,浓郁得仿佛要滴下蜜来。
他拿起其中一片染得最均匀色泽最的,转过身,在满室柔和的光线里,走向正在整理订单的朱小闵。
他站定在她面前,依旧没有看她的眼睛,只是低着头,将那片暖橙色的花瓣,轻轻放在她的手边。
然后,一个细微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像羽毛拂过寂静的水面,从他喉咙里生涩地挤了出来。
“谢谢。”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
在门外准备送水进来的李姐,清晰地听到了这两个字,她手中的水杯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温水西溅。
她浑然不觉,只是死死捂住自己的嘴,眼泪瞬间奔涌而出,泣不成声。
那不仅仅是两个字,那是她期盼了十五年,几乎己经放弃的,儿子与这个世界的第一次主动连接。
共生小院,渐渐就住满了。
一位癌症康复后无法重返原岗位的大叔,因有着曾经的工程师经历,负责起所有作品的质检,眼神比机器还锐利。
一位病情稳定的抑郁症女孩,细致耐心,负责最后的包装环节,丝带系得一丝不苟。
一位从旧车间过来的,坐在轮椅上的阿姨,成了小院的总管,账目、采购、日常安排,打理得井井有条。
……
这里没有病人,没有残疾,只有各司其职的伙伴。
疾病带来的限制依然存在,但它不再是定义一个人的全部标签。
当社会的偏见与怜悯被剥离,生命褪去那些沉重的附加,便呈现出的是各自独特的,无法被磨灭的本色与能力。
在一个微风和煦的上午,小院举行了简单的开业仪式。
没有邀请太多外人,只是小院所有的成员,以及像王女士那样变成了朋友的邻居。
朱小闵站在那个曾经荒芜,如今充满生机的小天井里,看着眼前一张张带着不同生命印记,却同样努力活出尊严的面孔。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这里,不治愈疾病。”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小航,扫过李姐,扫过每一位伙伴,“这里,只治愈对生命的绝望。”
天井一角,小航新染的一批宝蓝色花瓣,在明亮的阳光下,闪烁着瓷器般温润的光泽。
(http://www.220book.com/book/WS2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