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带空间超市养糙汉
第32章 新春开市订单涌,西瓜育苗破难题
正月初五的靠山屯,年味还未散尽,村头的大红灯笼依旧高高挂着,积雪在屋檐下凝成晶莹的冰棱,可合作社的院子里早己没了冬闲的慵懒——加工车间的机器嗡嗡作响,清洗机里翻滚的白菜裹着泡沫,水珠顺着传送带滴落,在地面积成小小的水洼;育苗棚的塑料膜在暖阳下泛着微光,棚内温度计稳稳停在25℃,几畦育苗盘里,“8424”西瓜种子刚破土,的芽尖顶着浅褐色的种壳,像撒在营养土里的碎玉,透着勃勃生机 。
“晚晚,东风菜市场的刘经理打了三回电话了,说年后餐馆都复工,蔬菜需求量翻了倍,让咱们今天务必送两百斤白菜、一百斤萝卜过去!”陆霆深踩着积雪跑进育苗棚,深蓝色的劳动布外套沾着雪粒,脸颊冻得通红,手里攥着的订单本却被焐得温热,“还有省城的张主任,催着要腊白菜,说单位食堂返岗员工多,库存快空了,让供销社的车顺带捎过去 。”
苏晚正跪在育苗盘旁,手里捏着小镊子,小心翼翼地给西瓜芽“脱帽”——种壳粘在芽尖上会阻碍叶片展开,必须趁芽尖刚冒头时轻轻剥离。她抬头时,指尖还沾着的营养土,眼神却清亮:“让李大哥带着两个后生先去菜窖取菜,用棉被裹严实,别冻坏了;腊白菜昨天就打包好了,我去跟供销社的王师傅打声招呼,让他优先装货。对了,你盯着点恒温系统,这西瓜苗娇气,温度差一度都不行 。”
话音刚落,育苗棚的温度报警器突然“嘀嘀”响起,棚壁上的显示屏瞬间从25℃跳到20℃。苏晚心里一紧,立刻起身跟着陆霆深检查设备——恒温系统的主机发烫,散热风扇被灰尘堵得严严实实,叶片转得有气无力。“肯定是年前下雪没及时清理,风扇卡住了!”陆霆深踩着梯子,伸手掏出风扇里的碎草和灰尘,苏晚则迅速打开备用的电暖器,橘红色的火苗舔着散热片,棚内温度渐渐回升 。
半小时后,显示屏终于跳回25℃,西瓜芽尖的种壳在暖意中微微开裂,露出里面嫩绿的子叶。陆霆深擦了擦额角的汗,在设备维护本上一笔一划写下:“正月初五,恒温系统风扇积灰,己清理,启用备用暖器,后续每日早晚各检查一次 。”苏晚蹲在育苗盘旁,轻轻触碰子叶,松了口气:“幸好发现得早,不然这一棚苗就废了,以后咱们轮班守着,你早上来,我晚上盯到熄灯 。”
解决了育苗棚的小插曲,合作社的订单像雪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县城的“聚福楼”餐馆一次性订了五十斤腌黄瓜、三十斤脱水豆角,说是开春新菜单要主打农家菜;公社中学的食堂也来了电话,把每周的蔬菜供应量从三十斤涨到五十斤;连邻县的供销社都派了采购员过来,站在菜窖前看着码得整齐的白菜和萝卜,当场拍板订了两百斤,说要带回县里做“开春便民菜”试点 。
院子里每天都停着三西辆货车,李大哥带着青壮年们从菜窖扛菜出来,肩上的扁担压得微微弯曲,嘴里却哼着小调;王婶领着妇女们在加工车间打包,竹篮里的玻璃瓶擦得锃亮,每罐腌菜都码得整整齐齐,瓶口还系着红绳;赵老三坐在临时搭的账房里,算盘打得噼啪作响,记账本上的数字每天都在往上跳,他时常对着账本笑:“照这个势头,今年咱们合作社的收入能翻一番!”
可就在订单源源不断的时候,西瓜育苗突然出了问题——苏晚清晨巡查时,发现靠棚边的几畦西瓜苗叶片开始发黄,叶脉间还出现了淡褐色的斑点,用手一碰,幼苗就软软地倒在育苗盘里。她心里咯噔一下,赶紧翻出周教授给的《蔬菜病虫害防治手册》,对比着图片一看,心沉了半截——这是典型的“西瓜猝倒病”,传染性极强,要是不及时控制,整棚的瓜苗都可能遭殃 。
陆霆深听说后,饭都没顾上吃,骑着自行车就往公社赶,半个钟头后,拉着陈技术员匆匆回来。陈技术员蹲在育苗盘旁,用放大镜仔细看了看病叶,又翻了翻育苗盘下的托盘,恍然大悟:“你们浇水太勤了,托盘里积了水,根系长期泡在湿土里,才招了这病!”他从药箱里拿出几包灰白色的粉剂,“这是专治猝倒病的杀菌剂,重生七零带空间超市养糙汉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重生七零带空间超市养糙汉最新章节随便看!按一比五百的比例兑水,重点喷在苗床和根系周围,连喷三天,每天一次,托盘里的积水也得赶紧倒掉 。”
陆霆深立刻组织人清理托盘,青壮年们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把每个育苗盘抬起来,倒掉托盘里的积水;苏晚背着喷雾器,喷头贴着育苗盘的边缘,确保药液能渗到根系周围,连育苗盘的缝隙都没放过;张丫周末从县城回来,也跟着帮忙,她拿着小抹布,把育苗盘底部的水渍擦得干干净净,小脸上满是认真:“苏晚婶,我保证把每个托盘都擦干净,不让西瓜苗再生病 。”
三天后,病苗的扩散终于被控制住,原本发黄的叶片渐渐恢复翠绿,新的子叶也舒展开来。苏晚看着育苗盘里生机勃勃的瓜苗,心里踏实了不少,她特意给周教授写了封信,把这次病害的症状、病因和防治过程详细记下来,既当作种植经验,也想让周教授帮忙把关 。
二月中旬,西瓜苗长到两叶一心,到了移栽的最佳时机。合作社的成员们全员出动,田埂上热闹得像过节——李大哥带着人用耕土机翻地,松软的泥土翻起层层波浪;王婶和妇女们坐在田边,把西瓜苗从育苗盘里取出来,用营养土把根系裹成小土球,防止移栽时损伤;苏晚和陆霆深则拿着绳子和木桩,在地里划出整齐的田垄,按行距三尺、株距两尺的标准钉下木桩,确保每棵瓜苗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
“移栽的时候,坑要挖五寸深,把土球整个埋进去,浇定根水时要慢,让水慢慢渗下去,这样根系能扎得稳。”苏晚一边示范,一边给村民们讲解,“等瓜苗长到一尺高,咱们就搭架,让藤蔓顺着架子爬,既能通风,结的西瓜也不容易着地腐烂 。”李大哥听得认真,手里的锄头起落间,坑挖得又深又规整:“放心,保证按你说的来,今年咱们的西瓜肯定长得又大又甜!”
移栽后的西瓜苗长势喜人,没过多久,藤蔓就顺着架子爬了半高,嫩绿的叶片间开出了淡黄色的小花。苏晚每天清晨都去地里,拿着小刷子给雌花授粉——用刷子轻轻蘸取雄花的花粉,再刷到雌花的柱头上,动作轻柔得像呵护珍宝;陆霆深则背着背篓,给瓜苗施腐熟的羊粪肥,肥料撒在根系周围,既能提供养分,又不会烧根。村民们路过瓜田,都会停下脚步看看,眼里满是期待:“等夏天西瓜熟了,咱们也能尝尝这‘8424’品种,听说比普通西瓜甜多了 。”
三月初,公社传来消息,要举办“春季农业成果展”,邀请各个村的合作社参展,展示特色农产品和种植技术。苏晚和陆霆深商量后,决定带着三样“宝贝”去——刚培育成功的西瓜苗、包装精美的腌菜礼盒,还有印着合作社发展历程的宣传海报。展台上,翠绿的西瓜苗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旁边的腌菜礼盒系着红绳,海报上的蔬菜基地、育苗棚和加工车间照片,吸引了不少人驻足 。
“这西瓜苗是用恒温系统培育的?不用烧煤就能控制温度?”一位来自邻村的合作社负责人指着海报上的育苗棚,满脸好奇。苏晚笑着点头,递过一本设备使用手册:“这是省农业厅扶持的设备,能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比人工管理省心多了,咱们合作社的西瓜苗成活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试吃区的腌菜更是受欢迎,不少人尝过腌黄瓜和腊白菜后,当场就下了订单,一位县城超市的采购经理说:“你们的腌菜口感地道,包装也精致,我订两百罐,下周就送货 。”
成果展结束后,合作社的名气更大了,外地的客商也打来电话——有个来自地区农科所的研究员,想购买西瓜苗做品种改良试验;还有家食品加工厂,想跟合作社合作,批量采购脱水蔬菜做方便面调料。苏晚和陆霆深趁机扩大生产规模,又招聘了十五名村民加入合作社,还专门培训了两名技术员,负责育苗棚和加工车间的设备维护 。
傍晚时分,苏晚和陆霆深坐在瓜田边的田埂上,夕阳把西瓜藤蔓的影子拉得很长,嫩绿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晃动,藤蔓上结出的小西瓜像绿色的小灯笼,挂在架上。陆霆深握住苏晚的手,掌心粗糙却温暖:“晚晚,从开春到现在,虽然遇到了不少坎,但咱们都跨过去了,看着订单越来越多,瓜苗长得越来越好,心里比啥都甜 。”
苏晚靠在他肩上,看着远处合作社院子里忙碌的身影——李大哥正指挥着货车装货,王婶在给腌菜贴标签,张丫背着书包跑过来,手里拿着刚收到的周教授的回信,脸上满是笑容。她知道,这个春天,不仅带来了万物复苏的生机,更开启了靠山屯合作社的新征程,而未来,会像这田垄上的西瓜苗一样,朝着阳光,蓬勃生长 。
(http://www.220book.com/book/WW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