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带空间超市养糙汉
第44章 标准升级促规范,文创赋能拓价值
腊月的靠山屯,寒风裹着碎雪掠过联盟产业园区,却挡不住车间里的热火朝天——标准化加工车间内,智能分拣机正将刚采收的紫色生菜按叶片大小分级,真空包装机嗡嗡运转,印有“靠山屯联盟”logo的包装袋整齐排列;隔壁的文创车间里,几位手艺人正拿着竹篾编织礼盒,竹丝翻飞间,带有山水纹路的包装盒渐渐成型,与桌上的中药养生茶、冻干蔬菜样品相映成趣 。
“晚晚姐,省农业农村厅刚才来电,说咱们联盟制定的《乡村产业联盟种植加工通用标准》,经过专家评审,正式升级为省级地方标准了!以后全省的乡村产业联盟,都要参照咱们的标准来执行 。”负责标准申报的小周拿着文件跑进来,声音里满是激动,文件上“省级地方标准”的红色印章格外醒目 。
苏晚接过文件,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条款——从种子筛选的发芽率标准,到加工车间的无菌等级要求,再到物流运输的温度监控规范,每一条都凝聚着联盟两年多的实践经验。“这不仅是对咱们的认可,更是一份责任。”苏晚抬头对众人说,“标准升级后,咱们要牵头组织全省乡村产业联盟培训,把经验分享出去,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有半点松懈 。”
陆霆深从文创车间赶来,手里拿着一个刚做好的竹制礼盒:“文创团队设计的‘山水农礼’系列样品出来了,你看,竹盒上刻着靠山屯的梯田和大棚图案,里面搭配冻干蔬菜、中药养生茶和小米,既好看又有特色,刚才外贸公司的人看过,说东南亚客户肯定喜欢,想订一千套做春节礼盒 。”
自从青山村和溪头村加入联盟,文创赋能就成了产业升级的重点方向——青山村的中药材不仅做成养生茶,还开发出中药香囊、艾草坐垫等文创产品;溪头村的竹资源除了制作包装礼盒,还设计出竹制餐具、田园风格摆件,甚至联合电商团队推出“竹艺体验课”,吸引游客亲手制作竹制品,带动农旅二次消费 。
“春节礼盒就按这个方案生产,竹盒要保证刻工精细,里面的产品搭配要丰富,再附一张靠山屯的风景明信片,让客户既能吃到美食,也能了解咱们的乡村文化 。”苏晚敲定细节,转头对文创团队负责人说,“另外,‘竹艺体验课’要优化流程,准备些适合孩子的简易竹编材料包,春节期间搞亲子专场,肯定受欢迎 。”
随着省级标准落地和文创产品推出,联盟的订单量持续攀升——国内商超的春节礼盒订单突破五千套,外贸公司的东南亚订单追加到两千套,电商平台的“年货节”预售刚开启,“山水农礼”系列就售罄了三千套。加工车间开启两班倒模式,李大哥带着种植团队加班采收蔬菜,王婶领着妇女们包装礼盒,文创车间的手艺人更是连轴转,确保订单按时交付 。
一月中旬,全省乡村产业联盟标准培训在靠山屯拉开帷幕。来自全省十几个地市的合作社代表齐聚联盟产业园区,参观智能种植基地、标准化加工车间和文创车间,苏晚现场讲解标准制定的思路和实践经验,李大哥和王婶则分享种植、加工环节的标准执行细节 。
“以前我们种蔬菜全凭经验,采收后大小不一,客户经常投诉。今天看了你们的智能分拣和标准流程,真是开了眼界!”一位来自南部山区的合作社负责人感慨道,当场提出想与靠山屯联盟签订合作协议,引进标准体系和文创产品设计理念 。
培训结束后,己有五家合作社与靠山屯联盟达成合作,联盟的“标准输出”业务正式启动——不仅提供标准手册和技术指导,还派出技术员上门帮扶,确保合作方能够规范生产。苏晚笑着说:“咱们要打造‘靠山屯标准’生态圈,让更多乡村通过标准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
春节临近,联盟的农旅业务也迎来高峰。采摘园推出“春节采摘+文创体验”套餐,游客既能采摘反季番茄、水果黄瓜,又能参与竹编体验、中药香囊制作;农家院装饰一新,红灯笼挂满院墙,餐桌上除了传统农家菜,还新增了“文创宴席”——用冻干蔬菜做的冷盘、中药养生茶炖的鸡汤、竹制餐具盛放的小米糕,既美味又有特色 。
“这趟春节游太有意义了!孩子亲手编了竹篮,还做了中药香囊,带回家给爷爷奶奶当礼物,我们买的‘山水农礼’礼盒,亲戚们都说包装精致、东西好吃 。”一位来自上海的游客在社交平台分享体验,配图里的竹编礼盒、中药香囊和采摘照片,引来大量点赞,不少网友留言询问预订方式 。
春节假期,联盟接待游客超过一万人次,文创产品销售额突破八十万元,农旅综合收入较去年翻了一番。溪头村的竹艺手艺人老周笑得合不拢嘴:“以前编竹篮只能在本地卖,现在做成文创产品,不仅卖得远,价格还翻了三倍,这都是联盟文创赋能的功劳 。”
二月中旬,春节礼盒订单全部交付,外贸公司传来好消息——东南亚客户对“山水农礼”系列反馈极佳,想与联盟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每月订购一千套文创礼盒,同时引进中药养生茶和竹制文创产品。苏晚和陆霆深商量后,决定在东南亚设立“靠山屯联盟海外推广中心”,由外贸公司负责本地运营,联盟提供产品和标准支持 。
三月初,联盟召开年度规划会,确定了“标准引领、文创赋能、全球布局”的发展方向——种植环节,进一步升级智能设备,引入无人机巡检和AI病虫害识别系统;加工环节,建设文创产品生产线,扩大中药养生茶、竹制文创的产能;销售环节,深化国内电商渠道,拓展海外市场,同时推进“靠山屯标准”向行业标准升级 。
傍晚时分,苏晚和陆霆深站在联盟产业园区的观景台上,看着远处的智能大棚在夕阳下泛着微光,加工车间的灯光陆续亮起,文创车间的窗户里透出竹丝的影子。陆霆深握住苏晚的手,轻声说:“晚晚,从当初的两亩菜地,到现在的省级标准、海外订单,咱们真的把靠山屯做成了品牌 。”
苏晚点头,望着远处连绵的青山和错落的农家院,眼里满是憧憬:“这只是起点,未来,咱们要让‘靠山屯’的标准走向全国,让文创产品传遍世界,让更多乡村跟着咱们一起,通过产业振兴实现共同富裕 。”
晚风拂过园区,带来了竹香和中药的清香,加工车间的机器声、文创车间的编织声、远处农家院的笑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标准规范、文创繁荣、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苏晚知道,标准升级的跨越、文创赋能的突破,不仅让靠山屯联盟站上了新的发展高度,更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
(http://www.220book.com/book/WW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