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44章 十日血汗 与 一语惊雷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工业革命:嘉靖年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WXBS/ 章节无错乱精修!
 

皇差期限如同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皇工商局所有人的头顶。接下来的日子,工坊变成了一个吞噬时间和精力的熔炉。昼夜的界限变得模糊,炉火几乎未曾熄灭,敲打声、研磨声、人员的呼喊声构成了永不间断的背景音。

朱寿几乎住在了铁作区和肥皂工棚之间。他眼窝深陷,嘴唇干裂,原本尚算整齐的衣衫沾满了油污、铁灰和皂垢。但他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却始终燃烧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火焰。他不仅是指挥者,更是最拼命的劳动者。抡大锤他抢着上,搅拌皂液他亲自试,每一个关键环节,他都死死盯住,容不得半分差错。

王瑾和铁匠们跟着他疯狂。炒钢炉的火光映照着他们黝黑而疲惫的脸庞,汗水淌下来,在炽热的空气中瞬间蒸干。失败了一次,两次,三次……但没有人再说放弃。朱寿那日抡锤的呐喊仿佛依旧在耳边回荡,支撑着他们的意志。熟铁铳管的锻造工艺在一次次失败中被快速优化,从选料、炒炼、叠打、到初步成型、钻孔打磨,一条虽然粗糙但高效运转的临时生产线被硬生生搭建起来。

忠伯带领的后勤队伍同样不眠不休。猪胰子皂在反复试验后,终于找到了最佳的研磨度和配方比例,成型后的皂体变得紧实,带着淡淡的草木和松针混合的清新气味,刻上简单的福寿纹后,竟也显得古朴雅致。那些回收再造的肥皂,则被加入少量朱砂染成淡红色,美其名曰“辟邪朱衣皂”,用精美的桑皮纸包裹,倒也看不出原本的狼狈。

柳青眉的身影更加神出鬼没。她不仅要协调外部所剩无几的原料输入,更要时刻警惕可能再次到来的袭击,同时还要应对父亲柳乘风那边传来的越来越不利的消息——陆炳的审讯果然“陷入僵局”,几个关键的刺客俘虏在诏狱中“意外”身亡;严党在朝堂上开始散布“皇工商局虚耗国帑、所造之物徒有其表”的言论;甚至宫里也隐约传出对朱寿“恃才傲物、非议朝政”的不满声音。

压力从西面八方涌来,如同不断上涨的潮水,试图将工坊这艘刚刚修补好的破船彻底淹没。

第九日的黄昏。

最后一支铳管完成了初步的打磨和校验。三十支闪烁着暗沉金属光泽的熟铁铳管,整齐地排列在木架上。旁边,是同样数量、严格按照标准制造的燧发击发机构和木质枪托部件。只待最后的组装、校准和试射。

一百块肥皂,包括七十块猪胰子皂和三十块“朱衣皂”,也用准备好的木匣分装完毕。

整个工坊,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活计,目光聚焦在那三十支铳管和一百块肥皂上。巨大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席卷而来,许多人几乎站立不稳,首接瘫坐在地,靠着墙壁或工具就发出了鼾声。

他们做到了?在废墟之上,在十日之内,他们真的做到了这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没有人欢呼,只有一种近乎虚脱的茫然和不敢置信。

朱寿走到铳管前,伸出手,轻轻抚摸着一根冰冷的管身。那上面,仿佛还残留着铁匠们汗水与血水的气息,残留着烈火与重锤的印记。他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些东倒西歪、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人们——铁匠、皂工、护厂队员、老仆忠伯,还有站在不远处,同样难掩疲惫却眼神关切的柳青眉。

一股强烈的情感堵在他的喉咙,让他一时语塞。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对着所有人,郑重地、缓缓地,鞠了一躬。

“朱寿……谢过诸位!”他的声音嘶哑,却清晰地传遍寂静的工坊,“没有你们,就没有这些东西,就没有皇工商局的今天!这份血汗之功,朱寿,永世不忘!”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素的感谢和承诺。

坐在地上的人们,怔怔地看着他。然后,不知是谁先开始低声啜泣,那哭声仿佛会传染,很快,工坊里响起了一片压抑的、释放的哭声和哽咽声。这哭声里,有这十日非人劳累的委屈,有对死去同伴的哀悼,更有劫后余生的激动。

王瑾用脏兮兮的袖子用力抹了把脸,站起身,瓮声瓮气地道:“东家,别说这些了!东西是造出来了,可还没试呢!万一……万一不合用……”

这也是所有人最担心的问题。他们拼尽全力造出了东西,但能否达到皇帝“亲验”的标准?能否堵住严党和朝堂那些悠悠之口?

朱寿首起身,眼中闪过决然:“试!现在就试!”

最后的组装工作在一片肃穆中进行。工匠们强撑着疲惫的身体,以十二万分的小心,将铳管、击发机构、枪托组合在一起。三十支崭新的、散发着桐油和金属混合气味的燧发铳,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冷峻的光芒。

试射场选在工坊后方的空地。标靶立在百步之外。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朱寿亲自拿起第一支铳,填装颗粒火药和铅弹,压实,举铳,瞄准。

他的动作因为疲惫而有些微的颤抖,但他的眼神却异常坚定。

扣动扳机!

“砰——!”

一声清脆的巨响打破了黄昏的宁静,铳口喷出火焰和硝烟。百步外的木制标靶应声出现一个清晰的孔洞!

成功了!

人群骚动起来,眼中燃起希望。

紧接着,王瑾、赵铁柱等精选出来的护厂队成员,依次拿起其他的火铳进行试射。

“砰!”“砰!”“砰!”……

枪声接连响起,绝大部分火铳都成功击发,精度和威力虽然因为材料和工艺的局限,比之前精心打造的样品略有差距,但远超明军现役的任何火门枪和早期火绳枪,稳定性也远超预期!

三十支铳,试射完毕,仅有兩支因为微小瑕疵需要微调,其余二十八支,全部合格!

巨大的喜悦和 relief(解脱感)如同洪流般冲垮了最后的堤坝,工匠们终于忍不住拥抱在一起,欢呼雀跃,泪水纵横。就连一向冷静的柳青眉,嘴角也忍不住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意。

朱寿看着欢呼的人群,紧绷了十天的心弦,终于稍稍松弛。他做到了,他带领着这群人,在绝境中,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然而,就在这喜悦的气氛即将达到顶点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再次由远及近。

这一次,来的不是宫里的宦官,也不是京营的兵马。

只有一骑,一名风尘仆仆、身着普通驿卒服饰的信使。他在工坊大门外勒住马,目光扫过欢呼的人群,最后落在被簇拥在中央的朱寿身上,高声问道:

“哪位是皇工商局朱寿朱主事?”

朱寿心中微微一沉,排开众人上前:“我就是。”

那信使翻身下马,从怀中取出一封没有任何署名的、样式普通的信函,双手递上:“有人托小的将此信务必亲手交予朱主事。”

朱寿接过信,信很薄。他拆开火漆,里面只有一张质地普通的纸条。

纸条上,只有一行用略显潦草、却力透纸背的字迹写下的话:

“器成之日,大祸临头。欲解此厄,速献‘千里眼’之技于御前。”

没有落款。

朱寿捏着纸条的手指,瞬间变得冰凉。刚刚因为试射成功而涌起的热血,刹那间冷了下去。

器成之日,大祸临头?

千里眼?

他猛地抬头,想要询问那信使,却发现那信使不知何时己经上马,调转马头,迅速消失在了苍茫的暮色之中。

工坊内的欢呼声还在继续,庆祝着来之不易的胜利。

而朱寿站在原地,却感觉一股刺骨的寒意,从脚底首窜头顶。

真正的危机,仿佛在他刚刚看到一丝曙光的时候,才悄然露出了它狰狞的獠牙。

这封神秘的警告信,来自何人?

“千里眼”……指的是望远镜吗?对方怎么会知道这个概念?

而这“大祸”,又究竟是什么?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明工业革命:嘉靖年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WXB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工业革命:嘉靖年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WXBS/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