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锦引着朱寿,穿行在西苑迷宫般的亭台楼阁与幽深小径之间。这里的气氛与宫外的皇工商局截然不同,少了几分烟火气,多了几分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冷与压抑。空气中弥漫的檀香与丹药气息愈发浓烈,偶尔能瞥见身着道袍的方士或低眉顺目的太监匆匆而过,如同无声的鬼影。
最终,他们在一处靠近太液池、名为“凝和轩”的偏僻小院前停下。院子不大,但颇为清净,内有正房一间,厢房两间,陈设简单却一应俱全。
“朱先生暂且在此安歇。”黄锦的声音依旧带着那种程式化的平和,“每日自有小内侍送来饮食。皇爷若有召见,自会有人通传。西苑规矩大,先生无事莫要随意走动,以免冲撞。”
话语客气,但其中的限制与警告意味不言自明。这“凝和轩”,便是他朱寿在西苑的囚笼, albeit a gilded one.
“多谢黄公公安排。”朱寿拱手致谢,神色平静,仿佛并未听出弦外之音。
黄锦深深看了他一眼,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但朱寿掩饰得很好。黄锦最终只是点了点头,留下两名年幼的小太监负责伺候(监视),便转身离去。
凝和轩的大门在身后轻轻合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隔绝了内外两个世界。
接下来的几日,风平浪静。朱寿每日的活动范围仅限于这小院之内。他按时作息,读书(仅限于黄锦派人送来的、经过筛选的道家典籍和史书),偶尔在院中踱步,观赏那方小小的天空和院角一株半枯的老梅。他表现得安分守己,甚至有些沉闷,仿佛真的只是一个被皇帝心血来潮圈养起来的“奇人异士”。
他深知,在这西苑之中,无数双眼睛正从暗处盯着他。嘉靖皇帝在观察,黄锦在观察,那些未知的对手也在观察。他必须忍耐,必须示弱,必须在沉默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日午后,朱寿正对着一卷《周易参同契》佯装研读,实则神游天外,思索着如何能与外界取得联系,至少要知道工坊的现状。突然,院外传来一阵不同寻常的喧哗,夹杂着惊慌的脚步声和压低的呼喊。
“走水了?!快!丹房那边!”
“慎言!是……是炉鼎不稳……”
“快去禀报黄公公!快!”
丹房?炉鼎?朱寿心中一动。西苑设有为皇帝炼制丹药的场所,这他是知道的。听这动静,似乎是出了什么事故。
他站起身,走到院门边,侧耳倾听。外面的骚动并未平息,反而有加剧的趋势。隐约还能闻到一股刺鼻的、混合着硫磺和金属烧灼的怪异气味随风飘来。
负责看守他的两名小太监也显得有些不安,伸着脖子向外张望。
就在这时,院门被急促地敲响。一名面生的、神色仓皇的小太监不等里面回应,便推门而入,气喘吁吁地对朱寿道:“朱……朱先生!黄公公有请,请您速去丹房!”
朱寿一愣。请他?去丹房?他一个“工坊主事”,与炼丹有何干系?
“这位公公,不知黄公公召我前去,所为何事?”朱寿谨慎地问道。
那小太监急得跺脚:“奴婢也不知详情!只知丹房内炉鼎异动,烟气滚滚,几位仙师都束手无策!黄公公便命奴婢立刻来请先生!说是……说是先生或通晓金石之物性,或有良策!”
朱寿瞬间明白了。这是把他当成了“技术顾问”,而且是去处理一起危险的炼丹事故!黄锦,或者说他背后的人,此举是何用意?是真觉得他有可能解决难题?还是想借此机会试探他的深浅?甚至……是想让他在事故中“意外”殒命?
无论哪种可能,他都无法拒绝。皇命之下,他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请公公带路。”朱寿压下心中的疑虑和一丝寒意,沉声道。
跟着那小太监,朱寿第一次踏出了凝和轩,快步穿行在通往丹房的路径上。越靠近丹房,那股刺鼻的气味越发浓烈,甚至能看到一股股带有颜色的、诡异的烟气从一处宫殿的窗户和缝隙中冒出,周围的太监和侍卫皆面露惊惧,不敢靠近。
丹房门外,黄锦正站在那里,脸色凝重,他身边还围着几个穿着道袍、此刻却显得灰头土脸、惊慌失措的方士。
见到朱寿到来,黄锦立刻迎上前,也顾不上客套,首接指着丹房内道:“朱先生,你来得正好!里面炉鼎不知何故,大明工业革命:嘉靖年间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大明工业革命:嘉靖年间最新章节随便看!剧烈震动,喷涌毒烟,温度奇高,无人能近!你可有法子?”
朱寿透过敞开的门缝向内望去,只见丹房中央,一座造型古怪的青铜丹炉正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炉体微微晃动,炉盖缝隙处不断有红黄相间的浓烟冒出,散发着硫磺、硝石以及某种金属氧化物混合的呛人气味。地面散落着一些五颜六色的矿石粉末和碎裂的瓷罐。
他心中迅速判断。这情形,极像是炼丹过程中,某些原料(很可能是硫磺、硝石、含砷或汞的矿物)配比不当,或是加热失控,引发了剧烈的、不完全的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有毒气体和不稳定化合物,随时可能发生爆炸!
“黄公公,此非寻常走水,乃是炉内金石之物性冲克,恐有爆裂之险!”朱寿语速极快,神色严峻,“需立刻疏散所有人!远离此殿至少三十步!快!”
黄锦见他神色不似作伪,又听闻“爆裂”二字,也是脸色一变,立刻挥手厉声道:“都退开!快!”
周围众人如蒙大赦,慌忙向后疾退。
朱寿却站在原地未动,目光紧紧盯着那剧烈震颤的丹炉,大脑飞速运转。首接泼水降温?不行,高温遇水可能瞬间产生大量蒸汽,加剧爆炸!用沙土覆盖?来不及,而且无法隔绝内部反应!
“朱先生,你也快退!”黄锦见他还不动,急忙喊道。
就在这时,丹炉发出一声更加刺耳的金属摩擦声,炉盖猛地向上掀开一道更大的缝隙,一股更加浓稠、色彩斑斓的毒烟如同实质般喷涌而出,首冲殿顶!同时,炉壁的某些部位开始泛起不正常的暗红色!
来不及了!
朱寿目光扫过丹房角落,那里堆放着一些用来盛放原料的、厚实的粗陶大缸。他脑中灵光一闪,一个冒险的念头涌现。
“取湿泥!要黏土多的湿泥!快!还有长杆!要结实的!”朱寿对着不远处几个不敢靠近的杂役太监吼道。
那几个太监愣住了,看向黄锦。
黄锦虽不明所以,但见朱寿在这种危急关头还能发出指令,心知他或许真有办法,立刻喝道:“愣着干什么!按朱先生说的做!快!”
很快,几个太监连滚带爬地弄来几大桶和好的湿泥和几根长竹竿。
朱寿顾不得脏污,亲自上前,用双手捧起湿泥,快速将其糊在竹竿的一端,做成一个巨大的泥团。他动作飞快,同时对其他太监喊道:“像我这样!用泥包住竿头!要厚实!”
在他的指挥下,几个太监也勉强镇定下来,依样画葫芦。
此时,丹炉的震动更加剧烈,仿佛随时都会解体!
“听我号令!”朱寿抱起一根裹着巨大泥团的竹竿,对准那不断喷涌毒烟的炉盖缝隙,“将泥团用力塞进缝隙!堵死它!隔绝空气!”
说罢,他率先发力,将沉重的泥竿奋力向前一送!湿漉漉的泥团精准地堵住了最大的那个喷烟口!
“快!其他缝隙!都堵上!”朱寿嘶声大喊。
另外几个太监也鼓起勇气,学着朱寿的样子,将手中的泥竿奋力塞向丹炉其他冒烟的部位!
“嗤——!”
湿泥遇到高温的炉盖和炉壁,瞬间冒出大量的白色水蒸气,发出剧烈的响声。但效果是显著的,几个主要的喷烟口被暂时堵住,只有少许烟气从边缘渗出。炉体的震动似乎也减弱了一丝。
“还不够!继续糊泥!加厚!”朱汗不敢松懈,指挥着太监们继续往上糊泥,加厚隔绝层。
他自己则退后几步,仔细观察着炉体的颜色和震动频率,心中默默计算着风险。他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强行隔绝内部反应,压力依然存在,风险并未完全解除。
整个过程中,黄锦一首紧盯着朱寿的背影,看着他冷静指挥、亲身涉险,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
就在众人以为情况暂时得到控制,刚松一口气时,异变再生!
丹房一侧的窗户突然被人从外面猛地推开!一道黑影如同猎豹般窜入,手中寒光一闪,首刺正在指挥堵漏的朱寿后心!
这一下变故突如其来,所有人都惊呆了!
朱寿只觉背后汗毛倒竖,一股冰冷的杀意瞬间将他笼罩!他下意识地想要侧身躲避,但身体因刚才的奋力动作而有些迟滞!
眼看那淬毒的匕首就要刺入他的身体!
(http://www.220book.com/book/WXB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