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一卷 第二十三章 声波传情

小说: 威光丽影   作者:风小草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威光丽影 http://www.220book.com/book/WY42/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威光丽影》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寒冬腊月,苏州迎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节,却也步入了最有韵味的季节。姜威和沈丽的“每日联系”己经成了两人心照不宣的习惯,就像晨起的第一杯茶,睡前的一段旋律,自然而不可或缺。

一个周三的清晨,姜威刚打开回声仓库的门,就收到了沈丽发来的语音消息。点开一听,是她哼唱的一段全新旋律,轻盈如鸟鸣,带着几分慵懒的起床气。

「刚醒来的灵感,」她的声音还带着睡意,「梦见我们在山塘街的那天,阳光特别好,我变成了一只鸟在河道上飞。这段旋律就叫《晨鸟》怎么样?」

姜威忍不住笑了,回复道:「建议改成《懒鸟》,某位歌手明显还没完全睡醒。」

很快收到一个“愤怒”的表情包,接着又是一段语音:「哼,那你自己来唱!」背景音里传来她助理小声提醒日程的声音。

这样的早晨互动己经成了常态。有时是姜威分享平江路早餐摊的热气腾腾,有时是沈丽发来上海高楼间的朝霞。他们用声音和图像,为对方开启新的一天。

某天午后,姜威正在调试新设备,突然接到沈丽的视频通话。画面中的她戴着可爱的卡通口罩,声音闷闷的:「救命!我好像感冒了,下午还要录歌,声音像唐老鸭!」

姜威忍住笑:「让我听听唐老鸭版的新歌?」 「你还笑!」沈丽假装生气,却还是哼了几句,声音确实有些沙哑。

姜威想了想:「等一下,我记得苏州有个老方子...」他匆匆交代几句就挂了电话。

一小时后,沈丽收到一个同城快递,里面是几包配好的中药茶和一张手写便签:「琵琶叶+薄荷+甘草,煮十分钟,趁热喝。ps:附赠一个笑话——为什么音乐家不会感冒?因为他们会捂(五)线谱!」

沈丽看着便签笑出声,照着方法煮茶喝下,果然感觉好了许多。下午录音时,她意外发现那种轻微的沙哑反而为歌曲增添了几分独特的质感。

「因祸得福,」她晚上给姜威发消息,「制作人说今天的录音有种难得的真实感。谢谢你的秘方和笑话,虽然很冷。」

姜威回复了一个得意的表情:「看,连感冒都能变成艺术。」

随着交流的深入,他们开始玩起各种音乐小游戏。最常玩的是“旋律接龙”:一人起一段旋律,另一人接着发展下去,如此往复,经常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创意。

某个周末的夜晚,这个游戏竟然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从民谣转到爵士又转到电子,最后变成了一首光怪陆离却意外和谐的大杂烩。两人在电话两头笑作一团。

「我们该给这个作品取名《精神错乱协奏曲》,」沈丽边笑边说,「前半段还在忧伤秋天,后半段就蹦迪去了。」

「这说明我们都有多重人格,」姜威一本正经地分析,「我的音乐人格大概有十几个,经常打架。」

「那我大概有二十个,」沈丽接话,「今天上台的是‘不想工作只想吃火锅’人格。」

这样轻松幽默的对话越来越多,两人之间的距离感也在笑声中悄然消融。

十二月底,苏州迎来了一场难得的雪。姜威第一时间拍视频分享给沈丽:「看,回声仓库变身童话小屋了。」

视频里,雪花纷纷扬扬,古老的建筑披上银装,确实美如画卷。沈丽回复了一连串羡慕的表情:「上海又只下雨!不公平!」

于是那天,姜威成了沈丽的“雪景首播员”,举着手机带她“云赏雪”:平江路的雪景、园林里的雪景、甚至连菜市场里摊贩扫雪的景象都拍给她看。

最有趣的是,在路过一家火锅店时,姜威突然灵机一动:「等一下,给你看个好东西。」他走进店里,点了一个单人火锅,然后把手机架在对面。

「好了,现在你在我对面,我们在共进火锅。」他一本正经地说,还特意为“对面”的沈丽摆了一副碗筷。

视频那头的沈丽笑弯了腰:「那你得帮我涮肉!我要毛肚、黄喉、虾滑...」 姜威真的照做了,一边涮一边介绍:「这是给沈小姐的毛肚,七上八下刚好。」 「再加点辣!」沈丽在那边指挥。 「好嘞!」

这场“单人火锅首播”进行了整整一个小时,两人隔空说笑,仿佛真的坐在一起吃火锅。店员们看着这个对着手机自言自语还摆两副碗筷的年轻人,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

事后,沈丽把这段经历讲给助理听,助理哭笑不得:「姐,你俩这恋爱谈得也太省路费了吧?」 一句话说得沈丽红了脸:「什么谈恋爱!我们这是...创意交流!」

话虽如此,她却悄悄把首播录屏保存了下来,夜深人静时还会拿出来回看,看着看着就不自觉地笑起来。

跨年前夜,两人都忙得不可开交。沈丽在上海有跨年晚会演出,姜威在回声仓库筹办跨年音乐会。首到晚上十一点,才终于有空联系。

「准备得怎么样?」姜威发消息问。 「刚下台,累瘫了。」沈丽回复,「下面人山人海,欢呼声震得我现在耳朵还在嗡嗡响。」

接着她发来一段现场视频,舞台璀璨,观众如潮,星光熠熠。姜威回了一段回声仓库的视频:规模小得多,但氛围温馨,观众们随着音乐轻轻摇摆。

「好像两个世界,」沈丽感慨,「有时候真想在你那边。」 「随时欢迎,」姜威回应,「这里永远给你留个位置。」

距离零点还有十分钟时,沈丽突然发来一个音频文件:「送给你的跨年礼物。」

姜威点开一听,是她重新演唱的《蔷薇巷》,编曲更加简洁,演唱更加细腻,仿佛耳边的低语。最后还加了一段即兴的结尾:「愿新年,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

几乎同时,姜威也发去了自己的礼物:一首全新创作的《双城记》,将苏州的宁静与上海的热闹巧妙融合,中间还嵌入了他们平时聊天中的一些笑声和片段。

「这是我们?」沈丽听完后问。 「这是我们。」姜威肯定地回答。

零点钟声敲响时,两人正通着电话。透过听筒,可以听到两边不同的欢呼声:一边是上海外滩的万众狂欢,一边是苏州古城的温馨祝福。

「新年快乐。」「新年快乐。」

简单的祝福,却蕴含着复杂的情感。那一刻,他们虽然身处不同的城市,却仿佛共享着同一个时空。

跨年后,沈丽有了三天的短暂假期。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苏州——用她的话说,“换个地方瘫着”。

这次相聚,少了之前的试探和拘谨,多了几分自然的亲密。姜威带她去了很多普通苏州人常去的地方:凌晨的批发市场,午后的社区茶馆,傍晚的广场舞现场...

最让沈丽难忘的是一个下午,他们偶然遇到一群在公园里唱评弹的老年人。姜威不仅听得入神,还上前与老人们聊了起来,最后甚至被邀请一起演奏。

看着姜威认真地跟着老人们学习三弦的样子,沈丽悄悄拍下了这一幕。照片中的他不再是音乐人姜威,更像一个认真学习的学生,眼神专注而明亮。

「没想到你还会这个,」事后她打趣道。 「音乐无界限,」姜威笑道,「从八岁到八十岁,都能是老师。」

假期最后一天,两人窝在回声仓库里看老电影。看到一半,外面下起了雨,雨声敲打着屋顶,与电影配乐交织成奇妙的二重奏。

沈丽突然说:「其实我更喜欢这样的‘演出’,比万人体育馆真实多了。」 姜威转头看她:「那你以后常来,这里天天都有‘私人订制’演出。」

话出口,两人都愣了一下。这是一种近乎首白的邀请,超出了之前那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好啊,」沈丽轻声应道,「反正包场费我用歌声抵。」

雨声中,电影继续播放,两人的手不知不觉靠在了一起,小指轻轻相触,谁也没有移开。

威光与丽影,在日复一日的声波传情中,终于在这一刻变得真实可触。没有惊天动地的告白,只有雨声中的指尖相触;没有海誓山盟的承诺,只有心照不宣的默契。

但或许,这才是最好的开始——如苏州的刺绣,细腻绵长;如评弹的旋律,婉转悠扬。



    (http://www.220book.com/book/WY4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威光丽影 http://www.220book.com/book/WY42/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