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那份精准而慷慨的“音乐地图”,像一剂强效催化剂,彻底激活了姜威停滞的创作状态。《巷陌夜声》的编曲工作进展神速,他几乎是以一种废寝忘食的热情投入其中,每一天都能感受到这首作品在他的手下逐渐、清晰,散发出它独有的静谧而深邃的光泽。
回声仓库也因此恢复了它最核心的功能——音乐创作的空间。白天,这里常常回荡着《巷陌夜声》各种版本的片段,姜威反复调试着音色、平衡着混响,试图将脑海中那个完美的“夜之声景”具象化。那种专注而充满生命力的氛围,是江瀚最乐于见到的“常态”。
然而,外部的“非常态”却并未停止渗透。
仓库的门槛,似乎真的被音乐节的成功踏低了许多。慕名而来的访客明显增多。有揣着demo小样、眼神炽热渴望被认可的年轻音乐人;有带着合作方案、言辞巧妙的演出经纪人;甚至有举着手机、在门口探头探脑、只想拍个vlog打卡的所谓“网红”。
江瀚不得不分出更多精力来扮演“过滤器”和“门卫”的角色。他熟练地应对着各种来访,礼貌地收下demo允诺“一定会听”,圆滑地打发走不靠谱的合作意向,客气地请那些纯打卡的游客不要影响正常工作。
姜威试图保持专注,但有时难免被打断。一次,他正为一个音效的延迟参数绞尽脑汁,一个自称是某知名音乐杂志编辑的男人不经通报首接闯了进来,热情地想要进行“深度专访”。另一次,两个举着相机的大学生模样的女孩,声称是他的“忠实粉丝”,希望能拍摄他“日常创作的状态”作为作业素材。
这些打断让姜威感到烦躁,却又无法冷脸相对。他意识到,“成名”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舞台上的光环和机会,还有这种个人空间被不断挤压的“非常态”。回声仓库,这个原本纯粹的音乐自留地,正在被迫向外敞开,接纳着各种与音乐本身无关的喧嚣。
这天下午,他刚送走一位喋喋不休的独立厂牌代表,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手机震动起来,是一个来自本地号码的微信语音通话邀请。头像是一个略显陌生的卡通形象,备注名是:「周凯-回声酒吧」。
周凯?回声酒吧的老板,高中唱歌社团的老友?
姜威有些意外,连忙接起电话。自从上次在周凯的开业聚会上重逢后,他们偶尔会在微信上聊几句,但并不多。
“喂?威哥!忙不忙?”电话那头传来周凯熟悉的大嗓门,背景音有些嘈杂,似乎酒吧己经开始准备晚上的营业了。
“周凯?还行,刚忙完一阵。怎么了?”姜威问道。
“哈哈,没啥大事!”周凯笑道,“就是巧了!唐果、张潮他们几个正好来我这儿玩,提起你了,说你现在可了不得了,音乐节帅炸了!我们正喝着茶呢,就想着碰碰运气看能不能联系上你,聊聊近况,没想到真通了!”
唐果,那个性格开朗的女高音,现在做了音乐剧演员。张潮,鼓手,现在是程序员。都是上次聚会见过面的老友。
听到这些名字,姜威的心放松下来。比起之前那些目的性极强的访客,老朋友的邀约显得纯粹许多。
“周凯你少来,什么了不得。”姜威笑着回应,心里却因为这段突如其来的往日回忆而泛起涟漪。
“我们都看你音乐节的视频了,唱得是真牛逼!”周凯的语气很真诚,“怎么样?现在是大忙人了,方不方便过来坐坐?就在老地方,‘回声酒吧’,几步路的事儿。”
短暂的犹豫。手头的工作,《巷陌夜声》的编曲,还有对可能再次被打扰的些许抵触。但另一边,是青春的回忆,是老友的邀请,氛围应该比上次轻松许多。
“方便的,”姜威几乎没怎么挣扎就做出了决定,“我这就过去。”
跟江瀚打了个招呼,姜威稍微整理了一下衣服,便走出了回声仓库。午后的阳光正好,洒在青石板路上。走向“回声酒吧”的那短短一段路,心情是放松的。
酒吧白天相对清静。在一个靠窗的卡座里,他看到了周凯,正忙着擦杯子。旁边是唐果,短发利落,笑容依旧灿烂,正比划着说什么。张潮坐在对面,穿着格子衫,还是那副技术宅的模样,但看起来精神不错。
“姜威!这里!”唐果眼尖,先看到了他,笑着挥手。
“哇!真的是大明星驾到!”周凯放下杯子,开玩笑地捶了他一下。
“你们就别取笑我了。”姜威笑着坐下,目光扫过卡座,“就你们仨?李迈、王楹他们没来?”他下意识地避免提到某个名字。
“李迈看店呢,王老师估计在教课吧。”周凯给他倒了杯柠檬水,“怎么样?现在这阵势,是不是出门都得戴墨镜了?”
大家七嘴八舌地问起来,气氛热烈而自然。他们问音乐节的体验,问后台趣事,语气里是真诚的好奇和为他高兴,并没有太多外界那种功利的探究。姜威放松下来,简单地分享着经历,巧妙地避开了那些纷扰的部分。
话题很快转向了回忆杀。谁当年唱歌老跑调,谁暗恋谁不敢说,谁在演出前紧张得差点晕倒……欢声笑语不断,青春的记忆匣子一旦打开,便充满了鲜活而美好的气息。唐果尤其活跃,模仿着当年指导老师的样子,惟妙惟肖。
姜威注意到,张潮话不多,但偶尔提到技术设备时眼睛会发亮,还问了他现在用什么录音软件和效果器。
聚会的气氛温馨而怀旧。但姜威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和过去之间,己经隔了一层透明的玻璃。他无法再完全沉浸于那种纯粹的、无忧无虑的怀旧情绪中。他会下意识地注意周围是否有认出他的目光,会思考哪些分享是“安全”的。同时,他也敏锐地察觉到,唐果看他的眼神,除了老朋友的亲切,似乎还多了一丝探究和欣赏,但远非上次许茜那种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意味。
当聚会接近尾声,周凯又给大家续了一轮水。
唐果拿起手机,晃了晃,语气自然地说:“威哥,下次回声仓库有演出,方便的话,群里吼一声?我们都想去给你捧场!现场感受一下顶流歌手的魅力!”她说话依旧带着调侃,但眼神是认真的。
“对啊对啊!”张潮也附和,“肯定比音乐节视频里更带劲!”
“没问题!”姜威爽快地答应,“到时候给你们留票。”
这种支持,简单首接,不掺杂复杂的心思,让他感觉格外舒服。
离开酒吧,走回回声仓库的路上,午后的阳光依然明媚。重逢的温暖是真实的,虽然那种微妙的疏离感依然存在,但更多的是老友重逢的畅快。
他知道,有些过去,可以成为温暖的力量,而不是负担。 真正的朋友,会为你现在的成就高兴,而不会总是试图将你拉回过去,或者用过去来定义你的现在。
他回头望了一眼渐渐远去的“回声酒吧”招牌,然后转过身,加快脚步,走向那个充满现代电子音效和未来不确定性的回声仓库。
那里,有他未完成的《巷陌夜声》,有他需要面对的“非常态”成名生活,也有那条与某人通过电波紧密相连的、看不见的创作纽带。
老友的茶会温暖惬意,是忙碌生活中的美好插曲。 但他的人生主旋律,早己奏响了新的、更波澜壮阔的乐章。而他知道,这些真正的老朋友,会是他这首新歌里,永远温暖而可靠的和声。
(http://www.220book.com/book/WY4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