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的初夏傍晚,风把云压得低低的,像一张巨大的旧幕布。
沈星澜站在市郊“回声剧场”门口,手里攥着一张手写海报——
今晚,这里要办一场零设备、零舞美、零票价的“裸声实验”,观众只准带一件自己想听的“声音”入场。她提前在微博发了邀请:
“把你想被世界听见的东西带来,我替你们唱。”
没人知道她会唱什么,连她自己也不知道。
7点整,剧场大灯熄灭,只剩安全灯泛着绿。观众陆续进场,有人抱着猫,有人拎着铁锅,还有人举着——一页A4纸。沈星澜赤着脚,穿一件洗得发白的牛仔连衣裙,站在舞台中央——那其实只是用粉笔在地上画的一个圈。
她先闭上眼,听。
- 猫呼噜——像小型发动机
- 纸张抖动——像遥远的雨
- 铁锅被指甲轻刮——像老旧磁带倒带
她忽然开口,无词,只有气音,却精准地模仿了每一种声响。观众席立刻安静,连猫都停下尾巴。
第二轮,她让观众一起制造声音:
- 有人敲矿泉水瓶
- 有人摩擦塑料袋
- 有人吹口哨
她像实时采样,把每段节奏吃进嘴里,再用loop station层层叠起,三分钟里建起一座声音的高楼。
楼成那一刻,她张开眼,目光穿过黑暗,落在最后一排——
那里坐着一位戴鸭舌帽的老先生,手里没拿任何道具,只捂着自己的胸口。
她问:“您带来的声音?”
老先生笑,有些腼腆:“心跳,行不?”
全场轻笑。
她却点头,认真地说:“这是最贵的声音。”
她走到老先生面前,蹲下身,把无线麦贴在他胸口。
心跳声透过音响,瞬间填满整个剧场——沉稳,却带着岁月杂音,像旧唱片底噪。
她闭上眼,开始唱——
仍旧无词,只有旋律,却与心跳同速同拍。唱到第二遍,她轻轻加入歌词:
“我把你的名字写在回声上,
让风一吹,就飘到故乡。”
观众自发打开手机灯,一片白光在黑暗中起伏,像给心跳配的星海。
最后一遍副歌,她让老先生自己唱。
对方局促,她握住他的手,把麦克风递到他嘴边。
全场安静得能听见灯丝响。
老先生深吸一口气,跟着旋律哼起来——
跑调,却无比准确。
那一刻,所有人忽然明白:所谓“裸声”,不过是把最柔软的东西,从胸腔里掏出来,擦一擦,再放回去。
歌曲结束,她关掉麦,朝观众鞠躬,九十度,整整三秒。没有encore,没有谢幕灯,只有心跳的余韵在空气里慢慢散去。
散场时,老先生递给她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一个名字和一串数字——是父亲的工友。她这才认出,对方曾和她爸在同一个矿井作业。那人拍拍她的肩:“你爸的心跳,也这么响。”
她笑了,眼眶发热,却没让眼泪掉下来。她把纸条折成飞机,朝剧场最后方扔去,纸飞机被风托住,盘旋几圈,落在舞台粉笔圈里,像一颗临时降落的心。
回家路上,她打开车窗,城市噪音灌进来——汽车引擎、远处施工、便利店卷帘门哗啦啦。她忽然觉得,这些声音不再刺耳,它们只是城市的“心跳”,被她一一收录,存在记忆里,成为下一场演出的采样。
她伸手在空气中虚握,像抓住一把看不见的尘,然后轻轻吹散。
“继续唱吧,”她对自己说,“首到所有声音,都找到回声。”
车灯扫过前方,路面像一条漆黑的磁带,正等待她录下新的旋律。
(http://www.220book.com/book/WYL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