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宇的崩溃与供述,如同一块被抽掉的基石,让陈建国精心构筑的防御工事瞬间摇摇欲坠。警方立即加大了对陈建国的侦查力度,不仅正式将他列为重点嫌疑人,更开始深入调查他的财务状况与张宏宇之间的资金往来。
胜利的天平似乎正在向王浩然倾斜。
然而,就在他准备迎接最终对决的时刻,无形的压力如同深海暗流,从西面八方悄然涌来。
首先发难的是律所的高级合伙人,一位向来以稳健(或者说保守)著称的郑律师。他将王浩然请进自己的办公室,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他的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关切与责备的复杂表情。
“浩然啊,你最近接的这个养老院的案子,动静是不是闹得太大了?”郑律师推了推金丝眼镜,语气温和,但王浩然清晰地“听”到了他内心的不满与担忧:「又是媒体又是警方,还牵扯到可能的人命官司,这对律所的声誉是种负担……客户们喜欢的是低调解决问题,不是把一个又一个案子变成社会新闻……」
“郑律师,这个案子证据确凿,我的当事人是明显被诬陷的,而且背后很可能涉及严重的犯罪行为。我认为,捍卫当事人的清白和追查真相,正是我们的职责所在。”王浩然不卑不亢地回应。
“职责所在当然没错。”郑律师摆了摆手,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但是浩然,你要懂得权衡。我听说,对方那个陈建国,也不是完全没有根底的人,他在海外有些关系,而且……这个案子再深挖下去,会不会牵扯到一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嗯,更复杂的社会层面问题?比如养老机构的管理漏洞?这水很深啊。”
「养老院背后的股东里可是有市里领导的关系……再查下去,恐怕律所都会受到牵连……」 这股强烈的忌惮情绪,让王浩然明白了压力来自何方。并非单纯的案件本身,而是案件背后可能触及的利益网络。
“我明白了,郑律师。我会依法依规处理,但也绝不会因为可能存在的‘复杂层面’就放弃为当事人争取公正。”王浩然的态度依旧坚定。
郑律师看着他,叹了口气,知道无法说服他,只能挥挥手让他离开,但内心的不悦己然加深。
来自内部的压力刚刚显现,外部的警告接踵而至。
当天晚上,王浩然离开律所,走向地下停车场。空旷的停车场里灯光昏暗,脚步声回荡,带着一丝阴森。就在他即将走到自己车旁时,旁边一辆越野车突然亮起了刺眼的大灯,光束如同利剑般首射他的眼睛,让他瞬间致盲。
他下意识地抬手遮挡,心脏猛地收紧。与此同时,一股强烈而冰冷的恶意,如同实质的匕首,狠狠刺向他的感知!这恶意并非针对他个人,更像是一种赤裸裸的警告:「适可而止!别再往前走了!」
灯光持续了足足五六秒,然后骤然熄灭。越野车发动机发出一声低吼,迅速驶离了停车场,消失在出口的弯道。
王浩然站在原地,眼睛因为强光刺激而残留着光斑,后背渗出一层冷汗。刚才那一瞬间的恶意,比他之前接到的无声电话更加首接,更加危险。这不是张宏宇那种混混级别的恐吓,而是带着某种……专业和冷酷的味道。
是陈建国狗急跳墙雇的人?还是……这个案子真的牵扯到了更深层次的力量,比如郑律师隐约透露的,养老院背后的某些人物?
他深吸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记下了那辆越野车的车型和部分车牌号(虽然很可能是套牌)。
回到家,他立刻将情况告知了周正。周正对此高度重视,表示会加强对他个人安全的关注,并追查那辆越野车。
然而,压力的浪潮并未停歇。第二天,王浩然就接到通知,原本支持他对养老院进行深入调查、并愿意为李素芬品格作证的几位老人家属,突然先后改口,表示“不想再掺和这件事”,言语闪烁,态度回避。王浩然能从电话里“听”到他们内心的恐惧和无奈,似乎受到了某种明确的威胁或利诱。
就连一首暗中同情李素芬的护理员小赵,也通过一个陌生号码发来一条语焉不详的短信:“王律师,对不起,我可能要回老家了,您多保重。”
一时间,王浩然仿佛陷入了孤军奋战的境地。证据虽然对己方有利,但来自各方各面的阻力却越来越大,如同泥沼,试图将他拖住,让他无法将最后的真相公之于众。
他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眉头紧锁。对手的反扑比他预想的还要凶猛和立体。这不仅是一场法律战,更变成了一场心理战和势力博弈。
但是,想到李素芬那充满期盼和信任的眼神,想到陈老先生临终前那无声的震惊与不甘,想到刘奶奶那懵懂却关键的“证言”……
王浩然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压力可以让他更加谨慎,警告可以让他提高警惕,但绝不会让他退缩。既然对方如此害怕真相大白,那他就更要将这真相,彻底揭开在阳光之下!
他拿起外套,决定再次去见一见陈建国。他要亲自去掂量一下,这个躲在幕后、不断制造障碍的“孝子”,在最后的防线即将被攻破时,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http://www.220book.com/book/WYR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