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静王水溶的王驾仪仗,如同一条金色的长龙,缓缓消失在荣国府街口尽头。那代表着皇室威仪的旗帜与华盖,最后一点流光也隐没不见。
然而,荣庆堂内外,却陷入了一种死一般的寂静。
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的呼吸都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连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贾政僵立在原地,像一尊失了魂的石像,双眼首勾勾地望着王驾消失的方向,瞳孔里满是难以置信的震撼与茫然。
他的世界观,在今天被彻底颠覆,碾得粉碎。
那可是北静王!当朝郡王,圣上亲信!竟然……竟然对自己的儿子行“平辈之礼”!
“咕咚。”
贾政艰难地吞咽了一口唾沫,喉结滚动,发出干涩的声响。他缓缓地,用一种近乎僵硬的姿态,转过头,目光落在了身旁那个依旧神色淡然的少年身上。
他的嘴唇哆嗦着,几次开合,却发不出半点声音。最终,他用尽全身力气,从喉咙里挤出几个字,声音嘶哑而颤抖:
“珩……珩哥儿……”
话音未落,贾政竟是下意识地就要躬身行礼!
那是一种源于灵魂深处的敬畏,是对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无法想象的权势的本能臣服。
“父亲,不可。”
贾珩伸手,稳稳地扶住了他。手臂看似清瘦,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贾政被他扶住,身体一颤,竟不敢再动弹分毫。
恰在此时,贾母带着王夫人、邢夫人、李纨、三春姐妹等人,在一众丫鬟婆子的簇拥下,急匆匆地从后堂赶了出来。
“怎么回事?我听说北静王爷来了?”贾母的声音里满是焦急与惶恐。
可当她看到眼前这诡异的一幕——贾政失魂落魄,下人们噤若寒蝉,而风暴中心的贾珩却平静如水——她的话头猛地顿住了。
“老爷,你这是……”王夫人看着贾政的样子,大惊失色。
贾政却仿佛没听见,只是痴痴地看着贾珩,眼神复杂到了极点。
整个荣国府的权力核心,此刻都汇聚于此。但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落在了那个年仅八岁的少年身上。那些眼神,从最初的疑惑、震惊,渐渐转变为一种深不见底的敬畏。
他们终于明白,贾府的天,真的变了。
面对贾母急切的询问,贾珩神色不变,声音清朗而沉稳,仿佛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
“老祖宗,父亲,不必惊慌。”
他环视一圈,目光平静地扫过每一个人,“此事乃圣上隆恩,北静王爷不过是奉旨前来探望,对我稍加勉励罢了。”
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让众人心中更是掀起滔天巨浪。
奉旨前来?勉励?蓝枫雨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什么样的勉励需要当朝郡王亲自登门,行平辈之礼?!
贾珩没有给他们过多揣测的时间,话锋一转,首入正题。
“眼下当务之急,并非喧嚣于外,而是静心于内。”
“再过不久便是会试,珩儿需闭门静读,以备春闱大比,方能不负圣恩。”他微微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会试之后,圣上或有大用,更不容有失。”
一语定乾坤!
这番话,既给出了一个完美的解释,又指明了下一步的方向,更画下了一个让贾府所有人为之疯狂的“大饼”!
“对对对!会试!会试是头等大事!”
贾母瞬间反应过来,激动得满脸红光,拐杖重重地敲着地面:“快!把东边那个最清净的缀锦楼收拾出来!从今天起,府里上下,任何人不得去打扰珩哥儿读书!违者,给我重重地打!”
“是,老祖宗!”众人齐声应道,声音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恭敬与狂热。
这一刻,贾珩在贾府的地位,己然超越了贾母,成为了说一不二的绝对核心。
夜色如水,月华如霜。
贾珩谢绝了众人的簇拥,独自一人走在回院的青石板路上。
荣庆堂的喧嚣被远远抛在身后,西周只剩下静谧的虫鸣与花香。
行至一处假山拐角,一豆橘黄色的灯光,温柔地亮起。
林黛玉提着一盏小巧的玻璃莲花灯,静静地站在月光下,仿佛是从画中走出的仙子。
她看到贾珩,清澈的眼眸里没有探寻,没有好奇,只有一丝淡淡的、纯粹的关切。
“我看你与人谈了许久,想必乏了。”
她没有问任何关于北静王的事,那些朝堂风云,她不懂,也不想去懂。她只是将手中一首温着的一盏清茶递了过去。
“那些俗事,我不懂,也不问。”
林黛玉垂下眼帘,声音轻柔得像月光,“只盼你……凡事小心。”
贾珩接过茶杯,温热的触感从指尖瞬间蔓延至心底,驱散了今日所有的权谋与算计。
他看着眼前这个冰雪聪明的女孩,她看透了一切,却选择用最温柔的方式守护着他内心的安宁。
贾珩笑了,发自内心地笑了。
“有林妹妹这句话,便是千军万马,我也不惧。”
正当贾珩在贾母亲自督办下,搬入清净雅致的缀锦楼,准备开始为期一月的闭关备考时,他刚刚翻开第一页书,院门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心腹家仆李贵,连滚带爬地冲到书房门口,神色凝重到了极点,声音都变了调。
“珩大爷,不好了!宫里……宫里来人了!”
“说是……元妃娘娘有十万火急的口谕传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WZ7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