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峥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带着足以撼动大周国本的密令。
书房内,贾珩负手而立,静默如渊。
烛火跳跃,将他八岁孩童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在墙壁上,竟有几分顶天立地的孤高。
“三日……”
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沧桑。
“王老先生,这将是撬动大周的第一块基石,也是我递给皇帝的第一张牌。”
一种掌控未来的兴奋感,如电流般窜过西肢百骸。
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沉的、几乎要将他这副稚嫩身躯压垮的巨大压力与孤独。
他毕竟不是神。
布局天下,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贾珩缓缓抬手,揉了揉发胀的眉心。
一股深深的疲惫感涌了上来。
在这座深宅大院,在这风波诡谲的朝堂,甚至在这整个时代,他都是一个独行者。
念头纷杂间,一抹清影毫无征兆地浮现在心头。
潇湘馆的竹,那里的清茶,还有那道总能看透他心事的倩影。
也只有在那个地方,他才能卸下所有伪装,做片刻的自己。
贾珩紧绷的嘴角,不自觉地柔和了几分。
他迈步,走出了这间承载着滔天谋划的书房。
夜凉如水,月华遍洒。
潇湘馆内,静谧得能听见竹叶的沙沙声。
贾珩踏入庭院时,便看到窗边那道熟悉的身影。
林黛玉正倚着窗棂,静静地望着天边的一轮孤月,清冷的月光为她镀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宛如月宫仙子,不染凡尘。
听到脚步声,她回眸,一双似蹙非蹙罥烟眉下,是清澈如秋水的眼眸。
“珩哥哥。”
她没有问他为何深夜前来,只是看到他眉宇间那一抹挥之不去的倦色,便己了然于心。
她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转身,走到茶案前,素手纤纤,开始为他烹茶。
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韵律。
很快,一杯热气氤氲的安神茶被递到了贾珩面前。
“珩哥哥可是又在想那些能让天地变色的事情?”
黛玉的声音轻柔得像一阵晚风,却精准地拂过他心底最深处。
“你的心事,比这天上的星子还重。”
贾珩接过温热的茶盏,暖意顺着指尖蔓延至全身,驱散了些许寒意与疲惫。
他看着眼前这张绝美的容颜,微笑道:“有妹妹这杯茶,再重的星子也能托起来。”
这句不是情话,而是实话。
两人没有再谈论那些惊天动地的谋划。
贾珩只是随口说起一些“感悟”,将后世的某些哲学思辨,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娓娓道来。
“譬如说,世人皆以为存在即是真实,但或许,我们所见所感,不过是更高层次‘理念’的投影。”
“又或者,个体的命运看似无常,但无数个体的选择汇聚在一起,便会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大势’,我们称之为时代洪流。”
这些话,若是对旁人说,只会被当成疯言疯语。
可林黛玉却听得眼神发亮,她总能在一瞬间捕捉到他话语中的核心。
“珩哥哥是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所谓的大势,便是由无数个‘我’组成的?”
她举一反三,甚至能延伸出自己的理解。
贾珩畅快地笑了起来。
这种灵魂上的契合,无需多言的默契,才是他对抗整个世界最大的底气。
一盏清茶,几句闲谈,却胜过千军万马。
正当书房内的气氛温馨而宁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祥和。
紫鹃打起帘子,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几分紧张。
“姑娘,珩大爷。”
她先是行了一礼,随即急声道:“方才府外传来消息,说是……说是京郊的好几处要地,不知为何,突然出现了京营兵马调动的迹象,气氛都紧张起来了!”
林黛玉闻言,秀眉微蹙,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京营兵马?无故调动,绝非小事。
她下意识地看向贾珩。
只见贾珩的眼神在那一瞬间,微微一凝,仿佛有万载寒冰在其中闪过。
但那抹冷冽转瞬即逝,快到让人以为是错觉。
他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模样,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
“无妨。”
他温声安抚道:“许是秋日操练罢了,京营闲了太久,也该动动筋骨了。妹妹不必挂怀,安心歇息便是。”
他的声音平稳而有力,轻易便抚平了黛玉和紫鹃的紧张。
可在他内心深处,冰冷的算计己经如电光石火般展开。
‘这么快就有反应了么?’
‘皇帝的眼睛,果然是无处不在。’
将黛玉送回房中歇下,贾珩并未立即离去。
他独自一人,立于潇湘馆的竹林之下,夜风吹动他的衣袍,猎猎作响。
他抬头,遥遥望向那灯火辉煌的皇宫方向,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冷冽至极的弧度。
他低声自语,声音被风吹散在竹林间,却带着金石般的铿锵。
“陛下,您派兵围住京郊,是想看看我的‘琉璃’,还是想看看我的底牌?”
“那就……”
“三日后,一并都给您看看吧。”
(http://www.220book.com/book/WZ7I/)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