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高层的指挥官们为资源与理念争执不休时,在战火肆虐、规则扭曲的第一线,生存的本能与守护的信念,正催生着超乎想象的勇气。
纽约,布鲁克林区,地下管道网络。
空气中弥漫着铁锈、污水和一丝若有若无的、虫群特有的腥甜气味。昏暗的手电光柱摇晃着,照亮了布满苔藓和涂鸦的潮湿墙壁。玛拉,一位原本负责城市管道维护的非裔女工程师,正带领着一群惊慌失措的幸存者,在迷宫般的隧道中穿行。
他们能听到头顶地面上传来的爆炸声、虫群的嘶鸣,以及建筑倒塌的闷响。每一次震动都让灰尘簌簌落下,引起孩子们压抑的啜泣。
“这边!快!”玛拉的声音低沉而稳定,她凭借对这座城市地下脉络的了如指掌,避开了一些因空间扰动而变得不稳定或己被虫群分泌物堵塞的通道。她的工具箱里,除了常规工具,还多了一些用日常物品改装的“武器”——高压水管喷头、工业用强酸稀释液、甚至还有几罐喷漆,用来标记危险区域或误导可能拥有某种感知能力的虫族。
他们没有强大的火力,没有神秘的规则权限,有的只是对“家”的熟悉和求生的意志。
在一个相对宽敞的旧泵站,他们遇到了另一伙幸存者,由一位名叫卡门的拉丁裔社区工作者带领,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双方在短暂的警惕后,迅速汇合。
“地面完全被封锁了,那些虫子好像在有目的地驱赶人群,把它们逼向几个特定的区域。”卡门喘息着说,脸上沾满了污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玛拉看着泵站复杂的控制阀门和管道线路,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升起。她回忆起之前通过破损的收音机听到的、关于虫群可能依赖某种灵能网络以及其对特定频率能量敏感的零碎信息。
“或许……我们不需要首接和它们对抗。”玛拉的眼睛在昏暗中闪着光,“这个泵站连接着几条主供水管和一条废弃的工业电缆通道。如果我们能制造一场足够大的……混乱,比如利用水压突变和短路的电磁脉冲,干扰它们的感知或者通讯,或许能为大家打开一条通往更安全区域的通道!”
这是一个疯狂的计划,成功率渺茫,一旦失败,可能引来虫群的首接剿杀。但留在这里,同样是死路。
没有投票,没有争论。幸存者们用眼神达成了共识。男人们开始奋力转动生锈的阀门,女人们和稍大些的孩子按照玛拉的指挥,拉扯着废弃的电缆,寻找着可能还能产生火花的接口。
他们的手在颤抖,脸上写满了恐惧,但动作却没有丝毫迟疑。这是他们为自己的命运,做出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反击。
东京,新宿区,一栋半废弃的商业大厦底层。
年轻的游戏程序员健二,蜷缩在一个由办公桌和文件柜堆砌的简陋掩体后。他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上面运行着一个他紧急编写的、极其简陋的“意志波动监测程序”。程序的数据源,来自他拆解了十几部手机和平板电脑,勉强搭建起来的一个小型传感器网络,覆盖了周围几个街区。
屏幕上,代表着被控制者意志活动的光点密集而呆滞,而代表清醒者意志的光点则稀疏且闪烁不定。但在程序的一个角落,一段由他基于《万界公约》揭露的欺诈条款和心理学模型编写的“唤醒代码”,正在不断尝试向那些被控制的光点发送着加密的、反复强调“自由意志”和“契约欺诈”的指令包。
效果微乎其微,如同用石子投向大海。但他没有停止。
“健二,算了吧……这有什么用……”旁边的同伴泄气地说。
健二头也不抬,手指依旧在键盘上飞快敲击,优化着算法:“白石课长他们在和魔鬼谈判,我们做不了那么伟大的事。但只要能多唤醒一个人,哪怕只是让一个傀儡迟疑一秒,可能就是另一个人逃跑的机会。”
他回想起自己沉迷游戏、逃避现实的过去,与此刻为了他人渺茫生机而拼尽全力的现在,恍如隔世。勇气,并非天生,而是在绝境中被逼出的选择。
突然,他的程序捕捉到一阵异常的数据波动!附近一个被深度控制的傀儡,在接收到他持续发送的某个特定频率的指令包,并恰好受到地面上一场小规模规则冲突余波的影响后,其意志光点出现了剧烈的、持续数秒的挣扎!
“有效!看到了吗?有效!”健二激动地低吼,眼泪差点涌出。这微小的成功,如同在无边的黑暗中,为他,也为所有仍在坚持的人,点燃了一盏微弱的灯。
巴黎,蒙马特高地,圣心堂附近。
老画家马修的学生,一位名叫艾米丽的年轻女孩,没有跟随大部分人躲藏。她独自一人,带着仅剩的几支颜料,爬上了一处未被“净化”的、可以俯瞰部分城区的屋顶。
下方的街道,金色的光辉仍在试图抚平一切“不和谐”。但就在这片苍白之中,艾米丽开始作画。她画的不是精致的素描,而是用狂野的、充满生命力的笔触,将眼前扭曲的城市景象与她记忆中巴黎的浪漫与鲜活叠加在一起——被拉首的街道旁绽放出虚幻的玫瑰,苍白建筑的外墙上流淌着彩色的音符,那些如同机械般清洁的人群脚下,蔓延着充满野性的藤蔓……
她的画,与其说是记录,不如说是对抗,是用想象力对绝对秩序发起的宣言。
她的行为很快引来了“净化序列”的注意。一道凝聚的金光如同探照灯般扫向她所在的位置。墙壁开始变得光滑,色彩开始褪去。
艾米丽没有退缩。她画得更快,更用力,几乎是用生命在涂抹。她知道自己的画可能下一秒就会消失,但她相信,只要有人看到过这片刻的“不和谐”,记住过这抹虚假秩序中真实的色彩,那么“净化”就并非不可战胜。
她的身影,在逐渐被苍白吞没的屋顶上,如同一只执着地要在冰面上刻下痕迹的鸟儿。
莫斯科,地铁深处。
在一节被迫停靠的黑暗车厢里,幸存者们挤在一起,恐惧地感受着上方传来的、空间被扭曲的诡异震动。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从前是一名歌剧院的合唱演员,她开始轻声哼唱起一首古老的、关于伏尔加河与坚韧生命的民歌。
起初只是微弱的呢喃,渐渐地,旁边的人开始跟着哼唱,声音越来越大,汇聚成一股低沉而有力的合唱。这歌声无法改变外部扭曲的空间,却像一道温暖的壁垒,支撑着车厢内即将崩溃的人心。
勇气,并非无畏,而是心怀恐惧,毅然前行。
这些散落在全球各个角落的、微小而具体的勇气,或许无法立刻扭转战局,但它们如同星星之火,在文明的至暗时刻,顽强地证明着人类精神的不屈。它们正在为那脆弱的同盟,打下最坚实、最广泛的根基。
万界投影中,一条新的评论悄然划过,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
“个体的闪光……往往比宏观的战略,更能预示一个文明的韧性。”
裂痕或许存在于高层,但在底层,在平民之间,一种基于共同命运和最朴素善恶观的联结,正在无声地蔓延。当林牧苏醒,他将面对的,或许不仅仅是分裂的指挥层,还有一个在血与火中,悄然焕发出新生命力的人类文明。
(http://www.220book.com/book/WZB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