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家具在国际化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各项事务在林晓和王经理等人的协力下,井井有条。顾婉宁肩上的担子稍稍减轻,终于有了些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
一个微风和煦的下午,顾婉宁约了几位商界的朋友在茶楼小聚。席间,一位从事建材生意,早年曾倒腾过旧物的李老板聊起了时下的风向。
“你们发现没有,现在有些人是真舍得在那些老物件上花钱。”李老板呷了口茶,啧啧道,“就前些天,我一个朋友,花了这个数,”他伸出三根手指,“从乡下收了个明朝的笔洗,转手就被一个港商买走了,价格翻了好几番!说是叫什么……‘捡漏’!”
旁边一位做服装生意的女老板好奇地问:“真的假的?那些破旧东西这么值钱?”
“这你就不懂了,”李老板一副行家里手的派头,“这叫什么?这叫古董,叫艺术收藏!现在政策放宽,老百姓手里有点闲钱,加上那些海外回来的、港澳的商人,都盯着这些东西呢。都说乱世黄金,盛世古董,我看啊,这风向是起来了。”
顾婉宁安静地听着,心中微动。她想起自己娘家以前似乎也有几件祖上传下来的老物件,只是早年动荡,早己不知去向。如今听人说起,只觉得那是一个离自己生活很遥远的领域,但“值钱”二字,却清晰地落入了耳中。
周末,顾婉宁在家整理书房,若薇在一旁安静地画画。听着母亲偶尔提及茶楼里听来的“古董”消息,若薇手中的画笔顿了顿,一段源自前世的模糊记忆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漾起圈圈涟漪。
【古董……对啊,现在这个年代,正是民间藏宝开始流通,价值尚未被完全发掘的时候。妈妈要是感兴趣就好了……我记得前世后来那个特别有名的‘博古斋’老板接受采访时说过,他就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靠着一双慧眼和一点运气,在民间收到了不少好东西,奠定了基础。他还特别提到过,早期在城南那条老街上,有些店铺看着不起眼,里面却真有宝贝,甚至有过元青花瓷……】
若薇的心声如同涓涓细流,涌入顾婉宁的脑海。顾婉宁整理书籍的动作微微一顿,眼中掠过一丝惊异。元青花?她虽不懂行,但也隐约听说过那是极其珍贵的东西。女儿的心声再次为她打开了一扇新奇的大门。
“整天忙工作也闷得慌,”顾婉宁状似随意地放下手中的文件,对若薇笑道,“薇薇,下午妈妈没什么事,听说城南那边有条老街,有些卖旧货的铺子挺有意思,咱们去逛逛?”
若薇立刻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好呀妈妈!我们去探险!”
午后,阳光透过老街两旁繁茂的梧桐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这条青石板铺就的街道确实有些年头了,两旁店铺门脸都不大,多是木制招牌,透着股沉静的气息。与市中心日益增多的霓虹灯和喧嚣相比,这里仿佛被时光遗忘了一角。
顾婉宁牵着若薇的手,漫步其间。空气中弥漫着旧书、木头和淡淡的尘土混合的味道。店铺里卖的东西很杂,有旧家具、瓷器、文房西宝、连环画,甚至还有老式的钟表和收音机。顾客不多,店主们大多悠闲地坐在店里,或喝茶,或看报,并不急切招揽生意。
她们信步走进一家名为“集雅轩”的店铺。店面不大,但收拾得干净整齐,博古架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式瓷器、玉器和小件铜器。
店主是位戴着老花镜、头发花白的清瘦老人,见有客人进来,只是抬头和气地点点头,说了声“随便看”,便继续低头擦拭手中一个瓷碗。
顾婉宁本只是抱着看看新鲜的心态,目光扫过架子上那些或青花、或粉彩的瓶瓶罐罐。她对古董一窍不通,只觉得有些图案好看,有些造型别致。走到一个角落时,一件尺许高的天青釉瓷器吸引了她的注意。那瓷器造型简洁优雅,线条流畅,釉色温润如玉,纯净的天青色中带着一种雨过天晴般的通透感,看起来与其他瓷器颇为不同。
她下意识地觉得这东西看着舒服,便多看了几眼。
【咦?这个颜色……好漂亮,的感觉。】若薇也被那抹天青色吸引,【看着有点像前世在博物馆画册上看到的……汝窑?不对不对,汝窑太稀少了,不可能在这里。但感觉好像很珍贵的样子……妈妈好像很喜欢?】
女儿的心声让顾婉宁心中一动。她虽不确定这是什么,但那份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静谧美感,确实让她心生喜爱。
“老板,请问这件……”顾婉宁指了指那件天青釉瓷器,她甚至不知道这该叫瓶还是尊。
老人闻声走过来,小心地将那件瓷器取下,放在铺着软布的柜台上:“哦,这个啊,是一件宋代钧窑的天青釉小纸槌瓶。不过,”他顿了顿,坦诚地说,“这件是后世仿宋的,年代不算很久,大约是清中期仿的。但仿得不错,釉色、器型都很有味道,算是件不错的仿古瓷。”
老人并没有以次充好,而是首接说明了情况。
顾婉宁对“仿品”二字并无偏见,她本就是外行,买古董也并非为了投资暴富,更多的是出于一时兴起和那份初见的好感。她轻轻触摸瓶身,冰凉的釉面下仿佛蕴含着温润的生机。
“请问,这个多少钱?”
老人报了个价格,在顾婉宁看来,不算便宜,但也在可接受范围内,大概相当于厂里一位高级技工几个月的工资。她想了想,觉得这价格对得起这份美感,也当是支持一下这位实诚的老板。
“好,我买了。”顾婉宁爽快地决定。
包装的时候,老人一边仔细地用软纸和木匣将瓶子妥善安置,一边看似随意地多说了一句:“这位女士,玩赏老物件,讲究个缘分和心喜。这件东西虽非宋钧真品,但釉色天青,置于案头,能清心明目。收藏之道,贵在真心喜爱,循序渐进,切忌急功近利。”
顾婉宁明白这是老人在善意地提点她这个新手,感激地点点头:“谢谢老板,我记下了。”
抱着装有瓷瓶的木匣走出“集雅轩”,若薇好奇地问:“妈妈,你为什么买这个呀?因为它好看吗?”
顾婉宁低头看着女儿,阳光下,她的笑容温柔而明亮:“是啊,因为它好看,妈妈看着心里喜欢。而且,它让妈妈想起一句话,‘雨过天青云,者般颜色作将来’。这颜色,多像我们家具厂熬过最难的时候,迎来现在发展的天空啊。”
她顿了顿,继续道:“至于值不值钱,那是以后的事情。就算它不值什么大钱,摆在家里,也是个念想,提醒妈妈无论做什么,保持一份欣赏美、追求美的心境很重要。这大概就跟我们做家具一样,光想着赚钱不行,得真心觉得它好,想把它做好,才能走得长远。”
若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觉得妈妈说得很有道理。
【妈妈说得对!喜欢最重要!而且,万一这真是件宝贝呢?就算不是,妈妈开心就好啦!】
听着女儿的心声,顾婉宁脸上的笑意更深了。她回头望了一眼那条渐渐沉浸在夕阳余晖中的老街,心中一片宁静。今天的收获,不仅仅是一件瓷器,更是一种新的视角和心境。未来的路还长,无论是经营工厂,还是接触这些承载着时光的物件,都需要这份沉淀下来的从容与喜爱。
她紧了紧手中的木匣,牵着女儿的手,向着家的方向走去。厂里明天还有与欧洲客商的会议要准备,但现在,她只想好好享受这份淘到心仪之物的简单快乐。
作者“代代追风”推荐阅读《80年代萌宝重生心声助母逆袭路》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1W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