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都有一种错觉,认为社会底层的人一般都比较淳朴善良。
但当接触的人多了以后,就会发现很多底层人其实既不淳朴也不善良,反倒有些卑鄙奸诈、自私自利、势利贪婪,既蠢又坏——他们只是作恶的机会不多而己。
局势己经控制住了,林洛抄了个凳子,在门口一坐,还没消了那股憋气的劲,于是谁也不搭理。
本想欺负个小孩,结果反倒差点被小孩反杀,换谁谁不憋屈?
自己可真给重生者丢脸,人家重生后都是大杀西方,张嘴闭嘴就让人破产,自己倒好,被个小孩带着几个大汉堵在屋里。
大舅看着自家赌气的孩子笑了笑,把大哥大还给了豺狼。
豺狼这种精明人也知道,这时候没法和一个孩子计较,再跟他搭话,还是得挨怼,丢脸的依旧是自己。这小东西是真不给自己面子啊。
于是他接过大哥大,掏出来一包大重九,递给大舅,还不忘丢给老舅一根。
赵家这两个孩子,大的沉稳,小的敢闯,都是能成事的料。
据说,赵家老爷子这次出差回来,就会调到职务犯罪科二组任科长——之所以能任科长,是因为这二组即将改组成反贪科。虽然只是个正科,但这种实权部门的科长,足以让他柴景玉把称呼从“老赵”改成“赵老爷子”。也足以让他把老赵家俩儿子身上的缺点变成优点。
此时消息还没坐实,正是拉拢老赵家的好机会。
于是他主动给赵彦东点上烟,顺口问道:“大东,还在矿务局那个厂子干呢?”
“不干怎么整?好赖是个班。”
大舅的沉稳就体现在嘴贼严上,哪怕事成了也不往外张扬,多年后你能知道这事是他办的,都算你消息灵通。
比如上辈子,矿务局破产,大家闹事讨要待遇,只有大舅悄悄在单位捡破烂。
等到风平浪静,光是捡破烂他就赚了六万——都是些纸壳子、酒瓶子、易拉罐之类的,自然够不上盗窃。
几万人的大厂子,这点钱不算多,可加上下岗的安置费、买断工龄的钱,足够大舅在粮油一条街买了三间小门市。
小县城的租金不高,到 2010年也才涨到一间门市一个月一千块钱。但每月能稳赚三千,不比上班强?
这事还是十多年后,租大舅房子的租户嘴不严给吐露出来的。让自己那不着调的老妈,好一顿憋气。
林洛和大舅不怎么亲近,也是因为老妈总说大舅“藏心眼,不是好人”。
现在想想:你个败家娘们把家里的钱都败光了,大舅在关键时刻家里拿不出钱,却放下身段干捡破烂的营生,然后置办了些产业,这事难道还得跟你汇报不成?
人那功夫心里不定咋恨你呢。
看着大舅和豺狼搭话,林洛坐在那越想越觉得,自己妈这脑子多少有点拎不清。
豺狼一听赵彦东还在矿务局干,立刻嬉皮笑脸地往前凑:“听说矿务局效益不行了?下井工人的工资都开不出来了?”
矿业企业的一线工人,尤其是下井的,一旦工资开始拖欠,就说明这企业快不行了。
换作自尊心强的人,这会早跟着骂起来、抱怨开了,要么就是口无遮拦地显摆自己要换地方。
大舅却只是轻轻一笑:“那咋整?挺着呗,还能饿死咋地?”
豺狼是有些小聪明,也干过不少精明事,可蠢就蠢在总觉得全天下就他一个人聪明——大概是跟李庆新兄弟待久了,被惯出来的毛病。
老李家的俩儿子,才是纯傻逼。
听了大舅的话,豺狼还真以为大舅过得挺困难,甚至假模假样地故作难色琢磨了会儿,才开口说:“要不,你跟军子一起,来我工地干拆迁吧?累是累点,但赚钱,哥保证,一个月三千。”
这可是实打实的高工资,差不多赶上外企待遇了。
只是这会儿多数人的观念还没转变,仍沉溺在“工人地位高”的旧幻想里,所以才有了“农民工”这个词——专门用来和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区分开。
林洛看着豺狼那副心里急得不行、表面还得装着卖人情的样子,差点没笑出声。
可大舅依旧一副风淡云轻的模样:“算了,别给你添麻烦了。在厂子干这些年,有感情了,舍不得。”
实际上,大舅明天就要去市管局报到,起步就是南市场管理所所长——副股级干部,手底下还管着好几个正派级编制的合同工呢。
豺狼压根没料到,自己都抛出三千块的高工资了,居然还没打动大舅,心里首犯嘀咕:不应该啊?
猛吸了一口烟,没想通的他嘴上带着点埋怨。“你啊,就是念旧!多赚钱有啥不好?要我说你就来!咱这活虽然不体面,但真能挣钱。哥不敢保证你能干一辈子,可干上三两年,赚够一辈子的钱,不比啥都强?”
被拒绝后,豺狼也沉不住气了,态度越发热情。
他吐了烟,退而求其次地用下巴点了点老舅:“不行让军子先跟我干着?干几个月你看看情况再说,行不?”
没拉拢到大儿子,小儿子也行——反贪科科长的儿子,哪个部门遇上了不得喊一声晦气,然后给足面子啊?
在任命没公示前就抛出橄榄枝,他觉得自己可太聪明了。
可大舅压根看不上这一个月三千块。
南市场是本地最大的菜市场,既做零售也做批发,但凡他稍微活络点,每天虚报点管理费,一天赚的都不止三千,犯得着跟豺狼瞎扯?
干拆迁是折阳寿的营生,哪有当官体面?他以后可是要穿制服的人。
“算了,我家那小子有多不省心,你还不知道?去你那指不定给你惹什么麻烦呢,让他老实在家待着吧。”
老舅纨绔子弟的名声,那是一块金字招牌。
豺狼都下意识地顺着大舅的话看向老舅,就见赵家这小子正蹲在林洛身边,贱兮兮地笑着:“嘿嘿,大洛,你说我开家水果捞店咋样?”
见过世面的柴景玉一听这话就笑了——家里若不是干水果批发的,有的是卖不出去的烂果子,怎么能干水果捞啊!好果不切块的道理都不懂吗?
除了有烂水果去渠道的, 谁专门干这买卖谁不赔啊。真是想一出是一出。
他刚想跟赵彦军搭话,问问对方愿不愿意跟自己干,比开水果捞店强多了,就见两个骑着自行车出警的警察来了。
“谁报的警啊?”
(http://www.220book.com/book/X23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