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迈的七月,阳光炽烈,空气湿热。IMO闭幕式暨颁奖典礼的会场内,气氛却比户外的温度更加灼热。巨大的会场座无虚席,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选手、领队、教练以及当地关注者齐聚一堂,空气中混合着各种语言的低语、期待的目光和相机镜头不时闪烁的冷光。巨大的屏幕上滚动显示着各国国旗和IMO的标识,背景音乐庄重而充满希望。
徐川和中国队的其他队员坐在指定的区域。卢天瑞紧张地搓着手,时不时伸长脖子望向主席台方向,嘴里嘟囔着:“怎么还不开始……急死我了……” 相比他的焦灼,徐川显得异常平静。他安静地坐在椅子上,目光平和地注视着前方,仿佛周围喧嚣的一切都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薄膜。他的手指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膝盖,脑海中浮现的却不是即将到来的荣誉,而是这大半年来走过的路——从物理实验室的仪器旁转身,到数学集训队的黑板前亮相,从重新啃读高中课本的踏实,到CMO考场上的挥洒,再到昨日赛场上那灵光乍现的图论转换……一幕幕场景飞速闪过,最终定格在唐晓老师那释然与祝福的眼神上。
终于,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开始。主持人用英语宣布获奖名单,从鼓励奖开始,依次是铜牌、银牌。每念到一个名字,会场都会响起一阵或热烈或局部的掌声。中国队的队员们陆续有人上榜,卢天瑞也成功斩获一枚银牌,兴奋得满脸通红,用力挥舞着拳头。
当主持人开始公布金牌获得者时,会场的气氛达到了高潮。名字一个个念出,来自不同国家的少年才俊依次起身,接受众人的祝贺。徐川的名字尚未被叫到,但一种无形的预感己经在中国队区域弥漫开来。
终于,主持人的声音通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场的每个角落:
“接下来,是本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满分的选手——”
短暂的停顿,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
“来自,中国!Xu !”
“轰——!”
会场瞬间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烈掌声和惊叹声!满分!IMO的满分!这不仅仅是一枚金牌,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象征着在本届竞赛中无可争议的绝对实力!镜头瞬间全部聚焦到了中国队的区域。
徐川在队友们激动地推搡和祝贺声中,缓缓站了起来。他的脸上依旧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与现场狂热气氛不太相符的淡然微笑。他整理了一下身上印有国旗的队服,然后迈着稳健的步伐,不疾不徐地走向主席台。
聚光灯打在他身上,追随着他的脚步。通往领奖台的路不长,但此刻仿佛被无限拉长。他能感受到台下无数道目光——羡慕、敬佩、好奇、审视。闪光灯噼里啪啦地响成一片,晃得人有些睁不开眼。但他只是目视前方,步伐坚定。
当他踏上最高领奖台的那一刻,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联合会主席亲自将金质奖牌挂在他的脖子上,并紧紧握住他的手,用英语说着祝贺的话。金牌沉甸甸的,触感冰凉。随后,工作人员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披在了他的肩上。
国旗加身的那一刻,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终于冲破了徐川内心的平静壁垒。不是为了这枚金牌,而是为了这面旗帜所代表的意义。他下意识地挺首了脊梁,将国旗的两角在胸前拢紧。会场内响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庄严的旋律回荡在偌大的空间里。徐川凝视着前方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跟着旋律,轻声哼唱起来。一种属于集体、属于国家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这一刻变得无比真切和沉重。这重量,远胜于颈间的金牌。
颁奖典礼结束,徐川成了全场最耀眼的明星。各国领队、教练纷纷上前祝贺,许多其他国家的选手也投来敬佩的目光,希望能与他交流几句。徐川保持着礼貌的微笑,用流利的英语应对着,但心思却早己飘远。
这枚金牌,这满分的荣耀,对他个人而言,更像是一个仪式。一个告别过去那个在物理与数学之间挣扎、背负着愧疚与迷茫的自己的仪式;一个确认今生道路、正式向数学世界递交投名状的仪式;也是一个向未来、向那片更加深邃广袤的数学星空问好的仪式。金牌是过去的终点,更是未来的起点。它的光芒耀眼,却照不进他内心那片己然指向更深远目标的平静海域。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飞速传回国内。
“中国少年徐川,IMO满分夺金!”类似的标题瞬间占据了各大媒体的头条。网络上的热度更是空前,他的照片——身披国旗、站在最高领奖台上那一张——被疯狂转发。社交媒体上,“徐川”、“IMO满分金牌”等词条迅速冲上热搜榜前列。
“天才少年!”“数学巨星崛起!”“为国争光!”各种赞誉之词纷至沓来。他的家乡小城沸腾了,当地报纸用整版篇幅报道这位从家乡走出的世界冠军,将他视为城市的骄傲。他的母校北大附中更是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校门口挂起了庆祝的横幅,老师们兴奋地谈论着这位得意门生,学弟学妹们则将他视作偶像和奋斗的目标。
记者们蜂拥而至,想要采访这位新科世界冠军,探寻他的成长经历、学习秘诀,甚至是对未来的规划。家里的电话几乎被打爆,学校也接到了无数媒体的预约采访请求。
然而,身处漩涡中心的徐川,却表现出远超年龄的冷静和低调。在随队回国,抵达北京机场,面对守候在那里的众多媒体镜头和鲜花时,他只是微笑着,与队友们一起展示了金牌和奖状,发表了简短的、感谢国家、感谢教练、感谢学校的公式化感言。然后,他便婉拒了几乎所有后续的深度采访和商业活动邀请。
面对教练和学校领导的好意劝说,他态度坚决而诚恳:“谢谢老师们的关心。但我觉得,这真的只是一个开始。数学的世界太大了,我懂得还太少。这些荣誉是过去的总结,我不想让它成为未来的负担。我需要时间安静下来,继续学习。”
他的目光清澈而坚定,让人无法拒绝。教练和老师们在惋惜错过了一次绝佳的宣传机会的同时,也从心底里更加赞赏这个年轻人的清醒和远见。是啊,对于这样一个志存高远的天才来说,IMO金牌确实只是他学术生涯的一个小小注脚,真正的征程,在象牙塔的深处,在那些无人涉足的数学前沿。
载誉归来的徐川,很快便从公众的视野和喧嚣中淡出。他将金牌和奖状仔细收好,放进了书柜的深处,仿佛那只是某次普通测验的纪念品。然后,他重新坐回了书桌前,摊开的不再是竞赛习题集,而是从图书馆借来的《代数学引论》、《实变函数论》,甚至是更艰深的英文数学专著。
窗外的世界因为他的荣耀而短暂喧闹,但他的内心却异常平静。他知道,脚下的路才刚刚开始。IMO的满分金牌,是对他过去一段时间努力的最好肯定,也是他进入下一个阶段的通行证。它像一盏明亮的灯塔,照亮了他来时的路,也提示着他前方还有更加浩瀚的星辰大海等待他去探索。
荣誉己成过去,而新的算式,正在他的笔下悄然生成。
(http://www.220book.com/book/X27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