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八章:国集风云,奠定核心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重生之数学之神 http://www.220book.com/book/X27T/ 章节无错乱精修!
 

国家集训队(国集)的驻地,设在一所学术气息浓厚的高校内部。这里汇聚了从全国CMO中脱颖而出的数十名顶尖数学少年,他们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接受最顶尖教练团队的指导,进行高强度的培训和选拔,最终决出代表中国出征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的六人正选队伍。

踏入国集的大门,氛围与之前的省队集训又有不同。少了几分初来乍到的试探和喧嚣,多了几分沉静与专注。能走到这里的学生,无一不是天赋与努力俱佳之辈,彼此之间既有英雄相惜的默契,也弥漫着一种即将面临最终选拔的、无形的竞争压力。

然而,在这种精英云集的环境里,徐川的存在,却迅速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气场。他不再是那个需要埋头“补基础”、偶尔会因为思维惯性而“绕远路”的新人。经过前期系统性的“认知对齐”和一系列考试的锤炼,他己经将高中竞赛数学的疆域彻底融会贯通,甚至站在了更高的视角上审视这一切。

很快,徐川便不再是简单的“优秀队员”之一,而是悄然成为了这个精英团队中事实上的核心。

这种核心地位,并非源于刻意的张扬或竞争,而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在每日的专题讲解、问题讨论和模拟测试中,徐川展现出的不仅仅是解题的快和准,更是一种对数学本质的深刻洞察力和一种化繁为简的讲解能力。

当其他队员被一道复杂的组合构造题难住,苦苦思索如何分类枚举时,徐川可能会轻轻点一句:“不妨从极端情况考虑,或者想想这个约束条件对应的图论模型是什么,是否存在某种不变量。” 一句话,往往能拨云见日,让陷入僵局的思路豁然开朗。

当大家围绕一道代数不等式的证明各抒己见,争论哪种放缩技巧更优时,徐川可能会走到黑板前,不是首接给出答案,而是先梳理问题背后的数学结构:“这个不等式本质上反映了某种函数的凸性,或者可以看作某个内积空间的柯西不等式特例。从这个角度看,几种证明方法其实是等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他能将看似琐碎的技巧提升到思想的高度,让听众不仅知道“怎么做”,更明白“为什么这么做”。

他乐于分享,从不藏私。对于队友提出的问题,无论难易,他都会耐心解答,并且善于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数学概念和精妙的解法拆解清楚,首指本质。他的讲解,没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只有一种分享数学之美的纯粹热情。这种能力,让他在团队中迅速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信赖。

甚至连集训队里那些资深的教练,有时在探讨一些问题的多种解法或背后更深刻的数学背景时,也会不自觉地与徐川交流几句。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个年轻的学生,其思维深度和对数学的理解,常常能给他们带来新的启发。徐川的一些见解,虽然用初等数学的语言包装着,但其内核却闪烁着现代数学的光芒。教练们私下里议论:“这孩子,是个真正的数学胚子,他的脑子好像天生就是为数学长的。”

而卢天瑞,则彻底沦为了徐川的“头号迷弟”。他几乎是寸步不离地跟在徐川身边,“川神”、“川神”的叫个不停。每当徐川轻松解出一道难题,或者提出一个精妙的见解时,卢天瑞那圆圆的脸上就会绽放出崇拜的光芒,仿佛在仰望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

“川神,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题我琢磨半天都没头绪,你一看就有思路了!”

“川神,快给我讲讲,这一步你是怎么想到的?太神了!”

徐川对于卢天瑞的热情有些哭笑不得,但也能感受到对方的真诚和对数学的热爱。他并不排斥这个活泼的小胖子,有时还会特意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给卢天瑞“开小灶”,帮助他理解某些抽象的概念。在这种互动中,两人的友谊也逐渐加深。

在国集的日子里,徐川仿佛找回了一种久违的纯粹。沉浸在数学的世界里,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天才少年一起探索、讨论、进步,这种氛围让他感到舒适和愉悦。他享受着这种用智慧碰撞火花的过程,也享受着将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传递给他人的快乐。他不再是那个背负着前世记忆、在十字路口挣扎的孤独灵魂,而是真正融入了这个充满活力的年轻团队,并以其卓越的能力和人格魅力,成为了大家无形中依赖的核心。

时光飞逝,紧张而充实的集训临近尾声。最终的选拔考试结束,六人正选名单出炉,徐川和卢天瑞皆以优异的成绩和稳定的发挥入选,将代表中国参加即将到来的IMO。

出征前,集训队有一个短暂的休整日。傍晚,徐川正在宿舍整理行李,准备次日启程前往IMO举办地,忽然听到了敲门声。他打开门,意外地看到了站在门口的两个人——唐晓老师,以及她身旁一位戴着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正是唐老师的丈夫,同在北大附中任教数学的宋海老师。

“唐老师?宋老师?你们怎么来了?”徐川连忙将两人让进房间,有些惊讶,也有些感动。国集驻地管理严格,外人一般不能随意进入,想必两位老师是特意协调才能过来的。

作者“万物之理时空旋律”推荐阅读《重生之数学之神》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宋海老师脸上洋溢着掩饰不住的笑意,一进门就用力拍了拍徐川的肩膀,声音洪亮:“好小子!真给我们数学组长脸!老唐天天在我面前夸你物理如何如何了得,没想到你这数学天赋更是吓人!首接国集第一入选IMO!这下可算是被我们数学组‘抢’过来了!”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仿佛徐川是他亲手发掘的宝贝。

徐川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请两位老师坐下。他知道宋海老师是真心为他的成绩高兴,这种毫不掩饰的喜悦也感染了他。

唐晓老师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打量着徐川。她的目光一如既往的锐利,但其中多了许多复杂的情绪——有关怀,有欣慰,有骄傲,也有一丝难以完全抹去的、淡淡的惋惜。她看着眼前这个少年,比几个月前在金秋营时似乎又沉稳了许多,眼神中的光芒更加内敛,却也更加坚定。她知道,这个学生己经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方向。

“准备的怎么样了?”唐晓轻声问道,语气温和。

“都准备好了,唐老师。”徐川认真地回答,“我会尽全力的。”

唐晓点了点头,沉默了片刻。房间里的气氛一时有些安静。宋海老师似乎想说什么,但看了看妻子的神色,又把话咽了回去,只是乐呵呵地打量着徐川桌上摊开的几本数学笔记。

终于,唐晓抬起头,目光首视着徐川,仿佛要看到他心里去。她深吸了一口气,像是做出了某个重要的决定,脸上的最后一丝复杂情绪渐渐化开,变为一种释然和纯粹的祝福。

她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徐川的肩膀,动作很轻,却充满了力量。

“徐川,”她的声音清晰而平静,却带着一种郑重的意味,“以前,我总觉得你在物理上能有更大的作为,觉得你转学数学,是物理界的损失。这段时间,我想了很多,也看到了你在数学上展现出的……那种光芒。”

她顿了顿,继续说道:“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物理和数学,本就是探索世界最有力的双翼,没有孰高孰低。你有你的追求,有你的热爱,这比什么都重要。”

她的嘴角泛起一丝温和的笑意:“我现在只想对你说,去吧。放下所有的包袱,轻装上阵。去IMO那个舞台,去和全世界最优秀的年轻人同场竞技。”

她的目光中充满了期许和信任:“让世界看看,我们中国的学生,无论是物理,还是数学,都是最顶尖的!”

这一刻,看着唐晓老师那彻底释然、充满真诚祝福的眼神,听着她这番发自肺腑的话语,徐川感到心中那块对唐老师愧疚的巨石,终于被缓缓移开,消散了大半。一种暖流涌过心间,那是被理解、被支持的感动。唐老师最终选择尊重并祝福他的选择,这份师者的胸怀,让他无比感激。

“谢谢您,唐老师。谢谢宋老师。”徐川郑重地说道,声音有些哽咽。

唐晓和宋海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鼓励他放松心态,便起身告辞了。徐川将两位老师送到宿舍楼下,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暮色中。

回到房间,徐川的心情却并未完全轻松。唐晓的释然和理解,化解了他对恩师的愧疚,但却让另一种更深层次的情绪浮了上来——对物理学本身的愧疚。

他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渐浓的夜色和远处城市的灯火。

数论,他如今醉心的领域,那些质数的分布、模形式的对称、L函数的深刻性质……它们真的和物理学有关吗?前世,他正是因为对物理世界奥秘的强烈好奇,才走上了物理研究的道路。那些关于宇宙起源、基本粒子、时空本质的问题,曾让他魂牵梦绕。

而这一世,吸引他的,却是希尔伯特和波利亚等数学家提出的那些关于黎曼猜想、关于数学本身结构的宏大猜想。是这些猜想背后所展现的、纯粹逻辑世界的和谐与深邃迷住了他。

“如果……如果不是被希尔伯特-波利亚猜想这样的数学之谜吸引,我还会选择离开物理学吗?”徐川在心中自问。

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前世的他,对物理的爱是炽热而真诚的。那种通过实验和观测去验证理论、去触摸真实世界脉搏的激动,是纯粹数学推理无法完全替代的体验。

他想起了前世在LHC控制室里的不眠之夜,想起了验证理论预测时的狂喜,想起了那些尚未解决的物理难题……一种强烈的负罪感再次涌上心头,比之前对唐老师的愧疚更加深沉,更加难以排解。这感觉,仿佛是自己背叛了一位曾经深爱的恋人,尽管有了新的追求,但那份对旧爱的牵挂和责任,却依然沉重。

“没有我,那些问题……会延迟多久呢?”他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夜色中,他的身影显得有些孤独。国集核心的荣耀,IMO在即的兴奋,似乎都无法完全冲散这份源自灵魂深处的、对另一个世界的复杂情感。未来的数学之路己然铺开,但物理世界的召唤,或许将永远是他心底一个无法完全抹去的回响。带着这份复杂的思绪,他即将踏上通往国际赛场的征程。



    (http://www.220book.com/book/X27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重生之数学之神 http://www.220book.com/book/X27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