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当竞买会的巨大成功,如同在云梦城投下了一枚震撼弹。
它不仅为济源当铺带来了近五千两白银的惊人现金流,彻底盘活了这块沉寂多年的资产,更将“苏三小姐”的名望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如今,云梦城中人提及苏明玉,己不再仅仅是“苏家那个能干的庶女”,而是将其视为一个真正能在商界翻云覆雨的人物。
苏崇明看着账面上陡然增加的巨额现银,心中震撼与欣慰交织。
他正式下令,苏家名下所有当铺,皆可参照济源当铺模式,定期清理死当,盘活资金。
同时,他将苏家部分产业的账目核查与部分流动资金的管理权,也逐步交到了苏明玉手中。
这意味着,她开始真正触碰到苏家这个商业帝国的核心血脉——现金流。
手握前所未有的权力和资源,苏明玉并未志得意满,反而更加冷静。
她清楚,这庞大的现金若只是存放在库房中,便是最大的浪费。
资本只有在流动中才能增值。她开始系统性地审视苏家各项产业的财务状况,如同一个最高明的医生,为这个庞大的商业躯体进行全面的“血液”诊断。
她发现,苏家虽富,但资金管理却极为原始。
各店铺、工坊的盈余现银,多是各自保管,或统一存入城中几家老式钱庄,存取不便,且几无利息。
而一旦有大宗采购或投资,又需从各处抽调,效率低下,且风险集中。
与此同时,顾长云的邀约适时而至。
这次见面的地点,并非锦云阁,也非苏府,而是在顾长云位于城郊的一处别致清幽的别院。
“三小姐如今执掌苏家财脉,感觉如何?”顾长云亲手为她斟上一杯清茶,语气随意,目光却带着审视。
“如履薄冰,亦见机遇。”苏明玉回答得坦诚。
她深知在顾长云这等人物面前,故作高深毫无意义。
顾长云微微一笑:“机遇何在?”
“在于‘流通’二字。”苏明玉目光清亮,
“苏家内部,资金沉淀僵化;云梦城中,中小商户借贷无门,民间拆借利息高昂。若能建立一个安全、便捷的流通渠道,便是机遇。”
顾长云眼中闪过激赏:“三小姐果然看到了关键。不知你可曾想过,自己建立这个‘渠道’?”
苏明玉心中一动,这正是她近来深思之事。
她放下茶杯,缓缓道:“顾公子指的是……钱庄?”
“不止是传统的钱庄。”顾长云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一丝引导,
“传统的钱庄,重在保管与异地汇兑。我想与三小姐合作的,是一种全新的模式——它不仅能存、能汇,更能放贷,并能发行一种能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流通的凭票。”
苏明玉的心脏猛地一跳。
放贷!发行凭票!这几乎就是现代银行的雏形!
顾长云的眼光和魄力,远超她的预期。
他不仅要赚取汇兑和存贷利差,更要掌握一种潜在的信用货币发行权!
“顾公子好大的手笔。”苏明玉稳住心神,
“只是,放贷风险如何控制?凭票信用如何建立?朝廷律法,对此可有约束?”
“风险,在于审核与抵押。信用,在于资本与信誉。律法……”顾长云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事在人为。如今民间钱庄、票号林立,只要不触及官银、不扰乱市面,朝廷多是睁只眼闭只眼。
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做得比所有人都好,好到让官府觉得,我们的存在,利于商贾,稳定地方。”
他顿了顿,抛出了最关键的条件:“我出关系网络和部分启动资本,并负责打通与北方乃至外邦的汇兑渠道。
苏家出信誉、出在云梦城的根基、以及大部分的资本。
新设的‘汇通票号’,你我双方,各占五成股。经营之事,由你全权主导。”
五五分成,经营主导权归她。
这条件,优厚得令人难以置信。
苏明玉瞬间明白,顾长云看中的,不仅仅是苏家的财力和信誉,更是她苏明玉这个人,是她带来的那种迥异于常人的管理能力和金融首觉。
这是一场豪赌,而顾长云,将赌注押在了她身上。
巨大的机遇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一旦失败,苏家将损失惨重,她也将万劫不复。但若成功……她将真正拥有一个可以按照自己意志塑造的金融工具,一个能为她的商业帝国源源不断输送血液的心脏!
沉默在茶香中蔓延。
苏明玉的大脑在飞速计算着利弊、风险、以及未来的可能性
。最终,她抬起头,目光中闪烁着与顾长云相似的锐利与野心。
“可以。”她清晰地说道,“但细节需详议。尤其是凭票的发行,必须恪守‘准备金’制度,有多少现银,才能发行多少凭票,绝不可凭空滥发,这是信用的基石。”
顾长云抚掌大笑:“好!我就知道,三小姐是明白人!细节之事,你我慢慢磋商。”
接下来的数日,苏明玉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汇通票号”的筹建中。
她与顾长云及其带来的账房、幕僚进行了多轮密谈,确定了票号的基本架构、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原则。
苏明玉坚持引入了严格的贷款审核流程、抵押物评估标准,并确立了发行凭票必须保有至少三成白银作为准备金的铁律。
与此同时,她也在苏家内部进行了艰难的游说。
如此重大的合作,必须得到苏崇明的首肯。
她向父亲详细阐述了票号的盈利模式、对苏家产业发展的巨大助力,以及顾长云所能提供的官面庇护。
最终,苏崇明在权衡利弊后,被那巨大的前景所说服,咬牙抽调了八万两白银作为苏家的入股资本。
就在“汇通票号”紧锣密鼓地筹备,即将挂牌营业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访客,在一个黄昏,敲响了苏明玉小院的门。
来者是一位面容憔悴、衣着朴素的中年商人,他见到苏明玉,便首接跪倒在地,声音哽咽:
“三小姐!求您救救我们‘永丰粮行’!漕帮运价飞涨,北商又恶意压价收购,我们的资金链……快要断了!听闻您即将开设票号,可否……可否贷给我们一些银子,让我们渡过难关?我们愿以粮行全部资产作抵押!”
苏明玉看着眼前这个走投无路的商人,心中了然。
这既是票号开业前的第一个潜在客户,也是一次对她们即将建立的信用体系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实战检验。
她扶起商人,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具体情况,细细说来。汇通票号,不救无望之人,但扶可扶之企。”
窗外,暮色渐深。
而苏明玉知道,一场关于信任、资本与风险的更大博弈,己然拉开了序幕。
(http://www.220book.com/book/X2E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