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34章 搞外贸,赚蛮夷的钱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大明酒鬼:摊牌了,咱就是朱元璋 http://www.220book.com/book/X2ZJ/ 章节无错乱精修!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大明酒鬼:摊牌了,咱就是朱元璋

于是开口解释道:“在珍妮纺纱机发明以后,随着纺纱工艺提升,出现大量的纱,就需要更为先进的织布机来把纱织成布,于是一个老外叫作约翰,凯伊的家伙就发明了飞梭织布机!”

“你要知道,在飞梭织布机发明前,织工用手抛梭在经线间传递纬纱,速度慢且织物宽度受双臂限制,织宽幅布需两人配合,效率低、成本高。

这就大大限制了生产效率和成本。

于是

第一台飞梭织布机,打破了手工织布的效率瓶颈,直接触发了后续纺纱技术的连锁革新,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起点之一。

这个发明非常厉害,可是他的原理构造却很简单。

就是,从以前的“手抛”织布到“机械弹射”织布。

这个飞梭织布机在传统织机基础上做了4处关键改进,核心是用“机械弹射”替代“手工抛梭”

1.梭子改进:将传统梭子底部加装2-4个小铜轮,减少梭子与织机台面的摩擦,使其能快速滑动。

2.轨道设计:在织机的“梭口板”(经线分开形成的通道下方)铺设平滑的木质或金属轨道,为梭子提供固定滑行路径,避免跑偏。

3.弹射装置:在织机两侧各装一个“木槌”和“拉绳”,拉绳一端连木槌,另一端延伸至织工头顶。织工拉动拉绳时,木槌会快速敲击梭子,将其沿轨道“弹射”过经线通道。

4.自动换向梭箱:织机两侧设有带弹簧的“梭箱”(存放梭子的凹槽),梭子弹射到一端后,梭箱会通过弹簧杠杆自动将梭子转向,织工反向拉动拉绳即可让梭子沿轨道返回,实现“往复穿梭”。

织工只需交替拉动头顶两侧的拉绳,梭子就能以每秒1-2次的速度在经线间自动穿梭,无需再用手抛接——单人即可完成宽幅布的织造。

老朱啊,你们可别小看了这种东西。

他的效率可是翻倍的。

单人操作效率较传统手抛梭提升100%-150%,原本两人织1.5米宽的布,现在一人可织2米以上宽幅布,日产量从10米左右增至25-30米。

而且,织布机还突破了宽度限制。

织物宽度不再受织工臂长限制,可根据需求扩展至2-3米,满足了宽幅被单、帆布、窗帘等市场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这玩意操作简单。

大大降低了织工的体力消耗和技术门槛,新手只需几天就能熟练操作,为后续工厂集中招工奠定基础。

可以说——

飞梭的普及直接引发了纺织业的“供需失衡”,并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的启动。

织布效率骤升,导致棉纱需求暴增——原本“供过于求”的棉纱瞬间供不应求,出现严重的“纱线饥荒”,倒逼纺纱技术必须革新。

并且,飞梭织布从“家庭小作坊”转向“工厂集中生产”,因为机械织机需要固定场地和动力(初期为人力,后发展为水力、蒸汽力),加速了工厂制度的建立。

“好好好!!!太好了!”

听到了赵吉的大概介绍,朱元璋大喜过望,内心激动。

自己可不是就是要找这玩意不?

自己弄的纺纱机生产出来大量的纱,就是织布慢。

现在一切都解决了。

“小赵,你有图纸吗,可不可以给我一份,我回去看看研究一下。”

朱元璋急忙开口道。

赵吉一阵好笑。

这老朱当真是土鳖啊,连互联网都不会用。

没办法,时代发展太快了。

很多人只是简单的打个电话,发个语音消息,刷刷斗阴!

赵吉也没多想,就去给老朱下载打印织布机的图纸构造和说明使用。

“果然,这一趟我们不虚此行啊,小赵果然有新点子,新主意!”

朱元璋小声对马皇后和李善长说道。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有了这织布机,我大明就可以快速源源不断大批量的纺纱织布了,效率大大的提高。”李善长拍马屁道。

马皇后笑道:“我就说小赵厉害,这小伙子博学多才,是一个百晓生,得早晚请回我大明,当神供起来才是。”

朱元璋道:“对对对!何止当神供起来!就是当爷爷,当祖宗,我也愿意!”

不一会,赵吉把打印好的图纸和使用说明书都给了老朱

老朱慌忙看了看,接着装进兜里,脸上乐呵的就像一朵花!

如获至宝啊!

“小赵啊,我忽然有个问题,若是大明有了你的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织布机后,大量制造,生产出来大量的布匹,要是卖不掉咋办?”

“毕竟,这玩意造的多了,不是人人都买的起,也不是家家都可以大批量购买的。”

朱元璋忽地提出一个问题。

他不傻!

考虑的问题还很深远!

东西多了,自然就不好卖了!

这话说的,马皇后和李善长也纷纷点头。

物以稀为贵!

多了就成烂白菜了!

销路成了问题!

到时候,大明建造那么多的纺纱机和织布机不就没用了?

“这好办啊,可以去做国际贸易啊!卖给蛮夷呗!”

赵吉摇摇头好笑。

这点常识都没有?

搞海外倾销,这一套读过几本书的都知道。

“国际贸易!这是什么?”

可是朱元璋懵逼了。

马皇后和李善长也懵逼了。

他们头脑里可没有这个海外贸易的概念。

“这都不懂?就是和蛮夷做生意啊,搞外贸,挣蛮夷的钱。”

“你大明多的,卖不掉的破烂货,蛮夷可没有啊,他们都是视之为奇珍异宝的。”

“这些布料,人人都需要,到时候,你拉到海外蛮夷那里,不就可以高价卖给他们,获得巨额回报了?”

“就像,华夏的茶叶,丝绸,瓷器,海外蛮夷可都是高价抢着要啊!”

“那时候,大明不就挣的盆满钵满了?”

“你在拿挣来的钱,收购老百姓手里的物资,请工人,老百姓不就人人有活干,有钱拿,小日子不就红火起来了?”

“大明不就国力蒸蒸日上,富得流油了?”

赵吉侃侃而谈,听的朱元璋他们目瞪口呆,醍醐灌顶!

卧槽!

生意原来还能这么做的?

我们怎么就想不到呢?

这也不怪!

以往孔孟之道,教他们都是小富即安,偏安一隅。

小农思维,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让华夏人不敢破格,不敢为天下先。

整天都是什么狗屁——祖宗之法不可变!!!

祖制不可违!!!

都成了守旧的老古董了。

只想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至于外面世界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变化,和他们完全没有关系。

他们不想参与,也不想知道。



    (http://www.220book.com/book/X2Z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大明酒鬼:摊牌了,咱就是朱元璋 http://www.220book.com/book/X2ZJ/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