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急忙问道:“杂交水稻是何物?和普通水稻又有何区别?”
赵吉道:“杂交水稻是一种高科技人工培育的高产水稻,可以达到亩产1500斤左右!”
“当然这是试验田里的理想数据,饶是如此。杂交水稻,在普通稻田里,也可以轻轻松松达到1000斤亩产,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科技研究,功德无量,救活了无数人!”
什么???
亩产1000斤?
最高1500斤?
啊这????
这这这……
朱元璋愣住了!
马皇后愣住了…
李善长呆住了!
要知道,古代水稻和农作物全靠天收。
水稻产量,根据地域气候等因素有所不同。
汉代:
据《前汉纪?文帝二年》记载,西汉大臣晁错说“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
东汉仲长统在《昌言?损益》中也提到“令亩收三斛”。
汉代小亩合今市亩0.288亩,考虑复种等因素,汉代亩产3石折合成现在的产量大约是264斤。
唐代。
《通鉴》记载:“元和中,振武垦田四千八百顷,收谷四十余万斛”。
《新唐书·崔弘礼传》:“于秦渠下辟荒田二百顷,岁收粟二万斛”的记载。
因而,唐亩产1石折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约合334斤。
宋代
朱熹《奏救荒事宜状》中说淳熙时浙东路绍兴府六县,每亩出米二石。
宋代南方水稻亩产较高,折合现在约387斤。
但北方产量较低,南北方平均亩产约为309斤。
而明代
《补农书》中记载,南方稻麦两熟田常田亩产3石。
由此得知,明代南北方平均亩产约合346斤。
哪怕是清代,在《彭县县志》记载上,亩产米一石二斗为上,一石为中,八九斗为下。
就是中等水平田亩产米1石,相当于亩产稻谷2石。
又根据顾炎武的《日知录》,吴中秋禾1亩之收也不过3石。
清代折算成现在的计量单位亩产约为367斤。
这样一对比,明朝的水稻最高亩产也不过300多斤,连400百斤都没有。
这杂交水稻居然可以达到亩产1000斤,甚至更多,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直接就是接近三倍的产量了!
太吓人了!
要是大明也有这种东西,那就不愁吃的了!
“不是,小赵这是真的吗?可否有种子给我弄点?”
朱元璋反应过来,急忙追问道。
眼中一片火热!
他要把这种高产的种子弄回去,在大明推广波及!
“自然是真的,种子嘛,多的是。只要有钱,想要多少有多少。”
“不过我要告诉你,杂交水稻虽然好。高产,可是有个大问题,那就是不能留种,收割的水稻,第二年播种,会导致大面积减产,必须要花钱重新购买新的培育种子才行。”
赵吉如是说道。
这也是遗憾。
不能留种成为一个世纪难题。
很多高产高效的农作物种子,只能农业公司培育出来。
老百姓必须每年都需要花钱购买种子。
留的种子,是不能再次高产的!
也就是说,命脉掌握在资本公司的手里。
一旦哪天不提供这种种子了,老百姓手里连好的稻种都没有了,产量就会雪崩!
“当然,杂交水稻也是具有很大优势的,产量自然都说了。”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杂交水稻利用两种遗传特性不同的水稻品种杂交,产生具有“杂种优势”的后代,这种后代通常比父母本生长势更强、抗病性更好、产量更高。”
“并且还可以耐旱,不需要天天浇水,所以还是利大于弊的!”
赵吉又如实告知,把杂交水稻的优缺点都给老朱他们说明白了。
童叟无欺,光明磊落!
可是朱元璋他们只关注了不能留种这一点了。
朱元璋他们倒是没想到还有这一出,被惊了一下!
因为,不能留种,就意味着,今年栽了,明年就没有种子了,那样就惨了!
不过,转念一想,就算不能留种,也比大明自己的种子好吧?
再说,不是能源源不断的购买吗?
又或者,把自己原来的种子栽种一部分,杂交水稻栽种一部分。
这样不也挺好的?
“行,小赵,你给我弄多点这种种子,我在老家有不少地呢,需要大批量的种子。”
朱元璋笑了笑道。
他以为扯谎扯得好。
其实已经暴露了他的来历!
赵吉非常聪明…
早在谈话的时候留心了!
一个现代人不可能不知道杂交水稻!
更何况是种地的?
谁不知道杂交水稻?
谁不用杂交水稻?
而老朱他们对于这些都是一无所知,这就说不过去了。
很明显,老朱他们就不是现代人,而是古代穿越过来的!
果然……
赵吉暗暗点头,对老朱他们的身份愈发笃定了。
他看破不说破,笑呵呵道:“行行行。你要多少都可以。下次你带钱回来取种子吧。”
钱?
朱元璋有点为难了。
他也不知道这里用什么钱啊!
“要多少钱呢?是黄金,还是白银!”
老朱尴尬道。
“呵呵,不需要,就是你寻常拿来的那些瓷瓶。手镯。水杯,翡翠,玛瑙,珍珠啥的,就可以了,我有些朋友喜欢这些物件。愿意花钱购买,你多拿点过来,我免费给你提供种子!”
赵吉笑了笑道。
只有蠢货才会要黄金白银。
古董他不是更值钱?
一个瓷瓶轻轻松松几百万,甚至千万,他不比黄金还值钱?
况且黄金白银管控的非常严格,有个几斤还好处理,多了肯定会被查的。
并且,根据律法规定,老百姓私下交易黄金这些贵金属,是犯法的。
那时候怎么解释?
所以,还是要些古董容易出手,还不引人关注!
毕竟,古玩市场太多买卖这玩意的了。
民间也频繁的交易古董!
“就是那些瓶瓶罐罐就可以了?”
朱元璋非常吃惊,脸上有点不可思议的意思。
李善长,马皇后也心头一震,匪夷所思!
要知道,那些大明的瓶瓶罐罐虽然是官窑烧制的,是好货。
可是在大明也值不了多少钱,都是通货,很多有钱人家也是有的。
属于寻常之物。
反而,黄金白银才是真正的硬通货,是大家都想要的!
现在赵吉这小子居然不要黄金和白银,开口要这些价值低廉的瓶瓶罐罐,是不是脑子抽了???
难道小赵不识货?
还是说,这里黄金白银不好使?
反而瓶瓶罐罐比较受欢迎!
朱元璋心思活络,脑子转的飞快!
他觉得这样对他非常有利,反而更好!
要知道,大明开国最缺钱了!
黄金白银,自己都不够用,哪里舍得给别人?
反而那些瓶瓶罐罐都是民间用黏土烧制的,要多少有多少!
这要是用瓶瓶罐罐换杂交水稻的种子,岂不是自己大赚特赚了?
呵呵!
朱元璋越想越看开心,越想越得意!
这波赚大发了!
“行!小赵,咱客随主便,你说用什么换,咱老朱就给你什么!”
“不过,这个怎么兑换呢?”
老朱随后问出了问题,毕竟以物换物,需要一个兑换标准!
“这样吧,我也大度点,你拿一个瓷器之类的玩意过来给我,我给你1000斤种子!或者吃的粮食,都可以!”
赵吉想了想道,没有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
要知道杂交水稻种子也不过40块左右一斤,一千斤也就是4000块吧。
一千斤粮食,一斤大米便宜的也就是二三块,就按三块一斤,也不过3000块!
而老朱给的瓶瓶罐罐,都是古董,少说百十万一个,甚至几百万。
这样一对比,他赵吉依旧赚差价,赚的盆满钵满!
甚至比倒卖军火,还要一本万利!
而老朱那边也暗暗惊喜万分!
大明王朝却得就是粮食!
民以食为天!
没有粮食吃,老百姓就要造反,军队就打不了仗!
相比那些瓶瓶罐罐,粮食才是王道!
朱元璋正愁粮食没有着落,现在就有人提供了。
况且一个不值钱的瓷器,居然可以换这么多种子,或则粮食,简直就是赚大发了!
“小赵,你说的是真的假的?可别骗咱老朱啊,咱老朱没上过几年私塾,你就以为咱好糊弄!”
朱元璋心头火热,表面不动声色,故意试探道。
“是啊,小赵,真可以换这么多粮食吗?”
马皇后也笑着问道。
“自然是真的,粮食都是大米,不是稻谷,说话算数!”
赵吉豪气道。
“那好!就一言为定了啊!”
老朱激动的脸都红了!
嘿嘿!
遇到了一个大傻帽!
祸害他老朱发一笔横财!
“来,今天高兴,咱们一起喝一个!”
朱元璋兴冲冲的端起酒杯,大家碰了一个!
当下,两人谈妥,各取所需,这才分别。
赵吉让他们等三天过来提货,朱元璋要了一千斤的种子,一千斤的大米。
总共三个瓷器。
先看看货,以后再大批量的购买!
…………
回到大明后,朱元璋就兴奋的不行。
因此赵吉又给他带来了意外之喜!
不仅疑惑被解答了,还得到了杂交水稻的种子和粮食来源,简直就是自己命中的福星福将啊!
“这个小赵,当真是咱的贵人!”
朱元璋忍不住感叹一声,美滋滋的。
马皇后也高兴,大明有着一位未来小神仙。
李善长更为暗暗羡慕嫉妒恨!
这么一位绝世高人,朱元璋都得到了,怕是以后的大明腾飞,指日可待了!
那时候,怕是没有他李善长的用武之地了!
毕竟,他和人家小赵一比,完全就是渣渣!
(http://www.220book.com/book/X2Z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