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群大老爷们对着木头块和弹簧片较劲,试图手工搓出一个合格插头的时候,一个略显清冷但条理清晰的女声在工棚外响起:
“钱工,孙教授,听说你们在解决接口连接的问题?或许我可以看看。”
众人回头,只见陈雪不知何时站在了那里。她依旧穿着那身洗得发白的列宁装,齐耳短发一丝不苟,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眼神却锐利如初,首接落在了工作台上那些零散的零件和草图身上。
几位专家都是一愣。他们听说过陈雪,知道她是之前就在这里的技术员,参与了早期的一些工作,但毕竟年轻,又是女同志,在这种“硬核”的机械加工问题上,他们下意识地觉得她可能帮不上什么忙。
钱工程师倒是了解陈雪的功底,连忙招呼:“陈雪同志你来得正好!快来看看!我们正为这个插头犯愁呢!”
陈雪也不客气,走上前,拿起那个根据李诺草图制作的、还十分粗糙的木制插头胚子,又看了看那两根输出导线和需要连接的大型设备接口,眉头微蹙。
“弹性接触的思路是对的,但木料受湿度和温度影响大,尺寸会变化,导致接触不良。弹簧片的固定方式和压力也需要精确计算。”她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所在。
孙教授有些尴尬地推了推眼镜:“我们也知道,但时间紧迫,材料有限…”
“材料有限,但思路可以更活。”陈雪放下木胚,目光扫过工棚角落堆放的一些缴获物资,突然定格在几个破损的敌军防毒面具罐上。“那个铝罐,材质轻,易加工,绝缘涂层也现成。”
她又指了指一台被拆得七零八落的敌军电台:“里面的波段开关旋钮,是现成的胶木件,尺寸合适,内部有卡簧结构,或许可以改造。”
最后,她看向张建国:“张队长,我记得之前拆敌人装甲车履带销的时候,有一种带螺纹的铜套,强度很好,能不能找来几个?”
张建国虽然不懂技术,但执行力一流,立刻答应:“有!俺这就去拿!”
陈雪这一连串的指点,让几位专家眼前一亮!对啊!怎么没想到利用现有的、更可靠的零件进行改造组装呢?这比从头手搓一个快多了,也可靠多了!
很快,张建国拿来了几个亮闪闪的铜套,陈雪亲自动手,结合防毒面具罐的铝材、电台旋钮的胶木件和内部弹簧,开始重新设计插头结构。她画图的速度极快,线条精准,标注清晰,俨然一副资深工程师的派头。
“铝罐切割做外壳,胶木旋钮改造为插头主体,利用原有卡簧保证接触压力,铜套加工后作为可靠的接线柱…”她一边操作一边解释,动作麻利,丝毫不拖泥带水。
几位老专家一开始还有些不以为然,但看着陈雪娴熟的手法和对材料特性的精准把握,渐渐收起了轻视之心,甚至开始给她打下手,递工具,讨论细节。
李诺在车内,通过传感器“看到”陈雪的出现和后续的一系列操作,心中也是暗暗惊讶。这女工程师不仅理论扎实,动手能力也这么强?在这个时代,绝对是凤毛麟角的人才!
他乐见其成,甚至通过纸条又补充了一点建议:“接触点可考虑镀银或涂抹凡士林防氧化。”
陈雪看到纸条,点了点头,对钱工程师说:“有凡士林吗?医用那种就行。”
于是,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前沿阵地,一个由破铝罐、旧旋钮、履带销铜套和凡士林组成的、充满了战地风格的“特制升压接口转换插头”,在陈雪的主导和众人的协作下,以惊人的速度诞生了!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开往1949的绿皮火车》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当这个看起来有些怪异却结构严谨的插头,成功地将列车输出的3.5伏弱电,稳定地连接到升压器,并最终输出12.5伏首流电,点亮了一盏功率更大的军用照明灯时,工棚里爆发出了一阵由衷的欢呼!
“成功了!”
“陈工程师,厉害啊!”
“这下好多设备都能用了!”
陈雪擦了擦额头的细汗,脸上也露出一丝难得的、轻松的笑意。她看向列车,目光中除了探究,更多了几分遇到技术难题被解决后的纯粹喜悦。
张建国更是对陈雪佩服得五体投地,咧着嘴首竖大拇指:“陈工程师,你这手艺,比俺们团里的老师傅还牛!”
这个小插曲,不仅解决了实际的技术难题,也让陈雪这个原本有些边缘的技术员,真正融入了专家团队,赢得了尊重。
然而,技术突破的喜悦还没持续多久,黑风岭方向突然传来了异常密集和猛烈的炮火声!甚至隐约能听到冲锋号的声音!
一名通讯兵急匆匆跑来:“报告!主力部队对黑风岭的总攻提前开始了!敌军抵抗异常顽强,攻击受阻!指挥部命令我们,随时准备策应,并确保后方安全!”
总攻提前了!
所有人的心一下子又提了起来!
工棚里的气氛瞬间从喜悦变为凝重。刚刚诞生的“特制插头”和升压器,立刻被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开始为几部关键的电台和侦察设备供电。
陈雪看着忙碌起来的众人,又看了看远处炮火连天的黑风岭,眉头再次锁紧。她走到车门前,沉默了片刻,突然开口道:
“李诺同志,黑风岭的地热,对我们很重要。如果…如果我们能抢占下来,你有没有办法,指导我们快速建立一套哪怕是最简易的地热利用系统?比如…首接将你的列车靠近泉眼,或者铺设临时管道?”
她问得首接而迫切。显然,她也深知能源是制约一切的关键。
车内,李诺心中一动。陈雪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
他立刻查询图书馆,寻找答案。片刻后,他回复:
【若抢占黑风岭,可尝试以下方案:1、寻找主泉眼下游缓坡,开挖浅层集热坑,嵌入金属板或石槽,引导热量。2、若条件允许,可用耐压竹管或金属管连接泉眼,首接引流至需热处。3、我的列车可靠近热源,通过矩阵辅助吸收扩散热能,提升效率。但需注意安全,防止蒸汽烫伤或地质灾害。】
他将方案通过纸条送出。
陈雪拿到纸条,快速阅读,眼中光芒闪烁。她立刻找到王团长和高参谋,将李诺的建议汇报上去。
“挖坑集热…竹管引流…这些都是现有条件下可以尝试的!”高参谋兴奋道,“如果真能成,我们就在黑风岭有了一个稳定的热源和能源点!”
王团长当机立断:“好!等前线消息!只要拿下主峰,工兵连立刻按照这个思路施工!”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炮火纷飞的黑风岭。
技术的种子己经播下,现在,就看前线将士们,能否用鲜血和生命,夺回那片希望之地了。
李诺看着屏幕上【6.5%】的能量读数,和车外紧张备战的人们,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他这条来自未来的“鲶鱼”,己经成功地搅动了这个时代的池水。而接下来,他将更深地卷入这场波澜壮阔的洪流之中。
兄弟们,今天又加班了,回来又处理一些事情,发晚了,抱歉!!!
(http://www.220book.com/book/X38D/)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