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苏锦书的名声越来越大,找她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崔铮索性在京城繁华地段买了一处宅子,让苏锦书开了一家医堂,取名“锦心堂”。
开业那天,崔家全员出动,为医堂撑场面。崔景宸甚至请来了京城有名的戏班,在医堂门口搭台唱戏,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围观。
苏锦书穿着一身月白色的素面襦裙,站在医堂门口,亲自迎接前来道贺的宾客。她面容温婉,举止从容,丝毫不见初入京城时的局促,倒有几分当家主母的沉稳气度。
“崔小姐,恭喜医堂开业!”一位曾被苏锦书治好顽疾的老将军,带着厚礼前来道贺,言语间满是感激。
“李将军客气了,日后若有不适,随时来锦心堂便是。”苏锦书浅笑回应,礼数周全。
崔景睿在一旁帮着招呼客人,看到有人送来稀奇的药材,立刻拿到苏锦书面前炫耀:“妹妹你看,这是西域来的天山雪莲,据说能起死回生呢!”
苏锦书无奈地看了他一眼:“二哥,药材哪有那么神效,不过这雪莲确实是温补的佳品,正好可以用来制作药膳。”
正说着,一个熟悉的身影从人群中挤了进来,看到苏锦书,激动地喊道:“锦书妹妹!”
苏锦书抬头望去,眼中满是惊喜:“阿竹!你怎么来了?”
来人是她在江南小镇时的玩伴阿竹,两人一起长大,感情极好。阿竹穿着一身粗布衣裙,脸上带着旅途的疲惫,却难掩兴奋:“我听说你回了京城,还开了医堂,就特意从江南赶来了!”
原来,阿竹在镇上听说苏锦书是清河崔氏嫡女,又在京城开了医堂,便收拾行李,一路辗转来到京城投奔她。
苏锦书拉着阿竹的手,心中满是感动:“路上辛苦了,快进来歇歇。”
她将阿竹带到医堂后院的客房,又让人准备了热水和点心。阿竹看着精致的客房,眼中满是好奇:“锦书妹妹,你现在真是不一样了,住这么好的房子,身边还有这么多丫鬟伺候。”
“这都是家人的安排。”苏锦书笑着说,“你要是不嫌弃,就留在京城吧,正好可以帮我打理医堂。”
阿竹眼睛一亮:“真的吗?我愿意!我虽然不懂医术,但可以帮你抓药、记账,做些杂活!”
“当然是真的。”苏锦书点点头,有熟悉的人在身边,她也觉得安心了许多。
接下来的日子,阿竹便留在了锦心堂,帮着苏锦书打理日常事务。她手脚麻利,为人热情,很快就和医堂的伙计、丫鬟们打成了一片。
这日,苏锦书正在诊室为一位病人诊脉,阿竹突然跑了进来,神色慌张:“锦书妹妹,外面来了个很奇怪的病人,说什么都不肯让别人看,只说要找你。”
苏锦书皱了皱眉:“带我去看看。”
她跟着阿竹来到医堂前厅,只见一个穿着黑色斗篷的男子坐在角落,斗笠的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听到脚步声,男子抬起头,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
“崔小姐,久仰大名。”男子声音沙哑,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先生请随我到内堂。”苏锦书看出男子似乎不想被人打扰,便将他带到了内堂诊室。
关上门后,男子摘下斗笠,露出一张苍白的脸,嘴角还带着一丝血迹。苏锦书心中一惊,连忙上前:“先生这是受了内伤?”
男子点点头:“在下与人交手,不慎被暗伤所伤,听闻崔小姐医术高明,特来求诊。”
苏锦书为他诊脉,发现他体内有一股阴寒之气,正在侵蚀五脏六腑,若是不及时医治,恐怕会有性命之忧。“先生伤势严重,需立刻施针排毒,再配合汤药调理。”
“有劳崔小姐。”男子闭上眼睛,任由苏锦书施针。
苏锦书取出银针,凝神定气,将银针刺入他背上的几个穴位。随着银针转动,男子体内的阴寒之气渐渐被逼出,脸色也好看了一些。
施针结束后,苏锦书开了一副排毒的药方:“这方子每日一剂,连服七日,七日之后再来复诊。另外,近期不可再与人交手,需好生静养。”
男子接过药方,从怀中取出一锭金子放在桌上:“多谢崔小姐,这点诊金请收下。”
“先生客气了,诊金按医堂规矩来就好,这锭金子太多了。”苏锦书推辞道。
男子却坚持道:“崔小姐救了在下的命,这点钱算不了什么。日后若有需要,崔小姐可持此玉佩到城西的‘暗阁’找我,在下定当报答。”他从怀中取出一块黑色的玉佩,放在桌上,然后戴上斗笠,转身离开了医堂。
苏锦书拿起玉佩,只见玉佩上刻着一个“影”字,质地冰凉,一看就不是凡物。她将玉佩收好,心中有些疑惑,这男子的身份显然不一般,而他口中的“暗阁”,似乎是一个神秘的组织。
阿竹走进来,好奇地问:“锦书妹妹,那个人是谁啊?看起来好神秘。”
“我也不知道。”苏锦书摇摇头,“好了,别多想了,继续干活吧。”
她不知道的是,这个神秘男子的出现,只是一个开始。几天后,锦心堂突然来了一群官差,说是接到举报,锦心堂私藏违禁药材,要搜查医堂。
错认千金后,冷面太子非要负责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错认千金后,冷面太子非要负责最新章节随便看!(http://www.220book.com/book/X3M8/)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