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室恢复了往日的静谧,但空气中仿佛仍残留着前几日惊心动魄的能量余韵。林晚星的身体在“山河社稷图”反哺的清凉能量滋养下,恢复的速度远超医生预料。虽然脸色依旧带着失血后的苍白,精神力也远未恢复到巅峰,但至少己能下床行走,处理一些不那么耗费心神的事务。
她听从了政委的建议,没有立刻投入高强度的研究,而是将目光先投向了那批刚从北方秘密转运回来的、来自“昆仑”基地废墟的缴获品。
东西不多,装在一个半旧的木箱里。主要是几本被烧灼、撕扯过的实验日志残卷,一些无法辨认的胶卷底片,以及几件在能量内爆中奇迹般保存下来、但似乎己失去活性的奇异金属碎片。
林晚星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边缘扭曲、触手冰凉的暗银色金属片。它非铁非钢,表面有着类似生物纤维的纹理,但此刻毫无光泽,与普通废铁无异。她尝试将一丝微弱的精神力探入其中,却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看来,“神骸”的毁灭,也使得这些依赖其能量存在的衍生物彻底“死亡”了。
她轻轻放下金属片,又拿起那些实验日志残卷。上面的日文记录支离破碎,充斥着大量专业术语和代号,但依稀能辨认出“适配体筛选”、“能量耐受阈值”、“精神崩溃指数”、“容器稳定性”等令人不安的字眼。宫崎良介的供述在这些冰冷的文字面前得到了残酷的印证。
然而,这些都不是她此刻最关心的。她的意识再次沉入识海,凝视着那幅光华内敛的“山河社稷图”,目光聚焦在那新生的“军武推演”纹路上。
是时候,进行一次真正的尝试了。
她需要一件更具体、更“实在”的样本,而不是这些己经失效的能量残骸。
恰在此时,政委再次来访,身后跟着一名机要员,手里捧着一个长条形的、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油布包。
“晚星同志,身体好些了吗?”政委关切地问,随即示意机要员将油布包放在桌上,“这是前线部队刚刚秘密送来的另一批战利品,是从一支被伏击的日军特种小队身上缴获的。他们觉得这东西有些特别,可能与‘昆仑’有关,就一并送来了。”
林晚星心中一动,走上前,小心地解开油布。
里面是一支步枪。
但并非常见的三八式或九九式。它比制式步枪稍短,枪管更厚实,枪托形状奇特,带有可调节的贴腮板,最重要的是,它配备了一个造型古朴、镜筒粗长的光学瞄准镜!
这是一支狙击步枪!而且是这个时代极为罕见的高精度型号!
“这是……九七式狙击步枪?”林晚星凭借穿越前的历史知识,辨认出了这款日军在战争后期才少量配发给精锐狙击手的武器。在此刻的1940年,它绝对是稀罕物。
“同志们都不认识这东西,只觉得这‘望远镜’装在上面怪模怪样。”政委解释道,“试射了几发,精度确实远超普通步枪,但操作复杂。你觉得有用吗?”
“有用!太有用了!”林晚星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这正是一个完美的、具象化的“军武”样本!它代表着这个时代步兵武器的某种技术巅峰,蕴含着材料、机械结构、光学原理等一系列可以解析的知识!
她强压下立刻进行推演的冲动,对政委说:“政委,这支枪和这些资料我先留下研究。我感觉……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启发。”
政委对她这种“灵感迸发”的状态早己见怪不怪,点头应允,又叮嘱了几句注意身体,便带着机要员离开了。
研究室重归安静。林晚星深吸一口气,将手轻轻按在那支冰冷的九七式狙击步枪上。她闭上双眼,集中全部精神,引导着意识触碰“山河社稷图”上的“军武推演”纹路。
笨笨大超超超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解析此物。”
指令下达的瞬间,她感到自身本就未完全恢复的精神力如同开闸的洪水,被迅速抽离!一阵强烈的眩晕感袭来,让她几乎站立不稳。
但与此同时,在她意识的“视野”中,那支狙击步枪的形态开始分解、重构!无数细微的光点勾勒出枪管、枪机、击发结构、瞄准镜内部复杂的透镜组……一个由光线构成的、极其精细的三维立体模型,浮现在“军武推演”的纹路之上!
【推演进行中……样本完整度:高。能量层级:低(常规物理造物)。推演精度:中。】
【解析内容:结构力学分析……材料成分模拟……弹道轨迹计算……光学放大原理……人机工程适配性评估……】
【可尝试优化方向:枪管钢材微观结构强化(需对应冶金知识及能量介入)……瞄准镜镜片镀膜工艺(需对应光学知识及材料)……击发机构摩擦力优化(需精密加工技术)……】
信息流如同涓涓细流,虽然缓慢,却持续不断地涌入林晚星的脑海。她“看”到了枪管内部膛线的磨损情况,“看”到了瞄准镜内部光路设计的精妙与不足,“感受”到了子弹击发时各部件的应力分布……
这种体验玄妙无比,仿佛她亲手将这支枪拆解了成千上万次,用最精密的仪器测量过每一个零件,进行了无数次的模拟射击。
推演持续了约莫一刻钟,林晚星感到精神力即将再次见底,才强行中断了过程。她踉跄一步,扶住桌子,额头上满是虚汗,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成功了!虽然只是最基础的解析,没有能量介入,无法实现真正的“优化”,但她己经获得了这支步枪几乎全部的“数据”!如果现在给她足够的工具和材料,她甚至有信心手工复制出一支性能相近的狙击步枪!
更重要的是,她明确了“军武推演”的能力边界和消耗——对常规物理造物,解析精度尚可,但消耗巨大;若要实现“优化”甚至“创造”,则需要相应的知识体系、材料以及……更庞大的能量支撑。
这只是一个开始。
就在林晚星沉浸在推演成功的疲惫与喜悦中时,遥远的北疆,风雪弥漫的山林小径上,一支伤痕累累的小队正在艰难前行。
陆承钧的左臂用绷带吊在胸前,脸上多了几道冻裂的血口,但眼神依旧沉稳锐利。他率领着仅存的六名“破冰”队员,携带着用生命换来的情报和样品,正按照预定路线,向接应点转移。
怀中的指南针依旧冰冷沉寂,与林晚星的连接仿佛彻底中断,这让他心中那份担忧如同阴云般挥之不去。
“队长,前面就是黑风坳了,穿过那里,再走二十里,就能到接应点。”副队长低声汇报,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陆承钧点了点头,举起望远镜观察前方地形。黑风坳地势险要,两侧山崖陡峭,中间一条狭窄的通道,是典型的易受伏击之地。
“放出尖兵,小心探查。”他下令。
然而,尖兵刚出去不久,前方就传来了急促的枪声!紧接着是爆炸声!
“有埋伏!是关东军的搜索队!”尖兵的声音通过简陋的步话机传来,带着焦急,“他们人不少,装备精良,把我们堵在坳口了!”
陆承钧眼神一冷。果然还是被咬上了!
“准备战斗!抢占左侧制高点!利用地形节节抵抗!我们的任务是突围,不是歼灭!”他迅速下达指令,同时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那枚沉寂的指南针。
晚星,如果你能感知到……我们还需要一点运气。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举起手中那支普通的三八式步枪,目光投向枪声传来的方向。
归途的最后一段,依旧是烽烟弥漫。
(http://www.220book.com/book/X4W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