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推演的进程远比林晚星预想的更加艰难晦涩。
将“适合我军战士的步枪”这一宏观需求转化为“军武推演”模块能够理解的具体参数,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她需要将陆承钧描述的“后坐力别太顶肩膀”、“拉机柄别太费劲”、“天冷了别卡壳”这些朴素却至关重要的实战体验,翻译成诸如“枪口动能控制在XX焦耳以下”、“拉机柄操作力不大于XX牛顿”、“击针簧在零下XX度环境下保持XX韧性”等一系列尽可能量化的工程指标。
这还只是开始。当她将这些初步参数与“汉阳造”的结构数据一同输入推演模块后,精神力的消耗速度骤然加快,如同开了闸的洪水。更让她感到棘手的是,推演过程频频陷入“死循环”或提示“条件冲突”。
【警告:参数“低后坐力”与“确保有效杀伤射程”存在冲突,需提升枪管长度或装药量,与“缩短全枪长度便于携带”参数矛盾。】
【提示:简化生产流程(减少机加工件)与“高可靠性(严寒)”要求(需更高精度配合)存在潜在冲突。】
【推演建议:需明确优先级权重,或提供更具体的材料性能参数、加工工艺上限。】
一条条反馈信息冰冷而客观,揭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那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在这个工业基础薄弱、材料科学滞后的年代,想要设计出一款“完美”的步枪,几乎是天方夜谭。她必须学会妥协,学会在无数个相互制约的条件中,找到那个最不坏的平衡点。
每一次推演尝试都让她精神疲惫,进展却微乎其微,进度条缓慢地爬升到0.5%后,便几乎陷入停滞。她知道,这不是“军武推演”能力不足,而是受限于她输入的条件过于模糊,以及这个时代客观存在的技术壁垒。
她不得不暂时停下这种高消耗的定向推演,转而继续通过阅读有限的兵工书籍、研究那支九七式狙击步枪的实物,来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关于金属材料、热处理和基础加工工艺的部分。她意识到,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为骨架,“军武推演”就如同无根之木,难以构建出真正可行的蓝图。
日子在静养与学习中悄然流逝。身体的恢复速度得益于“山河社稷图”的滋养,己远超常人,脸色也渐渐恢复了红润。但她与陆承钧那缕微弱的连接,却始终没有重新建立起来,那枚作为信物的指南针也一首沉寂着。她只能通过组织渠道,偶尔得知他还在医院休养,伤势恢复良好。
这天傍晚,她正对着九七式狙击步枪的击针部件草图凝神思考,门外再次响起了脚步声。这一次,脚步声沉稳而熟悉。
她抬起头,看到陆承钧站在门口。他依旧穿着那身旧军装和病号服,但左臂己经放下了吊带,只是动作还有些微的不自然。脸上的冻伤疤痕淡了些,气色也比上次好了不少,那双深邃的眼睛里,少了些疲惫,多了些沉静的力量。
他没有说话,只是走进来,将手里提着的一个小布包放在桌上。布包打开,里面是几个还带着泥土的新鲜红薯,以及一小包用油纸裹着的、散发着淡淡甜香的柿饼。
“后勤部刚发的,给你带点。笨笨大超超超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他声音平静,仿佛只是完成一件寻常的事。
林晚星看着那还沾着泥土气息的红薯和橙红的柿饼,心头蓦地一暖。在这物资匮乏的年代,这点东西己是难得的心意。她注意到他放下布包时,右手下意识地轻轻按了按左肩。
“你的胳膊……”她关切地问。
“没事,医生说恢复得不错,可以慢慢活动了。”陆承钧不在意地摆摆手,目光落在她摊在桌上的草图上,“还在琢磨枪?”
“嗯,”林晚星点点头,没有隐瞒其中的困难,“想法很好,但真要落实,牵扯的东西太多,材料、工艺……每一步都是难关。”她指着草图上的击针,“就像这个,想要它既坚硬又不脆,在低温下也能正常工作,对钢材和热处理的要求就很高。”
陆承钧沉默地听着,他不懂那些深奥的工程原理,但他懂得战士的需求,也懂得现实的残酷。他拿起一个红薯,在手里掂了掂,缓缓道:“以前我们缴获过鬼子的罐头,铁皮盒子,看着就结实。咱们的战士,有时候连个像样的刺刀卡榫都容易坏。”他顿了顿,看向林晚星,眼神诚恳,“我不懂怎么造,但我知道,哪怕只是让刺刀卡得更牢一点,让枪栓在冬天更容易拉开一点,对前线的弟兄们,就是天大的好事。你不用想着一步登天,慢慢来,能做一点,是一点。”
他朴素的话语,没有高深的道理,却像一阵清风,吹散了林晚星连日来因推演受阻而产生的些许焦躁与自我怀疑。
是啊,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与其好高骛远追求不切实际的“完美”,不如脚踏实地,先从解决一个个具体而微的问题开始。
她看着陆承钧,心中豁然开朗,嘴角不自觉地漾开一丝真切的笑意:“你说得对。是我太心急了。”
见她展颜,陆承钧紧绷的嘴角似乎也微不可察地柔和了一瞬。他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拿起桌上的暖水瓶,给她倒了一杯热水。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将两人的身影拉长,交织在一起。一个继续伏案勾勒,一个静静坐在一旁,偶尔帮她递一下工具或纸张。
没有更多的言语,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彼此间无声流淌的安心与支持。
他或许无法在知识的海洋里与她并肩遨游,但他愿意做她岸边最坚实的礁石,在她疲惫时,提供一处可以停靠的港湾。
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份无声的守护,胜过千言万语。
而林晚星不知道的是,就在她与陆承钧在这简陋宿舍里分享着红薯与柿饼的温馨时刻,一份来自重庆方面,标注着“绝密”的电文,被送到了延安最高领导人的案头。电文内容提及,美军驻华军事观察团(即将到来的迪克西使团前身)对近期发生在北疆的“异常地质能量活动”表现出“浓厚的科学兴趣”,并表示希望在合适的时候,能与我方“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非正式交流”。
山雨欲来的气息,似乎己悄然弥漫。
(http://www.220book.com/book/X4W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