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战略研究室的牌子,挂在了宝塔山下一处新辟出的、相对独立的窑洞院落门口。条件依旧简陋,但配备了专用的电台、资料档案柜,并从抗大、鲁艺以及各机关单位抽调了五名背景可靠、头脑灵活的年轻干部作为林晚星的助手。研究室的工作,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迅速展开。
林晚星将首要任务定为两项:一是系统梳理、整合从沈墨言、“梅先生”及“北先生”处缴获的所有资料,试图构建起“影狐”网络的完整图谱;二是密切关注各根据地、尤其是东北抗联方面反馈回的、任何与“影狐”或异常电台活动相关的信息,寻找执行“打草惊蛇”计划的合适切入点。
工作千头万绪,林晚星几乎是以室为家。她将“梅先生”那本充满怨艾与隐语的笔记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上的密码批注、以及“北先生”留下的那张写着“蓬山”坐标的残页,并排放在办公桌上,反复比对、揣摩。
“主任,这是刚截获的,来自平津地区的一个陌生电台信号,密码结构很复杂,与我们之前掌握的‘影狐’密码体系有相似之处,但又做了大幅变异。”一名叫小王的年轻助手将一份刚抄收的密电码放在她面前。
林晚星接过,目光扫过那串杂乱的电码。这种变异,是“影狐”网络在核心人物接连损失后的自我更新?还是其他敌特组织在模仿?
她拿起那本《石头记》,尝试用“琴语”密码和书本密的几种可能规则进行初步套解,但都失败了。对方似乎更换了密码母本,或者使用了更复杂的加密层级。
“先存档,列入重点监控序列,继续搜集其通讯规律。”林晚星没有气馁,敌人在进化,她也必须更快。
几天后的一个深夜,林晚星仍在灯下研究那些泛黄的资料。她揉着发胀的太阳穴,目光无意间再次落在那张“北先生”留下的坐标残页上。“K45.1, J78.9, 黑龙…”。旁边的“梅先生”笔记本敞开着,正好翻到那首仿写李商隐的无题诗处:“…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山…青鸟…” 她喃喃自语。
忽然,一个之前被忽略的细节如同电光石火般在她脑中闪过!“青鸟”在古代神话中是西王母的信使,而“北先生”在教堂里,曾提到过“青鸾示下”!“青鸾”与“青鸟”,是否存在着某种关联? 甚至可能是同一指代的不同称谓?
如果“青鸾/青鸟”是“影狐”网络内部高级信使或指挥层的固定代号,那么,沈墨言(青鸾)死后,这个位置是否会有新人接替?新的“青鸟”会使用什么样的密码和联络方式?
她猛地站起身,重新拿起那份来自平津地区的陌生密电。如果假设这份密电源自新的“青鸟”,那么其密码母本,很可能不再是沈墨言惯用的《红楼梦》,而是……与“青鸟”意象相关的其他典籍?
她的目光在资料堆中扫视,最终落在了那本从沈墨言处查抄的《五知斋琴谱》上!琴谱中不仅有《梅花三弄》,还有《青鸾舞镜》等古曲!更重要的是,“青鸟”的意象,也常出现在古琴曲和相关的诗词歌赋之中!
一个大胆的猜想形成:新的联络者,可能使用了以古琴曲谱为核心的全新密码母本!
“小王!把最近三个月所有截获的、未破译的陌生信号,尤其是带有重复规律或特定时间点出现的信号,全部找出来!”林晚星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急促。
整个研究室立刻忙碌起来。大量的电文底稿被铺开,林晚星带领助手们,开始尝试以几种常见的古琴曲谱(如《高山》、《流水》、《阳关三叠》等)作为母本,进行反向破译测试。
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且工作量巨大的过程,如同大海捞针。连续两天两夜,研究室的灯光几乎未曾熄灭。
第三天凌晨,当林晚星尝试到一首相对冷门、但意境与“青鸟”传说有所关联的古琴曲《玄默》时,一份来自张家口方向的、之前始终无法破解的密电,竟然显现出了有意义的文字片段!
“…新巢不稳,旧主…疑…”
“…惊鸿虽去,余威…尚在…”
“…亟待…指令…”
破译成功了!虽然只是片段,但信息量惊人!
“新巢不稳”——指的是“蓬山”据点因为他们的侦察行动而变得不安全?
“旧主疑”——“旧主”是谁?是指“北先生”吗?他们在怀疑“北先生”的死因?还是在怀疑内部有奸细?
“惊鸿虽去,余威尚在”——这明确指向了林晚星!即使她离开了东北,其带来的影响仍在持续!
“亟待指令”——他们在焦急地等待上峰的指示!
这份密电,证实了“影狐”网络在“北先生”死后并未停止活动,并且仍在关注着林晚星!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这个网络内部可能出现了信任危机和混乱!
“就是现在!”林晚星眼中精光一闪,等待己久的“打草惊蛇”的时机,似乎到了!
她立刻伏案疾书,起草了一份绝密的行动建议:利用己破译的密码和掌握的电台频率,以“青鸾”(或模仿其口吻)的名义,向张家口方向的这个联络点发送一份虚假指令。指令内容将暗示“蓬山”己极度危险,内部确有叛徒,命令其立即启动紧急转移程序,并向一个由我们控制的虚假“安全地点”汇合!
这个计划风险极高,一旦被识破,不仅会暴露我方己破译其密码的底牌,还可能打草惊蛇,促使敌人更加隐蔽。但若能成功,则极有可能调动敌人,让他们在慌乱转移中暴露更多的人员、线路和秘密!
她将行动建议密封好,命小王立刻送往刘科长和更高层首长处审阅。
送出报告后,林晚星站在研究室的院子里,眺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晨风吹拂着她因熬夜而略显苍白的脸颊,却吹不散她眼中的锐气。
她知道,这步棋落下,必将在这看似平静的湖面下,激起新的、难以预料的波澜。但这正是反击必须承受的风险与代价。
雷霆之击,始于微末。这第一声惊雷,将由她亲手引动。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携空间穿越后我支援前线(http://www.220book.com/book/X4W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