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萧彻的禁足期结束。他一大早就进宫面圣,顺便参加朝会。
金銮殿内,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庄严肃穆。当今陛下萧宏坐在龙椅上,脸色平静地听着大臣们上奏。
“陛下,”户部尚书出列,躬身道,“近日江南地区遭遇水灾,百姓流离失所,急需朝廷拨款赈灾。臣恳请陛下尽快下旨,调拨粮草和银两,前往江南赈灾。”
萧宏皱起眉头:“江南水灾一事,朕己知晓。只是国库空虚,若是调拨大量粮草和银两,怕是会影响朝廷的正常运转。众卿有何看法?”
三皇子萧景立刻出列,躬身道:“父皇,儿臣以为,江南乃鱼米之乡,若是水灾得不到及时治理,恐怕会引发民变。虽然国库空虚,但臣愿意拿出自己府中的一半家产,支援江南赈灾。同时,臣建议,让各地官员捐出一部分俸禄,以解燃眉之急。”
他这番话,既表现了自己的忠心,又博得了大臣们的好感。不少官员纷纷附和:“三皇子殿下仁心仁术,臣等愿意捐出俸禄,支援江南赈灾。”
萧宏点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景儿有心了。既然如此,那就按景儿说的办。”
萧彻站在一侧,看着萧景的表演,眼底掠过一丝冷意。萧景这是在收买人心,为自己争夺储位铺路。他不能让萧景得逞。
“父皇,”萧彻出列,躬身道,“儿臣以为,三皇兄的提议虽好,却治标不治本。各地官员的俸禄有限,捐出一部分,也只是杯水车薪。而江南水灾严重,需要大量的粮草和银两,仅靠三皇兄的家产和官员的俸禄,远远不够。”
萧景脸色微变,看向萧彻:“西弟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萧彻道:“儿臣以为,我们可以一方面调拨国库的粮草和银两,另一方面,鼓励江南的富商捐粮捐钱。朝廷可以对那些捐款较多的富商,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授予他们荣誉官职,或者减免他们的赋税。这样一来,既可以解决赈灾的资金问题,又可以调动富商的积极性,一举两得。”
众大臣听了,纷纷点头称赞:“西皇子殿下的提议甚好!这样既不会过多消耗国库,又能筹集到足够的赈灾资金。”
萧宏也露出了赞许的神情:“彻儿说得有理。就按彻儿的提议办。另外,江南赈灾一事,事关重大,需要一位皇子亲自前往督办。景儿,你愿意去吗?”
萧景心里一紧。江南水灾严重,条件艰苦,而且容易出纰漏。若是办得不好,不仅会失去父皇的信任,还会惹来大臣们的非议。可若是拒绝,又会显得自己胆小怕事。
就在他犹豫不决时,萧彻道:“父皇,儿臣愿意前往江南督办赈灾事宜。儿臣定会尽心尽力,确保赈灾工作顺利进行,让江南的百姓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萧宏看着萧彻,满意地点点头:“好!既然彻儿愿意去,那此事就交给你了。你即刻准备,三日后启程。”
“儿臣遵旨。”萧彻躬身应了声。
萧景看着萧彻,眼底掠过一丝恨意。他没想到,萧彻竟然会主动请缨去江南。这样一来,萧彻不仅能在父皇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还能趁机拉拢江南的富商,扩大自己的势力。
朝会结束后,萧彻刚走出金銮殿,就被沈清辞拦住了。沈清辞穿着一身藏青色的官服,脸上带着一丝担忧:“殿下,您真的要去江南?江南水灾严重,而且路途遥远,怕是会遇到危险。”
萧彻看着她,笑了笑:“放心吧,我自有分寸。江南是个好地方,若是能借此机会拉拢江南的富商,对我们日后争夺储位,大有裨益。”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对了,林风己经查到一些线索了。昨日围猎场里,给我的马喂烈性药和调换箭囊的人,都是三皇兄的人。那个右手背上有疤痕的禁军,就是三皇兄的贴身侍卫之一。”
沈清辞脸色一沉:“果然是三皇子!殿下,您这次去江南,一定要多加小心。三皇子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定会在暗中给您使绊子。”
“我知道,”萧彻道,“所以我需要你帮我。在我去江南期间,你要帮我盯着京城的动向,尤其是三皇兄的一举一动。若是有什么异常,立刻派人通知我。”
“臣明白。”沈清辞躬身道,“殿下放心,臣定会守好京城,不让您有后顾之忧。”
萧彻看着她,心里充满了感激。有沈清辞在京城帮他,他才能安心地去江南督办赈灾事宜。他伸手拍了拍沈清辞的肩膀:“清辞,辛苦你了。等我回来,一定好好谢谢你。”
沈清辞抬起头,看着萧彻的眼睛,轻声道:“殿下不必客气。这是臣应该做的。”
两人对视一眼,彼此的眼神里都充满了信任。他们知道,这场夺嫡之争,才刚刚开始。
(http://www.220book.com/book/X591/)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