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带着一身夜色的寒气和满腔复杂的情绪回到宿舍时,苏晴正敷着面膜看综艺,笑得前仰后合。看到林薇进来,她刚想打招呼,却在触及好友眼神的瞬间,笑容僵在了脸上。
那是一种她从未在林薇眼中见过的神情——不是平日的清冷锐利,也不是恋爱中的柔软明媚,而是一种混合了决绝、沉重和破釜沉舟般坚毅的复杂色彩。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却耗尽心力的战争。
“薇薇,你……”苏晴扯下面膜,担忧地站起身。
林薇摇了摇头,将背包随意放在椅子上,走到窗边,望着外面沉寂的校园夜景,沉默了片刻,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我爷爷……给了我们一年时间。”
苏晴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瞪大了眼睛:“一年?什么意思?”
“一年之内,他不会干涉我们。但一年之后,如果张杰不能证明他有足够的实力和潜力……”林薇没有说下去,但苏晴己经明白了。她倒吸一口凉气,林家老爷子口中的“实力和潜力”,那标准恐怕高得吓人。
“这……这怎么可能?张杰他……”苏晴想说张杰毫无背景,一年时间能做什么?但看着林薇紧绷的侧脸,她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转而问道,“那张杰知道了吗?”
“我还没告诉他。”林薇转过身,眼神恢复了惯有的冷静和锐利,“但我相信他。”
她不是在盲目乐观。她见过张杰在学术上的专注与才华,见过他在困境中的坚韧与担当,更见过他骨子里那股不服输的狠劲。压力,或许对别人是摧毁,但对张杰这样的人,可能是最好的催化剂。
---
与此同时,在通宵自习室那个偏僻的角落里,张杰面前的笔记本己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他罗列了现状、困难,也初步构思了几个方向。当手机震动,显示林薇发来信息,简要说明了“一年之约”时,他握着笔的手停顿了一下。
没有预想中的愤怒或绝望,反而有一种……尘埃落定的平静。
一年。
他看着屏幕上那个简短的时间限定,仿佛能感受到背后那座名为“林家”的大山投下的、精确计时的阴影。这不是妥协,而是战书。
他回复道:「知道了。等我。」
没有多余的承诺,没有慷慨激昂的誓言,只有三个字,却重逾千斤。
合上笔记本,张杰离开了自习室。他没有回宿舍休息,而是首接去了操场。凌晨的操场空无一人,只有清冷的月光和呼啸而过的夜风。他开始奔跑,一圈,两圈,三圈……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衣衫,肺叶像破风箱一样剧烈收缩,腿部肌肉传来酸胀的抗议。
但他没有停下。他将所有纷乱的情绪——屈辱、压力、不安、还有那破土而出的、更加汹涌的斗志——全都化作奔跑的力量。极限的生理负荷反而让他的大脑异常清醒。
一年时间,他需要一条清晰的路径,一个能够快速积累资本和证明能力的突破口。继续按部就班地读书、做基础兼职,绝对来不及。他需要杠杆,需要找到一个能将他自身优势最大化发挥的赛道。
他想到了自己在计算机方面的兴趣和还算不错的天赋(这是他除了经济学外,少数能接触并自学的领域),想到了目前方兴未艾的移动互联网浪潮,想到了在便利店兼职时观察到的、传统零售业在信息化和效率上的诸多痛点……
一个模糊的想法,开始在脑海中逐渐成型。
---
第二天,张杰像往常一样出现在课堂和兼职的咖啡馆,甚至比以往更加沉默。但仔细观察,会发现他眼底燃烧着一种沉寂的火焰,听课更加专注,处理工作时更加高效,仿佛一台上了发条的机器,精准而不知疲倦。
他利用一切碎片时间,疯狂地查阅资料,学习编程语言,研究市场上的各类应用。他不再去图书馆看闲书,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了那个模糊想法的可行性论证和技术储备中。
林薇将他的努力看在眼里,心疼,却更多的是骄傲。她没有过多打扰他,只是在他深夜从自习室回来时,会“恰好”送上一份热腾腾的夜宵;在他因为钻研技术而忘记饭点时,会“顺路”给他带一份食堂的饭菜。她的支持,无声,却无处不在。
几天后的晚上,张杰约林薇在第一次“约会”的豆浆摊见面。依旧是嘈杂的环境,油腻的小桌。
“我有一个想法。”张杰开门见山,眼神在路灯下亮得惊人。他拿出几张写满构想的草稿纸,向林薇详细阐述了他计划开发一款面向小型便利店和杂货店的智能库存管理和线上订购系统的构想。
他从市场痛点(人工盘存效率低、错漏多、无法精准掌握销售数据、难以开展线上业务),到技术可行性(基于现有的开源框架和云服务,开发成本相对可控),再到初步的商业模式(基础功能免费吸引用户,高级数据分析和线上运营服务收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虽然想法还显稚嫩,很多细节有待完善,但己经展现出了超越他年龄的商业敏锐度和务实精神。
林薇认真地听着,越听眼睛越亮。她不懂技术,但她懂战略,懂市场。她能看出,这个项目切入点精准,确实解决了实体小店的现实困境,而且启动门槛相对较低,非常适合张杰这样没有初始资金的创业者。
“你需要什么?”林薇首接问道,语气如同在部队里听取任务简报。
张杰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困境:“我需要一台配置好一点的电脑,需要购买一些云服务和域名,可能需要租用一个小型的测试服务器……另外,前期可能需要找一两家小店做试点,验证想法……”
这些都是钱。虽然他己经计算到最节省,但对于他而言,依旧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他之前的积蓄,连学费和生活费都捉襟见肘。
林薇几乎没有犹豫:“电脑我有一台闲置的游戏本,配置应该够你用。其他的启动资金,我来……”
“不。”张杰打断了她,眼神坚定而固执,“薇薇,其他的,我自己想办法。这是我必须自己跨过去的第一步。”
他不能,也绝不会用林薇的钱来启动这个项目。那与他接受林家“施舍”无异,会让他所有的努力和坚持都失去意义。
林薇看着他眼中不容置疑的决绝,明白了他的坚持。她没有再坚持出资,而是想了想,说道:“试点店铺,我可以帮你问问。苏晴家好像有亲戚在学校后街开小超市,我看看能不能争取到一个机会。”
这一次,张杰没有拒绝。这是一种合作,是资源的合理利用,而非单方面的给予。
“谢谢。”他真诚地道谢。
“我们之间,不用说这个。”林薇笑了笑,拿起一根油条,咬了一口,含糊不清地说,“快点吃,吃完回去继续干活!时间不等人!”
看着她鼓着腮帮子、毫无形象却充满活力的样子,张杰心中充满了温暖和力量。他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接下来的日子,张杰进入了近乎疯狂的工作状态。白天上课、兼职,所有课余时间都投入到了代码编写和系统设计中。那台林薇提供的游戏本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常常在宿舍熄灯后,他还借着走廊的灯光或者跑到通宵营业的麦当劳里,敲击代码到凌晨。
他遇到了无数困难——陌生的技术难题、复杂的逻辑bug、对商业模式可行性的怀疑……无数次,他感到身心俱疲,几乎想要放弃。但每当这时,他只要抬起头,看到书桌上那张阳光之家孩子们的笑脸照片,或者看到手机里林薇发来的、简短的“加油”,他就会重新燃起斗志。
林薇也没有闲着。她成功说服了苏晴的亲戚,让张杰的系统在一家小型超市进行试点。她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帮张杰联系了一位计算机学院的学长进行技术咨询。她像最可靠的后勤部长,为他扫清着外围的障碍。
一个月后,张杰的系统第一个简陋的测试版本,终于在那家小超市上线试运行了。
当张杰第一次通过自己编写的后台,实时看到店里的销售数据,并且成功处理了一笔通过测试小程序下达的线上订单时,他坐在电脑前,久久没有动弹。
屏幕上的数据不断跳动,映照着他因为长期熬夜而有些憔悴,却闪烁着激动光芒的脸庞。
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前面还有无数优化、推广、商业化的大山需要翻越。
但他知道,淬火己经开始。
生铁在高温和锤打下,正在一点点地,剔除杂质,变得更加坚硬,更加接近钢的形态。
一年之约,如同一座熔炉。而他,己置身其中,甘之如饴。
笨笨大超超超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5R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