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炼制出护身玉符,让张晓在器堂基础弟子中名声更响,但她并未因此自满。她很清楚,无论是丹道还是器道,都离不开对能量规则的深刻理解,而阵法,正是将这种理解具象化、系统化,并加以运用的最高深学问之一。想要在未来炼制更高级的丹药和法器,甚至为父母打造真正的洞府居所,阵法知识是绕不开的坎。
她将目光投向了宗门传授基础知识的“传功堂”。与丹堂、器堂不同,传功堂讲授的内容更为庞杂和基础,面向所有外门弟子,其中就包括《阵法入门》。
这日,张晓早早来到传功堂一个可容纳百余人的侧殿。殿内己经坐了不少外门弟子,讲台上一位头发花白、神色严肃的传功执事正在准备讲义。
课程开始,执事首接切入主题,讲解最基础的阵法原理——阵眼、阵基、阵纹,以及灵力在阵法中的流转与汇聚。他随手在讲台的沙盘上勾勒出一个最简单的“聚灵阵”雏形,线条纵横交错,节点星罗棋布。
“……聚灵阵,顾名思义,汇聚天地灵气。其核心在于‘引’与‘纳’。阵眼为引,需以特定属性灵石或法器构筑,沟通天地;阵纹为渠,引导灵气流向;阵基为纳,稳固阵法,储存灵气。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任何一处阵纹勾勒失误,节点连接不畅,轻则阵法失效,重则灵力紊乱,反噬己身……”
执事讲解得条理清晰,但对于大多数初次接触阵法的弟子而言,那些繁复的线条和抽象的原理依旧如同天书。不少弟子听得眉头紧锁,眼神茫然。
张晓听得极其专注。她的过目不忘本事让她能轻易记下沙盘上那复杂的阵图,但理解其内在逻辑和能量流转规律,则是另一回事。她能“看”到执事在勾勒阵纹时,指尖有微弱的灵力在按照特定规律流动,赋予那些线条“活性”,但其中的关窍,却并非一眼就能看穿。
“阵法之道,重在意会,在于对天地灵气运行规则的感悟。非一朝一夕之功,需持之以恒的练习与揣摩。”执事最后总结道,然后布置了实践任务——在特制的阵盘上,临摹并尝试激活这个简化版的聚灵阵。
弟子们领取了粗糙的玉石阵盘和特制的灵砂笔,开始尝试。侧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哀嚎。
“这笔怎么这么难控制!”
“这条线歪了!完了,灵力堵住了!”
“我的阵眼怎么亮不起来?”
“噗……我的阵盘冒烟了!”
失败的声音此起彼伏。大多数弟子连完整无误地临摹出阵图都做不到,更别说引导灵力激活了。就连一些在丹道或器道上有些天赋的弟子,面对这需要极强空间想象力和精准灵力控制的阵法,也显得束手无策。
张晓也领到了阵盘和笔。她没有急着动手,而是先仔细回忆执事勾勒阵图时的每一个细节,尤其是灵力注入的节奏和力度。然后,她才提起灵砂笔,蘸取少量蕴含微弱灵力的砂墨,开始在阵盘上缓缓勾勒。
她的动作很慢,很稳。凭借着过目不忘的记忆和对身体肌肉的精准控制,她勾勒出的线条几乎与执事演示的一模一样,分毫不差。然而,当她试图按照执事讲解的方法,在最后连接阵眼,注入灵力激活阵法时,阵盘上的纹路只是微微亮了一下,便迅速黯淡下去,只有极其稀薄的灵气被汇聚过来,效果微乎其微。
失败了。虽然阵图完全正确,但阵法并未真正激活。
“阵图无误,为何无法有效激活?”张晓蹙眉沉思。她再次集中精神,双眼微热,仔细“观察”着自己刚刚勾勒的阵盘。
在她的“视野”中,阵图的结构完整,线条也连通,但灵力在其中的流转却异常迟滞、涣散,如同在宽阔却淤塞的河道中流淌,无法形成有效的循环和汇聚。问题出在哪里?
她回想执事勾勒时,那灵力流转的顺畅感……是了!执事的灵力在流经某些关键节点时,似乎有极其细微的加速和凝聚,而在某些转折处,又有恰到好处的缓冲和分流!那不仅仅是勾勒线条,更像是在赋予这些线条“生命”,构建一个动态的能量循环系统!
而她的临摹,只是形似,却未得其神!缺乏了对能量流转节奏和节点强弱的精准把控!
“阵法基础……果然没那么简单。”张晓低声自语,眼中却没有任何气馁,反而燃起了更旺盛的求知欲。
这不仅仅是记忆和复制,更是理解和创造!是对能量规则更深层次的运用!
她抬起头,看向讲台上那位正在巡视指导、神色严肃的传功执事,心中己然有了决定。
阵法再难,她也要攻克它。为了丹道,为了器道,更为了能亲手为父母布置一个安全、舒适、灵气充裕的家。
她重新拿起灵砂笔,没有急着再次临摹,而是开始在脑中反复模拟、推演执事勾勒阵法时,那灵力流转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这阵法基础,她学定了!
作者“喜欢枫荷树的孔辉”推荐阅读《我给爹娘开仙挂》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6AG/)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