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上的庆祝大会,开得热烈而隆重。
杨卫国站在主席台上,手持铁皮喇叭,满面红光,声音洪亮得能传遍整个厂区。
他先是慷慨激昂地回顾了怀安厂这些年来的不易,从一个半死不活的小厂,到今天一鸣惊人,夺得全省桂冠。他说得声情并茂,不少老工人都听得热泪盈眶。
“我们能有今天,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我们怀安厂工人阶级不服输,敢打敢拼的精神!更要感谢我们的技术大功臣,林振同志!”杨卫国大手一挥,指向身边的林振。
广场上再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为了表彰林振同志、刘栋同志、林浩初同志以及所有参与拖拉机项目的同志们,厂委会经过研究决定!”杨卫国顿了顿,提高了音量。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竖起了耳朵。
“奖励项目总指挥林振同志,记大功一次!全厂通报表扬!”
“哗——!”
人群炸开了锅。
“林工牛!”
“林工威武!”
工人们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林振站在台上,这份荣誉,是对他工作的最大肯定。
“下面,我还要宣布一个重要的决定!”杨卫国看着台下的林浩初,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笑容,“林浩初同志,虽然来我们厂时间不长,但在拖拉机项目中,在铸造车间的工作中,表现突出,吃苦耐劳,是我们工人的好榜样!经厂委会一致同意,从今天起,林浩初同志由临时工,正式转为我们怀安县机械厂的正式工人!工资,按二级工标准,每月三十二块五!”
这个消息,在人群中,尤其是在铸造车间的工友们中间炸开了。
“浩初转正了!”
“我的天!太快了!这才来了几个月啊!”
“人家那是凭本事!你没看他干活那股劲儿,一个人顶俩!”
铸造车间主任赵铁牛在台下咧着大嘴笑,与有荣焉。
而站在队伍里的林浩初,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脑子里嗡嗡作响,一遍又一遍地回荡着杨卫国的话。
“正式工人……”
“每月三十二块五……”
他简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来城里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干好活,不给小振丢脸,每个月能拿十几块钱的临时工工资,他就心满意足了。
可现在,他成了正式工!吃上国家粮了!工资还一下子涨了这么多!
巨大的惊喜砸得他晕乎乎的,眼眶一热,眼泪差点就掉下来。他想起了在乡下,为了几分工分累死累活的爹娘,想起了他们送自己来城里时,那既盼望又担忧的眼神。
“浩初!上去啊!厂长叫你呢!”旁边的工友推了他一把。
林浩初这才如梦初醒,在众人羡慕和鼓励的目光中,手脚僵硬地走上了主席台。
“谢谢厂长!谢谢领导!我……我……”他嘴唇哆嗦着,激动得一句话都说不完整,只是一个劲地鞠躬,“我以后一定好好干活!往死里干!”
朴实的话语,引得台下一片善意的笑声。
杨卫国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好样的!我们厂就需要你这样的好工人!”
林振看着激动不己的堂哥,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这个转正名额,不仅仅是对浩初哥的肯定,更是厂长在向自己示好,在告诉自己,你的家人,厂里会照顾好。
这份人情,林振记下了。
庆功大会结束后,全厂放假半天。食堂里,刘主任把仓库里的猪肉、白面都拿了出来,红烧肉、大白馒头管够,整个厂子跟过节一样。
林浩初一整个下午都晕乎乎的,吃饭的时候,他把厂里奖励的二十块钱和这个月刚发的工资,一共五十多块钱,用手绢包了一层又一层,揣在最贴身的口袋里,生怕丢了。
晚上一回到家,他饭都顾不上吃,就拉着林振,让他帮自己写信。
“小振,快,给俺爹娘写信,告诉他们,我转正了!成正式工人了!”他把钱和票证小心翼翼地掏出来,推到林振面前,“还有这个,你帮我数数,留下俺这个月吃饭的钱,剩下的都给俺爹娘寄回去!”
林振看着他那张被兴奋和喜悦涨得通红的脸,笑着点了点头。
他帮浩初哥算了一下,留下了五块钱和一些粮票做生活费,剩下的西十多块钱,对于乡下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
第二天上午,林浩初顾不上休息,立刻拉着林振去了趟县里的供销社。
林浩初在布匹柜台前转悠了半天,最后,一咬牙,扯了五尺结实耐磨的蓝色卡其布,这是给爹买的,又扯了五尺带着小碎花的棉布,这是给娘的。光是这些,就花掉了他十几块钱和一叠布票。
可他一点都不心疼,脸上全是满足的笑容。
他又去副食品柜台,称了一斤水果糖。
从供销社出来,兄弟俩又马不停蹄地赶到邮局。
邮局里人不多,一个戴着袖套的中年女工作人员坐在窗口后面打着算盘。
林浩初走到窗口前,小心翼翼地把包裹放在台面上。里面是给爹娘的布料和糖果,外面又包了一层油纸,用麻绳捆得结结实实。
“寄到哪儿?”女工作人员头也不抬地问。
“寄到林家村,林兴昌收。”林浩初的声音有些颤抖。
“包裹两块三,挂号信五分。”
林浩初掏出钱,递给她。
女工作人员接过钱,熟练地在包裹上贴好单子,又拿起林振帮他写好的信,准备盖邮戳。
“等等。”林浩初忽然叫住她。
女工作人员抬起头,有些不耐烦。
林浩初抓着窗口的边沿,嘴唇动了几下,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那个……能不能让我再看一眼?”
“同志,后面还有人排队呢。”
“就一眼,就一眼。”
女工作人员叹了口气,把信递给他。
林浩初接过信,目光在那些好看的字上缓缓扫过。那是林振帮他写的,可每一个字,都是他自己说出来的话。
爹,娘,
我在城里挺好的,吃得饱,睡得香。
厂里待我不薄,让我转正了,成了正式工人。每个月能拿三十二块五的工资。
这次给你们寄了五十块钱回去,还有些布料和糖。布料给你们做身衣裳,糖你们也尝尝。
以后每个月,我都给家里寄钱。
你们别舍不得花,该吃吃,该穿穿。
儿子不孝,让你们操心了这么多年。现在好了,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好的。
浩初
1959年11月15日
信纸很薄,可林浩初捏着它的手却在抖。
他想起了去年秋收的时候,爹为了多挣几个工分,累得吐了血。想起了娘为了给自己攒路费,把家里唯一的一只老母鸡卖了。
那时候他躺在炕上,听见外屋爹娘的叹气声,恨不得一头撞死算了。
可现在不一样了。
他可以挣钱了。
他可以养家了。
林浩初把信还给女工作人员,转过身去。
他背对着窗口,用手背狠狠抹了一把脸。
“寄吧。”他的声音有些哑。
邮戳咔嚓一声盖下去。
女工作人员把包裹和信一起扔进后面的邮袋里。
林浩初盯着那个邮袋,眼眶发热。
这个在铸造车间抬千斤铁水都不皱一下眉头的汉子,此刻鼻子发酸。
林振站在旁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哥,走吧。”
“哎。”
两人走出邮局,外面的天己经黑透了。
林浩初走了几步,忽然停下,回头看了一眼邮局的招牌。
“小振,你说爹娘收到包裹,会高兴吗?”
“会的。”
“那娘会不会又舍不得用,把布料收起来?”
“那你下次再多寄点,让她舍不得也得用。”
林浩初咧嘴笑了,露出一口白牙。
“对,下个月发了工资,我再寄!”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年代1959,从技术员开始崛起(http://www.220book.com/book/X6G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