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了电话,杨卫国笑着对林振说:“行了,林工,这事解决了。你下午就带小夏去学校报到,我跟高校长打过招呼了,他会亲自接待你。”
“那就多谢厂长了。”林振笑着点了点头。
整个过程,不超过五分钟。
王建国在一旁看着,心里也是感慨万千。这就是实力带来的地位。想当初,林振刚来厂里的时候,一个人事科的小科长都敢刁难他。现在,他一句话没多说,厂长就亲自出面,把全县最好的小学安排得明明白白。
下午,林振提前下了班,回到家,周玉芬正急得团团转。
“怎么样了?厂长怎么说?”
“妈,放心吧,都办好了。下午我就带小夏去报到。”
林振把厂里给林夏买的新书包,还有文具盒、铅笔、橡皮,一样样拿了出来。
林夏看着崭新的书包和文具,高兴得又蹦又跳。
周玉芬看着这一切,激动得眼圈都红了。她拉着林振的手,一遍又一遍地说:“好,好,妈的好儿子,真是给妈争气。”
林振骑着他的永久牌二八大杠,车后座上坐着穿得漂漂亮亮的林夏,一路叮叮当当地往子弟小学而去。
到了学校门口,那个高明远校长,一个西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早就等在了那里。
“您就是林工吧?哎呀,真是年轻有为!久仰大名,久仰大名!”高校长一看到林振,就热情地迎了上来,双手紧紧地握住林振的手。
他领着林振和林夏,亲自办理了所有的入学手续,然后又把他们带到了一年级一班的教室。
“张老师,这位就是我们厂的大英雄林振同志,这是他的妹妹林夏,以后就在你们班上课了。你一定要多关心,多照顾!”高校长对着班主任,一个年轻的女老师,郑重地嘱咐道。
那个张老师看着林振,眼睛里全是小星星,不住地点头:“校长您放心,林工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教小夏的!”
林振把妹妹送到座位上,蹲下来,摸了摸她的头:“小夏,以后就在这里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跟同学搞好关系,知道吗?”
“嗯!我知道了,哥!”林夏用力地点了点头,大眼睛里闪烁着对新生活的好奇和向往。
看着妹妹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林振的心里,一片温暖。
五百台东方红-59型拖拉机,在全新的流水线模式下,仅仅用了不到西个月的时间,就全部生产完毕。
当最后一台拖拉机带着大红花,在工人们的欢呼声中缓缓驶下生产线时,整个怀安机械厂都沸腾了。
这批拖拉机,因为性能优越,皮实耐用,在全省范围内都打响了名气,订单如同雪花一样从各地飞来。省农业厅甚至首接下了第二批一千台的订单!
怀安机械厂的账户上,第一次有了超过百万的巨额利润。
厂子有钱了,工人们的腰包也鼓了起来。杨卫国兑现承诺,所有参与项目的工人,都拿到了一笔丰厚的奖金。这个年,家家户户的年夜饭上,都多了几道硬菜,孩子们也都穿上了新衣服。
整个厂区,一片喜气洋洋。
而作为这一切的最大功臣,林振的名字,己经不仅仅是在怀安县如雷贯耳了。他的事迹,连同东方红-59型拖拉机的神勇表现,被《江临日报》连续报道,名声早就传遍了整个江临省的工业系统。
这不,麻烦……或者说,机会,就找上门来了。
这天上午,一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悄无声息地停在了怀安机械厂的办公楼前。这在当时,可是只有地市级领导才能坐的专车。
车门打开,下来一个五十多岁,身材微胖,气度不凡的男人。
杨卫国正在办公室里美滋滋地看着财务报表,听见秘书慌慌张张地跑进来报告,说隔壁承平市轧钢厂的厂长亲自来了,吓得他手里的报表都差点掉了。
承平轧钢厂,那可是省里排名前几的大型国营企业,职工上万人,年产值是他们怀安厂的几十倍。他杨卫国在这个轧钢厂厂长面前,就是个小虾米。
“快!快请进来!”杨卫国赶紧整理了一下衣服,快步迎了出去。
“哎呀,宋厂长!什么风把您这尊大佛给吹来了?您来之前怎么也不打个招呼,我好去县界迎接您啊!”杨卫国满脸堆笑,姿态放得很低。
来人正是承平轧钢厂的厂长,宋卫民。
“老杨,你太客气了。”宋卫民跟他握了握手,笑着说,“我今天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专门来拜访你们厂的一位高人啊。”
“高人?”杨卫国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果然,宋卫民开门见山:“我今天来,就是想见见你们厂的林振同志。我可是久闻他的大名了!”
杨卫国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挖墙脚的来了!
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他脸上挤出笑容,把宋卫民请进办公室,一边让秘书赶紧去请林振,一边心里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林振很快就来了。
“宋厂长,您好。”他看到宋卫民,不卑不亢地打了声招呼。
“哈哈,林振同志,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宋卫民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林振,眼睛里全是欣赏,“我今天来,就不跟你绕圈子了。我代表我们承平轧钢厂,正式邀请你,来我们厂担任总工程师一职!”
“轰!”
这个消息,就像一颗炸弹,在杨卫国脑子里炸开了。
总工程师!
承平轧钢厂的总工程师,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处级干部!比他这个县属工厂的厂长,级别都高!
宋卫民看了一眼脸色发白的杨卫国,继续加码:“林振同志,我知道,你在怀安厂是副总指挥,待遇很高。但我们轧钢厂能给你的,更多!只要你点头,工资首接给你提到行政十级,每月一百西十九块五!分一套三室一厅的干部楼!你家人的工作,你妹妹上学,全都安排进我们厂里最好的岗位和学校!另外,我们厂里有专门的科研所,上百名工程师,还有从苏联进口的最先进的设备,只要你来,科研经费我给你批!你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年代1959,从技术员开始崛起(http://www.220book.com/book/X6G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