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初歇,姜家工坊后院搭起了临时的工棚。赵阿牛带着几个学徒,正对着水转大纺车的图纸发愁。
"这‘引纬枢’实在蹊跷。"赵阿牛指着图纸上一处复杂的机关,"按图所示,该是用铜铁合铸,可如何让两种金属严丝合缝?"
李根生蹲在一旁,手里把玩着那些从密道中发现的金属碎片。经过仔细清理,碎片上的纹路逐渐清晰——竟是某种类似榫卯的咬合结构。
"阿牛哥,"他忽然抬头,"或许不该想着铸造,而是...拼接?"
"拼接?"赵阿牛一愣。
李根生取来两块木料,按照碎片上的纹路仔细雕刻。当他把两块木料轻轻一叩,竟严丝合缝地咬合在一起,纹丝不动。
"这是...古越族的‘阴阳榫’!"林晚月不知何时来到工棚,眼中闪着惊喜的光,"传说这种工艺能让不同材质完美结合。"
金丝坊内,姜秀娟面临着另一个难题。
古图纸上记载的"流光织法"需要特殊的织机节奏,与现代腰机的操作完全不同。她尝试了整整三天,不是断线就是织不出应有的光泽。
"或许该换个思路。"她揉着发酸的手腕,忽然想起密道石壁上的刻痕。
她让学徒取来炭笔,将石壁上的图案完整拓印下来。当图案在纸上展开时,她发现这些刻痕其实是一套完整的手势图解。
"原来如此!"她恍然大悟,"这织法要配合特殊的手法!"
就在姜家全力研究古法时,永盛昌的变故终于传来消息。
张武从省城带回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陈掌柜因办事不力被撤换,新任掌柜竟是位年轻的女子。
"听说这位新掌柜姓苏,是永盛昌东家的外甥女。"张武禀报道,"她一上任就撤回了所有针对姜家的人手,还派人送来一份厚礼。"
礼盒中除了一些贵重药材,还有一封信。信上字迹清秀,语气谦和:
"姜老夫人台鉴:前番多有得罪,还望海涵。永盛昌愿以市价收购姜家锦缎,望能化干戈为玉帛。"
王氏看着礼物,迟疑道:"娘,这会不会是缓兵之计?"
林晚月却笑了:"这位苏掌柜是个聪明人。传话下去,三日后请她来工坊做客。"
苏掌柜来访那日,恰逢第一台水转大纺车试机。
工坊后的溪流旁,新造的水车缓缓转动,带动着纺车发出规律的声响。金丝葛在纺车上化作细纱,速度比人工快了十倍不止。
苏掌柜身着素雅襦裙,静静观看着纺车运转。当看到金丝葛纱线如流水般产出时,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不愧是姜家。"她轻声道,"这纺车的设计,可是源自古越族?"
林晚月微微挑眉:"苏掌柜好眼力。"
"家母原是古越族后裔。"苏掌柜浅笑,"这些纹样,我自幼便见过。"
她取出一枚玉佩,上面的花纹与密道石板如出一辙。
密道中,新的发现接踵而至。
在李根生的带领下,学徒们又发现了一间隐藏的石室。室内除了一些古老的织具,还有一卷完好无损的羊皮卷。
羊皮卷上用古越文详细记载了"流光织法"的要点,更令人惊喜的是,上面还记载了金丝葛的栽培之法。
"原来金丝葛要在特定的月相下采摘,"林晚月仔细研读译文,"还要用山泉水浸泡七日..."
姜秀娟如获至宝,立即着手试验。按照古法处理后的金丝葛,纤维更加柔韧,光泽也愈发璀璨。
然而难题依然存在。
水转大纺车虽然能纺纱,却织不出"流光织法"特有的光泽。姜秀娟反复试验,发现问题的关键在纬线的捻度上。
"古法要求纬线要‘三捻三放’,"她对照羊皮卷苦思,"可现代纺车做不到这样精细的控制。"
李根生默默观察了三天,忽然动手改造纺车。他在纺车上加装了几个简单的木制机关,通过调节水车转速来控制捻度。
当第一匹用古法织造的金丝锦问世时,整个工坊都沸腾了。锦缎在阳光下流光溢彩,仿佛有生命在其中流动。
苏掌柜见到这匹锦缎时,久久不语。最后她轻声道:"这匹锦,永盛昌愿出千金。"
"不卖。"林晚月摇头,"这匹锦要送进宫去。"
秋风吹动工坊的门帘,带来阵阵凉意。但在场的每个人都明白,姜家的命运,即将迎来新的转折。古老的技艺在现代工坊中重生,而更大的舞台,正在前方等待。
作者“珂抖”推荐阅读《我?当代女总裁带个系统回到古代》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6O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