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将至,姜家工坊迎来了第一场雪。细碎的雪花飘落在新搭建的"九色坊"屋顶,与坊内流转的九色光华交相辉映。
九座特制的熏炉排列成阵,每座炉前都有一位学徒精心照看着不同阶段的处理工序。李根生设计的齿轮传动系统将九台纺车连成一体,在水车的带动下发出和谐的运转声。
"霜色己成。"姜秀娟小心地取下经过"霜华浸染"的金丝葛,纤维上凝结着晶莹的霜纹,"接下来该进行'霞光映照'了。"
顾老先生捻着胡须,对照古籍沉吟道:"霞光映照需在日落时分,借残阳余晖..."
"或许可以改进。"林晚月指向新制的铜镜装置,"用铜镜聚焦天光,不受时辰限制。"
这个大胆的提议让顾老先生怔了怔,随即抚掌称妙:"古法新用,正该如此!"
就在九色流光锦研制进入关键阶段时,永盛昌传来急讯。
苏夫人冒雪前来,眉宇间带着忧色:"家母病重,想在有生之年见到九色流光锦重现。"
她取出一枚古朴的玉佩,上面刻着九色流转的图腾:"这是古越族长的信物,家母说...九色齐现之时,玉佩自会显灵。"
林晚月郑重接过玉佩,发现其材质特殊,触手生温:"请转告苏老夫人,姜家必不辜负所托。"
送走苏夫人后,工坊气氛更加凝重。每个人都明白,这不仅关乎技艺传承,更关系着一位老人的毕生心愿。
然而难题接踵而至。
"霞光映照"虽用铜镜改进,却始终达不到古籍记载的绚烂效果。金丝葛只能染上淡淡的橙红,远不及晚霞的璀璨。
姜秀娟对照古籍苦思三日,忽然灵光一现:"我们一首想着映照,为何不试着让金丝葛自身发光?"
她取来经过前八道工序处理的金丝葛,在特定的光线下仔细观察,发现纤维中隐约有晶光流动。
"是了!"顾老先生激动道,"九色流光锦的奥秘,在于让金丝葛吸纳天地精华,自身生辉!"
李根生立即着手改进工艺。
他在熏炉中加入特制的晶石粉末,让金丝葛在熏蒸时吸收微量矿物质。又调整了水车的转速,使纺车运转更平稳。
当第九道工序完成时,奇迹发生了——九束不同颜色的金丝葛在工坊内自发流转着柔和的光华,宛如九天虹霓落入凡间。
"快!"林晚月当即下令,"立即织造!"
九台纺车同时运转,九色纱线在织机上交织。随着梭子穿梭,锦缎上渐渐显现出流动的九色光华,那光影变幻莫测,比古籍记载的更加瑰丽。
就在第一匹九色流光锦即将完成时,异象突生。
苏夫人赠予的玉佩突然发出温润的光芒,与锦缎上的九色光华相互呼应。更令人惊讶的是,玉佩上渐渐显现出细密的文字。
"是古越文!"顾老先生激动地辨认,"上面记载着...古越族宝藏的所在!"
众人围拢过来,只见玉佩上浮现的地图,指向黑风涧深处的一处秘境。
"原来九色流光锦不仅是技艺,"林晚月恍然大悟,"更是开启传承的钥匙。"
此时,苏老夫人在病榻上收到捷报。
当看到那匹流光溢彩的九色锦缎时,老人挣扎着坐起,老泪纵横:"百年了...古越族的传承,终于没有断送在我这一代..."
她吩咐苏夫人:"将古越族的所有典籍,全部赠予姜家。这传承...该交给能让它发扬光大的人。"
雪还在下,但姜家工坊内暖意融融。九色流光锦的成功,不仅解开了一个百年之谜,更开启了一段新的传承。
李根生默默改进着纺车,姜秀娟己经开始研究古籍中的其他失传技艺。古老的智慧在现代工坊中重生,而更多的秘密,还在等待着有缘人去发现。
玉佩上的地图在灯光下若隐若现,预示着新的冒险即将开始。但此刻,所有人都沉浸在九色流光锦带来的震撼中——那不仅是技艺的巅峰,更是一个民族不灭的魂灵。
(http://www.220book.com/book/X6O7/)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