赔偿金到账那天,苏清颜在镇东头的老槐树底下站了很久。树影婆娑间,她望着那片刚买下的空地——三间青砖瓦房连带着半亩院子,曾是镇上的旧粮站,如今要改造成“清颜医药坊”的新址。陆战霆踩着梯子在墙上刷白灰,灰浆溅到裤脚也不在意,嘴里哼着不成调的曲子:“左边这间当库房,中间做熬制车间,右边隔出两间诊室,以后不光卖药膏,还能给乡亲们看诊抓药。”
苏清颜摸着口袋里的判决书,指尖仍能感受到纸张的厚度。两百三十万的赔偿款,加上这两年药膏分红的积累,足够支撑她心里盘桓己久的计划——除了烫伤膏,还要把太奶奶传下来的止咳方、调理肠胃的药膳方都做成成药,让“清颜”二字不止是烫伤膏的招牌。
改造车间的日子,镇上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王木匠带着徒弟来打药柜,榫卯结构做得严丝合缝,柜门上还雕了小巧的药葫芦;李婶挎着篮子送来新蒸的馒头,说要给工人们垫垫肚子,“清颜丫头做的都是积德事,咱得帮衬”。苏清颜没闲着,每天天不亮就去后山采药,把新鲜的枇杷叶、川贝母分类晾晒,这些都是新配方“清颜止咳糖浆”的主料。
“这糖浆得用柴火慢熬。”她蹲在新砌的灶台前,往炉膛里添了块松木,“太奶奶说过,枇杷叶的苦得靠文火逼出来,才能中和川贝的凉性,小孩喝了不闹肚子。”陆战霆在旁边记录火候时间,铅笔在本子上划得飞快:“上午九点下锅,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熬到下午三点,汁液收浓至三分之一……”
第一批止咳糖浆装瓶时,药房里飘着股清甜的枇杷香。苏清颜挑了瓶最透亮的,给邻居家咳嗽不止的小娃送去。那孩子喝了两天,夜里就不咳了,孩子娘拎着一篮子鸡蛋来道谢,嗓门亮得半个镇子都能听见:“清颜的糖浆比镇上医院的还管用!甜丝丝的,娃不抗拒,三天就好利索了!”
消息传开,来订药的人排起了长队。供销社的王主任特意跑来,手里拿着订单本:“清颜啊,县医院的李院长托我问问,你这止咳糖浆能不能给医院供货?秋冬换季,咳嗽的病人多,就缺这种见效快、口感好的药。”
苏清颜看着车间里忙碌的身影——张婶正在给药瓶贴标签,每个标签上都印着小小的兰花记号;二柱子蹲在地上清点药材,账本记得工工整整;陆战霆则在打包发往邻县的货,额角的汗顺着下巴滴在纸箱上,洇出小小的湿痕。她忽然觉得,这药坊早己不是她一个人的事,是整个镇子的期盼托着它往前走。
“王主任,”她笑着应下,“您让李院长放心,我们按医院的标准生产,每批药都送去化验,合格了再发货。”转身时,她瞥见院子角落里新搭的凉棚,下面晒着成片的炒麦芽、焦山楂——那是她新研制的“健胃消食散”,专门针对小孩积食,用的都是家常食材,却比市面上的西药更温和。
开业那天,炮竹声噼里啪啦响了半个钟头。“清颜医药坊”的木匾挂在门楣上,阳光下“清颜”二字闪着温润的光。苏清颜站在门口,看着乡亲们涌进来,有的买止咳糖浆,有的来抓调理肠胃的药,有的只是来看看新作坊的样子,说句“清颜丫头有出息”。
陆战霆递过来一杯刚泡好的菊花茶,杯沿还冒着热气:“往后要忙的事更多了。”
苏清颜接过杯子,看着里面舒展的菊花瓣,忽然想起刚创业时,两人在油灯下熬药的夜晚。那时她只想着把烫伤膏做好,能帮衬着过好日子就行,却没料到,踏实做事的人,总能被命运推着,走到更广阔的天地去。
“忙点好。”她抿了口茶,清香漫过舌尖,“忙说明有人信咱,信咱的药能治病,信咱的人能把事做好。”
夕阳把药坊的影子拉得很长,混着药材的香气,漫过青石板路,漫过排队的人群,漫过每个对日子有期盼的人心头。这里不再只有烫伤膏的味道,还有止咳糖浆的甜、消食散的香、中药房的醇,像一首关于踏实与成长的歌谣,在小镇的风里,轻轻传唱。
作者“Oo自由人oO”推荐阅读《八零神医辣妈糙汉老公是宠妻狂魔》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6O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