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青城山的山脊,李婶就挎着一篮新鲜薄荷,敲开了杨思思民宿的门。竹篮里的薄荷带着露水,叶子边缘泛着浅绿,是蜀地山野最常见的品种,却被李婶打理得格外精神。
“姑娘,记者说今早来录节目,我特意去后山采的薄荷,比市场上的新鲜!” 李婶把篮子往桌上一放,又指着墙角堆的金银花、川芎,“这些都是村里人种的,按你说的‘明季蜀地老品种’选的,王医生还特意去镇卫生院查了《蜀中广记》,说这些在明代就有种植,错不了!”
杨思思正对着镜子调整宽大的草帽 —— 帽檐压得很低,能遮住大半张脸,只露出下颌线。听到 “《蜀中广记》”,她指尖顿了顿:昨晚翻遍民宿老板留下的旧书,终于在《蜀中广记?方物记》里找到记载,“蜀地多产金银忍冬(即金银花),初夏开白,后变黄,可代茶饮,解湿热”“薄荷生青城山下,叶香烈,可驱蚊虫,疗咽喉痛”,这些正是她要在节目里讲的品种,既符合 “不暴露穿越” 的要求,又有古籍支撑,不会露破绽。
“咚咚咚 ——” 敲门声响起,门外传来记者小张的声音:“杨医生,我们到了,设备都准备好了!”
杨思思深吸一口气,走到门口打开门。摄像机、补光灯、收音杆占了小半个院子,小张身后跟着两个工作人员,手里还提着一个透明展示柜,里面摆着标签纸 —— 显然是做足了准备。
“杨医生,关于您说的‘不露脸’,我们商量了一下,” 小张递过来一个无线麦克风,“可以用侧拍 + 特写镜头,重点拍您的手和草药,旁白介绍时不提您的个人信息,只称‘草药达人’,您看行吗?”
杨思思接过麦克风,别在草帽内侧的带子上:“可以,另外我只讲草药的辨识、用法,不聊其他,也不回答私人问题。” 她特意加重 “私人问题” 西个字 —— 怕的就是被问起 “师承”“行医资格”,总不能说自己的师父是明朝峨眉派的道长。
小张连忙点头:“没问题!我们这次的主题就是‘山野草药的现代用法’,正好契合观众需求。”
录制很快开始。杨思思坐在院子里的竹桌前,面前摆着三盆草药:左边是金银花,藤蔓上开着白黄相间的花;中间是薄荷,叶子上还沾着露水;右边是川芎,根茎粗壮,带着淡淡的辛香。
“大家好,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三种蜀地常见的草药,都是从明代就有的老品种,在《本草纲目》和《蜀中广记》里都有记载。” 她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出,平稳又温和,手指轻轻拂过金银花的花瓣,“第一种是金银花,《本草纲目》里说它‘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夏天用它煮水喝,能缓解口干、咽痛,还能用来泡澡,去痱子。”
摄像机镜头拉近,给金银花的花朵拍了个特写,旁边的字幕同步打出《本草纲目》原文和 “用法:取 10 克干花,加 500 毫升水煮 10 分钟,代茶饮”。
“第二种是薄荷,” 杨思思拿起一片薄荷叶子,对着镜头展示,“《蜀中广记》里说它‘生青城山下,叶香烈’,它的主要作用是‘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现在夏天蚊子多,我们可以用薄荷叶子做驱蚊包 —— 把干薄荷、艾叶、丁香按 3:2:1 的比例混合,装在纱布袋里,挂在卧室或车里,比化学驱蚊剂安全,还带着自然香味。”
她一边说,一边动手做驱蚊包,手指灵活地将草药混合、装袋,镜头紧紧跟着她的手,拍下每一个细节。旁边的工作人员忍不住小声赞叹:“这手法真熟练,一看就是经常做的。”
最后讲川芎时,杨思思特意拿出晒干的川芎根茎:“川芎在蜀地种植历史很久,《本草纲目》称它‘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村里的老人常用来炖鸡,治偏头痛。不过要注意,孕妇和阴虚火旺的人不能用,这是古籍里特意提醒的,不能马虎。”
录制过程很顺利,中途只因为工作人员不小心碰倒了展示柜,暂停了几分钟。杨思思趁间隙喝了口温水,指尖碰到颈间的玉佩 —— 玉佩没像上次接骨时那样发烫,却隐隐有一丝微弱的震动,像是在呼应她提到的 “明代草药”,让她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这玉佩和蜀地的明代草药有关?
傍晚节目录制结束,小张打包设备时,忍不住对杨思思说:“杨医生,您讲得太专业了,还带古籍依据,比那些只会讲‘偏方’的靠谱多了!播出后肯定能火!”
杨思思笑了笑,没接话 —— 她只希望节目能帮村民们多推广些草药,至于 “火不火”,反而怕引来太多关注,暴露身份。
三天后,《民生帮》栏目播出了这期 “山野草药达人” 的节目。民宿老板特意搬来旧电视,村里的人挤在院子里看,当镜头里出现杨思思的手和熟悉的草药时,李婶激动得拍手:“看!那是我采的薄荷!”
节目里,杨思思的声音配上草药特写,再加上滚动的古籍原文,显得格外专业。弹幕里全是好评:“这个神秘达人好厉害,还懂古籍!”“金银花煮水我试过,真的能缓解咽痛!”“求驱蚊包配方,夏天太需要了!”“想知道这位达人在哪里,想请教草药知识!”
杨思思坐在角落,看着电视里自己模糊的侧影,心里却有些不安 —— 节目播出后,她的手机开始收到陌生来电,有问草药购买的,有求治病的,还有一家蜀都的草药公司,说想找她合作开发 “古法草药产品”。
更让她在意的是,颈间的玉佩在节目播放到 “川芎” 时,又一次微微发烫,这次的震动比上次更明显,像是在指引什么方向。她摸了摸玉佩,想起《蜀中广记》里提到 “川芎多产蜀地彭州,明代有‘川芎之乡’之称”—— 彭州离蜀都不远,或许那里有关于玉佩,甚至关于她穿越的线索?
就在这时,小张的电话打了过来,语气兴奋:“杨医生,节目反响特别好!领导让我们做个‘后续专访’,这次可以带观众去采草药,您看行吗?”
杨思思看着手机屏幕,又摸了摸发烫的玉佩,陷入了犹豫 —— 去彭州采草药,或许能找到线索,但也可能引来更多关注,暴露身份。她该答应吗?
(http://www.220book.com/book/X6O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