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杨思思就背着布囊,按照张婶给的地址,前往青城山后山的三溪洞。后山的路比前山难走,石板路两旁长满了杂草和树木,空气清新,灵气也比前山浓郁了些——虽然依旧微弱,但足以让她精神一振。
走了大约一个时辰,她终于看到了三溪洞。洞口隐藏在一片竹林后面,洞口上方刻着“三溪洞”三个字,是明代的隶书,字迹苍劲有力。洞口外站着几个穿着蓝色工装的人,其中一个戴安全帽的中年男子看到她,连忙迎上来:“你就是杨小姐吧?我是地质队的队长,姓赵。”
“赵队长客气了。”杨思思拱手行礼,“听说你们发现了明代碑刻?”
“是啊!”赵队长激动地说,“我们昨天在洞里勘测,发现洞壁上有一块碑刻,上面的文字是明代的,我们队里没人懂,听说你懂明代历史和书法,就特意请你过来。”
杨思思跟着赵队长走进洞里。洞内很宽敞,地面有些潮湿,洞壁上挂着几盏应急灯,照亮了周围的环境。在洞的深处,果然有一块长方形的石碑,嵌在洞壁上,石碑表面有些磨损,但上面的文字依稀可见。
“就是这块碑刻。”赵队长指着石碑,“我们初步判断,这是明代万历年间的碑刻,上面好像记载了一些关于‘灵气’和‘玉佩’的内容,但具体是什么,我们看不懂。”
杨思思走近石碑,仔细观察。石碑上的文字是明代楷书,虽然有些磨损,但她还是能辨认出来——上面写着:“万历二十三年,峨眉女修渡劫,天裂,灵气泄。青城三溪洞,藏玉佩三,聚之可补灵气,归本源。”
“万历二十三年……峨眉女修……玉佩三……”杨思思心中巨震——这说的不就是她吗?她正是万历二十三年在峨眉渡劫,然后穿越到这异世,腰间的邛窑玉佩,就是其中之一!
“杨小姐,上面写的是什么?”赵队长急切地问。
杨思思定了定神,尽量平静地说:“上面记载的是,万历二十三年,有一位峨眉的女修士在渡劫时,遭遇了‘天裂’,导致灵气泄漏。而青城山的三溪洞,藏着三块玉佩,集齐这三块玉佩,就能补充泄漏的灵气,让人回归‘本源’。”
“回归本源?是回到明朝吗?”赵队长惊讶地问——他之前听张婶说过,杨思思可能是“穿越者”,现在看来,这碑刻印证了张婶的说法。
杨思思没有回答,只是盯着碑刻上的“玉佩三”——她现在只有一块玉佩,另外两块在哪里?碑刻上没有说,这让她有些失落。
“杨小姐,谢谢你帮忙解读!”赵队长笑着说,“我们会把这个发现上报给文物局,这对研究明代道教和青城山历史,有很大的价值。对了,你要是对三溪洞感兴趣,可以多待一会儿,我们还要在洞里勘测,不打扰你。”
“好,多谢赵队长。”杨思思点点头。
赵队长和队员们继续在洞里勘测,杨思思则走到洞口附近,盘膝坐下,开始打坐吐纳。洞口的灵气比洞内更浓郁,她试着引导灵气进入丹田,腰间的邛窑玉佩再次微微发热,溢出一丝灵气,与空气中的灵气融合,缓缓注入她的丹田。
不知过了多久,杨思思睁开眼睛,感觉丹田内的灵气比之前充沛了些,身体也舒服了很多。她站起身,准备回民宿,却看到洞口外的空地上,长满了杂草,还有一片荒废的田地——显然是以前的农户开垦的,后来废弃了。
杨思思心中一动——她在明朝时,曾跟着农户学过种田,还懂“灵气催生”的法子(用灵气加速植物生长,参照明代道教“草木术”记载)。现在她丹田内有了些灵气,不如试试在这异世种些草药,既能自用,也能送给张婶调理身体。
她从布囊里掏出几个小布包——里面装的是她穿越时带的草药籽,有金银花、薄荷、蒲公英,都是明朝时常见的草药,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这些草药籽在布囊里放了这么久,还很新鲜,应该能发芽。
杨思思找了块土质松软的空地,用树枝挖了几个小坑,将草药籽种了进去。然后,她指尖凝聚起一丝灵气,轻轻洒在土壤上——这是“灵气催生”的基础手法,不会消耗太多灵气,但能加速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种完草药,她又找了些枯枝败叶,铺在土壤表面,当作肥料。做完这一切,她才满意地离开三溪洞,回民宿去了。
回到民宿时,己是下午。张婶看到她回来,连忙迎上来:“姑娘,你可回来了!村里的王大娘刚才来,说她孙子感冒了,咳嗽得厉害,想请你帮忙看看。”
“好,我这就去。”杨思思放下布囊,跟着张婶去了王大娘家。
王大娘家就在民宿旁边,是一栋两层的小楼。走进屋里,就听到一个小孩的咳嗽声,很是急促。王大娘抱着个西五岁的小男孩,满脸心疼:“杨小姐,你快看看,我家小宝咳嗽了好几天,吃了药也不管用,晚上都睡不好。”
杨思思摸了摸小宝的额头,不发烧,又看了看他的舌苔,有些发红——是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需要清热解毒。她想起自己在三溪洞种的薄荷,薄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正好能用上。
“王大娘,小宝是风热感冒,我去采点草药,煮水给他喝,很快就能好。”杨思思说。
“好!好!麻烦杨小姐了!”王大娘连忙说。
杨思思回到民宿,从布囊里拿出一小把晒干的薄荷(张婶院子里种的),又去厨房烧了水,将薄荷放进水里煮了几分钟,然后过滤掉薄荷,将水放凉,递给小宝:“小宝,喝了这水,咳嗽就不疼了。”
小宝皱着眉头,喝了一口,眼睛一亮:“妈妈,这水甜甜的,好好喝!”
“那就多喝点。”杨思思笑着说。
小宝一口气喝了小半碗,没过多久,咳嗽就减轻了不少,还能笑着和王大娘说话了。王大娘激动得不行:“杨小姐,你这草药也太神了!比医院开的药还管用!”
“这是薄荷水,清热解毒的,很适合小宝的症状。”杨思思说,“我昨天在三溪洞种了些草药,等长大了,再给小宝采些,煮水喝,能增强抵抗力。”
“真的吗?那太谢谢杨小姐了!”王大娘感激地说。
这件事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知道“青城人家”民宿来了个“神医”,不仅会针灸救老人,还能用草药治感冒,纷纷来找杨思思看病。杨思思来者不拒,用自己带的草药和张婶院子里的草药,帮村民们治好了不少小病,比如头痛、腹泻、关节痛等。
几天后,杨思思再次去三溪洞——她想看看自己种的草药怎么样了。走到洞口外的空地,她惊讶地发现,之前种的草药己经发芽了,绿油油的一片,比普通草药长得快了很多,而且叶片更厚实,气味更浓郁。
“灵气催生果然有用!”杨思思心中大喜。她又凝聚起一丝灵气,洒在草药上,然后摘了些薄荷和金银花,准备带回民宿,给张婶和村民们用。
回到民宿时,张婶正和几个村民在院子里聊天。看到杨思思手里的草药,张婶惊讶地问:“姑娘,这草药是哪里采的?长得这么好!”
“是我在三溪洞种的,才几天就长这么大了。”杨思思笑着说,将草药递给张婶,“这薄荷可以煮水喝,清热解毒;金银花可以泡茶,消炎止痛。你们要是需要,就拿去用。”
“真的?这也太神奇了!”村民们都围过来看,摸着绿油油的草药,满脸惊叹——他们种了一辈子地,从没见过长得这么快、这么好的草药!
杨思思看着村民们的笑脸,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异世,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而腰间的邛窑玉佩,在她看到草药时,再次微微发热,像是在为她高兴。
蛋壳侠TT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6O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