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8章 格物院内求真知,初试牛刀遇难关

小说: 长安荔枝快递员   作者:五色妖姬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长安荔枝快递员 http://www.220book.com/book/X75X/ 章节无错乱精修!
 

物料稳妥司的后院,被张允主事定名为“格物院”,取“格物致知”之意,虽略显文绉,却也贴切地概括了此地的职能。李三快很快便沉浸在这片属于“技术”的新天地里。与长寿坊驿站那充斥着人际倾轧与生存压力的氛围截然不同,这里虽然清苦,节奏紧张,却有一种令人心安的纯粹。每个人的目光都更多地聚焦在那些瓶瓶罐罐、数据记录上,而非彼此的身份与来历。

他被分配跟随周平,主要负责“果蔬类物料稳妥性提升”这一块。这正合他意。周平是个爽朗热心的青年,出身于京兆府下的一个驿站世家,对驿传各个环节的物料特性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擅长各类包装与减震。他对李三快这个由“上头”亲自安排进来、据说身怀荔枝保鲜绝技的新同僚颇为好奇,也毫不藏私,将自己所知倾囊相授。

“李兄弟,你看这竹篾筐,编法不同,其透气性与坚固度便有天壤之别。用于装运瓜果,需得在透气与防磕碰间找到平衡。”周平指着一排各式各样的筐子侃侃而谈。

“还有这木箱,榫卯结构、内衬材料,甚至木材本身的干湿,都会影响其内物品的保存状态。有些贵重药材,非得用特定的樟木或柏木箱不可……”

“再看这些吸潮的石灰、除味的木炭,用量多寡、放置位置,都需根据物品种类、运输时长、季节气候细细调整,绝非一成不变。”

李三快如同干旱的禾苗逢遇甘霖,贪婪地吸收着这些系统而实用的知识。他发现,自己以往在驿站那点基于荔枝的摸索,虽然方向正确,但过于零散和狭隘。在这里,他接触到的是一门更为博大精深的学问,涉及材料学、简单的物理原理甚至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虽然此时尚无明确概念)。他白天跟着周平和其他吏员学习、操作、记录,晚上则就着油灯,如饥似渴地阅读司内收藏的一些相关书卷,并结合杜茗老先生的手札与自己的笔记,不断反思、印证、总结。

他也不再仅仅局限于陶罐冰镇法。他开始系统地试验不同果蔬对温度、湿度、光照、震动的耐受度,尝试将荔枝保鲜中总结出的“隔、冷、湿、静”原则,应用到葡萄、桃李、甚至一些南方来的娇嫩花卉上,并根据不同物性进行调整。比如葡萄易脱粒,他便在填充物上更加讲究,尝试用柔软的干草或特制的纸絮;桃李易腐,他则更加严格地控制冰量,避免过冷造成冻伤。

张允主事偶尔会到格物院巡视,他话不多,但目光如炬,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指出试验设计中存在的疏漏或数据记录的不规范之处。他对李三快的勤奋和悟性颇为赞许,有一次甚至拿着他重新整理、条理更加清晰的试验记录,对周平等人道:“尔等当效仿三快,不仅动手,更要勤于动笔,善于归纳。格物之要,在于由现象究其理,由个案推常法。”

得到主事的肯定,李三快干劲更足。他感觉自己仿佛一条从小溪游入大河的鱼,虽然水域更深更广,有些不知所措,但呼吸到的氧气和看到的风景,远非昔日可比。

然而,平静而充实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真正的挑战,在一个微凉的清晨,不期而至。

这一日,李三快与周平刚核对完一批用于测试文书防潮效果的新型油纸数据,司内一名胥吏匆匆来到格物院,找到张允主事,面色凝重地禀报:“张主事,方才尚食局来人,送来一批淮南道新贡的‘乳柑’,言道此柑皮薄汁多,极易腐坏,往年运送,抵京时完好者十不存西五,损耗极大。尚食局责令我司,限十日内,提出稳妥运送之法,务必将损耗降至三成以下!如若不成……恐误宫中节宴之用!”

乳柑!李三快心中一动。此物他听说过,是柑橘中的上品,滋味甘美,但正如胥吏所说,极其娇贵,皮薄如纸,稍一磕碰或温度不适,便会迅速变质,甚至比荔枝更难伺候。而且时限只有十日!

张允主事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他接过尚食局发来的正式文书,仔细看了一遍,沉默片刻,对那胥吏道:“知道了,回复来使,我司必当尽力。”

胥吏离去后,张允将目光投向格物院内众人,最后落在了李三快和周平身上:“三快,周平,你二人于果蔬一道钻研最深,此次乳柑稳妥运送之事,便由你二人主要负责。司内资源,尽可调用。十日期限,务必拿出可行之法!”

压力瞬间如山般压来。周平脸色也有些发白,低声道:“张主事,这乳柑可比荔枝难弄多了,皮太薄,不禁磕碰,汁水又多,温度一高就容易发酵变味……十日时间,怕是……”

“怕也要做!”张允语气斩钉截铁,“此乃尚食局正式行文下达的差事,更是我物料稳妥司成立以来,接到的第一桩来自其他重要衙署的正式委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不仅关乎宫中用度,更关乎我司日后在朝堂诸公眼中的分量!”

李三快能感受到张主事话语中的沉重。他知道,这不仅是一项技术任务,更是一场关乎这个新生部门生存与声誉的战役。

“小人明白!”李三快深吸一口气,与周平对视一眼,皆看到彼此眼中的决然,“定当竭尽全力!”

任务接下,立刻行动。尚食局送来的少量乳柑样本己经送到。李三快和周平小心翼翼地将这些金灿灿、仿佛一掐就能出水的果子搬到工作台前。

首先便是细致的观察与问题分析。

“看,果柄处己有轻微萎蔫,说明离枝后失水较快。”周平指着一处细节道。

“果皮光泽度很好,但触感过于柔软,缺乏弹性,确实极易受损。”李三快轻轻拿起一个,感受着那吹弹可破的质感。

两人又切开一个己经有些变软的乳柑,顿时一股浓郁带着微酸的柑桔香气弥漫开来,但仔细闻,那酸味中己然夹杂了一丝不妙的酒气。

“问题主要在三点,”李三快总结道,“一,物理防护不足,易磕碰损伤;二,失水过快,导致果皮萎蔫、口感变差;三,呼吸作用旺盛,内部温度易升高,加速糖分发酵,产生异味甚至腐败。”

“没错。”周平点头,“以往的竹筐或木箱,减震效果有限,且透气性虽好,却不利于保水。若用你那陶罐冰镇法,密封虽能保水控温,但乳柑堆积其中,相互挤压,恐怕未到长安,己自相损伤大半,且内部气息不流通,易积存乙烯(一种促进果实成熟的气体,当时虽无此概念,但经验上知道果实堆放易坏),反促其熟烂。”

第一个难题就如此棘手!似乎陷入了两难境地:要减震,难免堆积;要透气,难以保水控温;要保水控温,又怕闷坏和挤压。

李三快盯着那些娇贵的乳柑,眉头紧锁。他回想起杜茗手札中提到的“气息流转”之论,又想到自己试验杨梅时用干苔藓吸附多余水汽的经历,脑海中仿佛有火花闪过。

“周兄,”他忽然开口,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我们或许……可以尝试分而治之?”

“分而治之?”周平疑惑。

“对!”李三快越说思路越清晰,“我们不再追求用一个容器解决所有问题。或许可以设计一种……分格容器?将每个乳柑单独安置,互不接触,避免挤压。同时,在格与格之间,填充既能吸震、又能调节湿度、 perhaps even 能吸附不良气息的材料!外部再辅以适当的保温和密封,控制整体温度!”

周平的眼睛也亮了起来:“单独分格?妙啊!如此一来,挤压问题可解!但用什么材料做分格?又要兼具如此多功效?”

两人立刻陷入热烈的讨论和草图绘制中。他们尝试用轻质的木片做格架,内衬柔软的宣纸;尝试用经过处理的干苔藓或木丝作为填充物;甚至设想了一种双层容器,内层分格放置乳柑,外层夹层放置冰块或吸湿材料……

接下来的几日,格物院内灯火常常亮至深夜。李三快和周平带领着几名辅助的吏员,不断地试验、失败、调整、再试验。地上堆满了废弃的模型和材料。张允主事虽未亲自参与,但每日都会来询问进展,并提供一些方向性的建议。

然而,进展并不顺利。木片格架过于笨重,且边缘仍可能划伤果皮;宣纸衬垫容易破损,吸湿后反而会粘连果皮;干苔藓和木丝虽然吸震调湿效果不错,但难以固定,且成本较高;双层容器结构复杂,不利于大规模快速装卸……

眼看期限过半,可行的方法依然渺茫。焦虑的气氛开始在格物院内蔓延。连一向乐观的周平,眉宇间也带上了愁容。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第五日的傍晚,周平看着又一次失败的试验模型,颓然地坐在地上。

李三快也感到一阵深深的疲惫和挫败。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思绪纷乱。他回想起在长寿坊驿站,为了保住荔枝而绞尽脑汁的日日夜夜,那时虽然艰难,但目标单纯。如今,技术问题依旧,却背负了更多的期望和责任。

就在他几乎要陷入绝望之时,目光无意间扫过墙角堆放的一些用于其他试验的、经过特殊鞣制处理的、极其轻薄而坚韧的皮革边角料。那是尝试制作高级文书防水袋时剩下的材料。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暗夜中的闪电,骤然划过他的脑海!

“周兄!”他猛地转身,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我们或许……想错了方向!为何一定要用硬的‘格’来分?我们能不能……用软的‘兜’来装?”

“软的……兜?”周平茫然地抬起头。

“对!兜!就像……就像给每个乳柑,穿上一件贴身的、柔软而又有支撑的‘护甲’!”李三快快步走到那堆皮革边角料前,拿起一块,它的质感柔软却富有韧性,透气性似乎也不差。“用类似这样的材料,缝制成一个个小口袋,恰好能容纳一枚乳柑,既能提供缓冲,防止磕碰,又因为贴身,不会相互挤压。然后,我们再将这些装好乳柑的‘软兜’,有序地放入一个大的、内衬了吸湿保温材料的容器中,比如……改良后的竹筐或者木箱?”

周平愣了片刻,随即猛地跳了起来,脸上焕发出兴奋的光彩:“软兜!单个隔离!妙!太妙了!李兄弟,你真是个天才!这样既解决了挤压磕碰,又便于在容器内灵活摆放,填充吸湿保温材料也更方便!我们甚至可以在这软兜内壁,再衬一层吸水的软纸或薄棉,进一步调节微环境湿度!”

思路一经打开,仿佛堵塞的河道被瞬间疏通。两人立刻重新投入工作,连夜赶制这种前所未有的“乳柑独立软兜防护方案”。

新的挑战随之而来:选择合适的软质材料(既要柔软保护果皮,又要具有一定支撑性防止自身变形压坏果子,还需成本可控、易于批量制作),确定软兜的最佳大小与形状,设计在外部容器中的最佳摆放方式以最大化利用空间和保证冰镇效果……

时间只剩下最后五天。格物院内,灯火彻夜不熄。裁剪声、缝合声、讨论声、记录数据的低语声,交织成一曲与时间赛跑的紧张乐章。

李三快知道,他们正在挑战的,不仅仅是一种水果的保鲜,更是一种全新的、精细化物料稳妥的思路。成败,在此一举。他握紧了手中那枚为试验而缝制的、略显粗糙的皮革软兜,眼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无论多难,他都必须,也一定要找到那条路。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长安荔枝快递员》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X75X/)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长安荔枝快递员 http://www.220book.com/book/X75X/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