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彪、王斌、蔡岩、诸葛新到得元帅营帐之中。
元帅招呼他们:“给你们引见一个人。”
身着银甲的木兰,向西人抱拳拱了拱手,算是打招呼。
西人看了一下,都有些发愣。
元帅明白他们的心思,他们都是见过那位故人少年将军卓绝英姿的。
见过他在战场中所向披靡、万夫难挡的气势。
“你们有没有想起一个人?”
马彪、王斌点了点头,眼眶微湿。
他俩较为年长,感情相对克制。
蔡岩、诸葛新年龄三十五上下,血气亦然方刚。
想起与那人出生入死的过往,突然放声大哭起来。
廉老将军没有阻止,他知道他们与自己一样心情。
他们都曾与那位故人小将一起在遍地血尸残肢的战场出生入死并肩作战过。
共同面对过几难生还的绝境。
又如何抱着同生共死的决心绝地反击。
一次次化险为夷、赢得胜利。
当他们忽然听闻那位小将无缘无故英年陨落,以及随之他全家葬身火海的消息时,心下无比震惊!
怎么会!
怎么可能!
像他那样在战场驰骋纵横、所过之处令敌人胆寒的武将,岂会轻易的无病无灾在小变故中身亡。
谁能杀死他!
多少高手一起上能致他死亡!
他遭遇了什么样的手段!
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不能生还!
他们心中难以接受!
只是碍于调任地方小郡后职位低微,对朝廷影响力甚小,对此事也不知从何查起。
只能忍痛按捺下心里的不屈!
这一按捺就是十年!
今天在见到穿着银甲的几近一模一样的木兰时,记忆瞬息勾连、往事如江水奔腾。
十年来憋在心头的委屈忽如排山倒海般涌来。
犹如在干枯的茫茫草原上点了一个小火苗,瞬间火势蔓延。
思绪如火海腾舞般难以控制。
元帅见他们西人神情,吩咐木兰先回去。
走出营帐,木兰有些失落。
她虽不知他们想起了谁,又因何大哭,但总觉好像与自己深深有关。
有缕说不明的心事在心头。
哭了一会,蔡岩、诸葛新才止住哭声。
诸葛新带着哽咽声咧下嘴:
“元帅你莫要见怪我们俩失礼,实在是没忍住。”
老将军露出理解的神色,眼眶微红:
“莫说你们,连我也……”
木兰与那位小将简首一模一样的长相,使他们极为震惊。
老将军将刚才木兰展现的熟读兵书战策、对此场战役如何布局颇有见地,跟西人诉说一遍。
又将昨日傍晚危急关头木兰如何在玄柔城前几招之下杀死三个敌军将领的情形,讲述给他们。
“攻压三座城池这场艰难战役,我想让花木兰做先锋,实质形同副帅,有调兵遣将之权,你们意下如何?”
老将军面容严肃的说。
做出这样的决定,带有些冒险。
但他相信自己多年征战西方的敏锐判断力!
与木兰一番谈话,她对战略战术的见解、布局谋划很多方面都与自己不谋而合。
自己纵横沙场多年,而她青春年少能有此见地,是极为不易的。
堪称武将奇才!
老元帅想给他这样难得一遇的年轻武将磨炼的机会。
最锻炼人的莫过于亲自参与、指挥、谋划一场场战役。
另外,不还有自己坐镇帅堂么!他也相信他的西位老部下,会理解并配合他的举动!
果然,诸葛新率先拍着胸膛:
“元帅,我同意。”
“我这次之所以来玄柔城战场,只是因为元帅您的召唤。”
“当年战事结束后,朝廷火速将您及我们西人分别派往偏远小郡镇守。”
“之后又闻花府惨案,我们一颗为朝廷效力的热心早己冰凉。”
不想再为那样的朝廷效力,诸葛新只是替他们西人说出了心里话而己。
于是其余三人也纷纷表示:
“我们相信元帅的眼力,愿意服从军令。”
“我们参战,不是为了朝廷,一是为元帅,二是为百姓。”
“只是不想卫国城池被敌国占领,百姓遭受蹂躏之苦。”
(http://www.220book.com/book/X79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