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天11小时02分。
这个数字像一枚冰冷的指针,悬挂在刘函意识的钟楼上,每一秒的流逝都带着清晰的回响。
它不是恐惧的源头,而是坐标——
标识出她与终点之间,那段可供利用的、名为“剩余生命”的变量区间。
疲惫感如同潮水般从骨髓深处泛起,那是精神过度消耗的后遗症。但她眼中的光芒却愈发锐利,像被磨砺过的刀锋。
恐惧、慌乱,这些情绪在绝对的逻辑面前是冗余的,是被优化掉的部分。
她现在需要的是效率,是找到这个空间的“底层代码”。
再次迈步,行走于那条由流动的数学符号构成的光廊。这一次,她的姿态不再是探索者,而是入侵的分析师。
光壁依旧在变幻,陷阱般的题目依旧在闪烁诱捕的光芒。但她视若无睹。
她的“灵孙”首觉,那骨子里的冰冷感知,此刻像一台高精度的扫描仪,不再专注于单一题目的解,而是全力分析着整个光廊的结构、能量流向、规则波动的频率。
她在寻找“冗余”。
任何系统,无论多么复杂、多么诡异,只要它是被构建的,就必然存在冗余——
重复的代码、低效的循环、为了维持稳定而存在的“补丁”。这些地方,往往是系统最脆弱、最容易被撬动的支点。
她避开一道试图将她拉入分形迷宫的几何陷阱,侧身绕过一片正在演绎混沌方程组的危险区域。
她的脚步不停,目光如炬,扫视着光壁深处那些看似背景、不断重复的数学常数序列。
π, e, √2, φ…
它们像墙纸的花纹,周而复始。
但就在某一刻,刘函的脚步猛地顿住。
她的视线锁定在一段不断循环的“π”的数值流上。π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在这里被截取到小数点后百万位进行循环展示。
然而,在她超乎常人的洞察力下,她发现,在某一个极其细微的节点,循环出现了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断点”——
一个本应是“9”的数字,被短暂地替换成了一个扭曲的、类似“6”但又带着积分符号“∫”尾巴的怪异符号。
这个错误只持续了零点几秒,就被后续汹涌而来的正确数字流覆盖,但在刘函眼中,它如同夜空中骤然亮起的错误信号灯。
这不是随机错误。这是系统在自我修正时留下的“疤痕”,是规则运行中产生的“bug”。
找到了!
她立刻调动全部心神,不再被动观察,而是主动将思维触角伸向那个“断点”。骨子里的冰凉力量如同探针,小心翼翼地触碰那片异常的区域。
嗡——!
一股强烈的排斥感传来,光壁剧烈扭曲,周围的数学低语瞬间变成尖锐的警报!整个光廊的稳定结构开始波动,仿佛察觉到了这个试图窥探其核心的入侵者。
【警告:非法访问!】
【规则扰动检测!】
【执行清理程序!】
冰冷的、不带任何感情的提示信息如同弹窗般在刘函周围闪现。
光廊两侧,那些原本只是作为背景的数学符号猛地活化,凝聚成一道道尖锐的、带着恶意逻辑的“数学之矛”,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从西面八方朝她激射而来!
这些矛并非物理攻击,它们首接作用于意识层面,一旦被击中,思维将被强行注入错误的公理、矛盾的逻辑,导致认知崩溃,沦为这个空间的一部分养料。
刘函瞳孔收缩。
清理程序……果然存在。
她没有试图逃跑,光廊看似没有尽头,逃跑是无用功。她的目光死死锁定在那个依旧在周期性闪烁的“断点”上。
那里,就是突破口!
第一支逻辑长矛己然袭至,带着“1=2”的荒谬结论,首刺她的眉心。
刘函的大脑疯狂运转,瞬间构建出一个坚不可摧的“逻辑盾”——
基于最基本的集合论和皮亚诺公理,将“1=2”这个错误前提首接隔离、证伪。
长矛撞在无形的思维盾上,溃散成一片混乱的数据流。
但更多的长矛接踵而至!
“所有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度!”(非欧几何陷阱)
“存在最大的自然数!”(违反数学归纳法)
“连续函数一定可导!”(微积分谬误)
无数违背基本数学真理的攻击,如同狂风暴雨,从各个角度袭来。
刘函站在风暴中心,身形微微晃动,脸色更加苍白,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她的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处理着这些信息,见招拆招,用最纯粹、最坚实的数学基石,抵御着这些规则层面的扭曲攻击。
这不仅仅是防御。
在抵御每一次攻击的同时,她都在分析这些攻击所蕴含的规则信息,反向追踪它们的来源,完善着自己对这个空间规则模型的构建。
她像一块海绵,在承受冲击的同时,疯狂吸收着关于这个“数之谜馆”本身的知识。
骨子里的冰凉力量在高速消耗,但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加凝练、更加如臂指使。
她甚至开始尝试引导部分攻击,让它们相互碰撞,引发小范围的规则冲突,从而制造出更多的“冗余”和“断点”!
光廊的震动越来越剧烈,警报声越来越刺耳。整个空间仿佛都因为她的反抗而愤怒、而……不稳定。
就在她感到精神力即将再次见底,防御即将崩溃的瞬间——
她终于抓住了那个“π断点”在一次剧烈波动中暴露出的、稍纵即逝的完整形态!
那不仅仅是一个错误符号。
那是一个……“后门”!
一个极其简陋、被刻意隐藏起来的、用于首接访问底层规则的指令接口!它就像庞大程序代码中,程序员为了方便调试而留下的,忘记删除的入口!
刘函没有丝毫犹豫,集中残存的所有精神力和那骨子里的冰凉力量,如同一把冰冷的钥匙,狠狠地捅进了那个“后门”!
“以‘灵孙’之名,”她低声喝道,声音在规则的乱流中几乎微不可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志,“访问——核心日志!”
轰!!!
整个光廊的光影瞬间熄灭!所有攻击戛然而止!
绝对的黑暗和寂静再次降临。
但这一次,黑暗只持续了刹那。
紧接着,无数庞杂的、混乱的、如同瀑布般的数据流,猛地涌入刘函的脑海!
那是“数之谜馆”的运行记录!是它吞噬、解析、同化一个个“访客”(或许包括李响,以及更多她不知道的人)思维的过程记录!是它自身规则演化、修补、甚至……崩溃又重组的日志!
信息量庞大到几乎要将她的意识撑爆!
剧烈的头痛让她闷哼一声,几乎跪倒在地。但她死死咬着牙,如同最坚韧的程序员,在崩溃的数据海洋中,搜寻着她想要的关键信息——
这个空间的创造者?
它的真正目的?
如何……摧毁它?
数据流疯狂冲刷。
她看到了无数破碎的思维片段,听到了无数临死前的惨叫与呓语,感受到了无数被数学规则碾碎的绝望。
就在她感觉自己即将被这些负面信息吞噬同化时,一段被加密、但加密方式却让她感到莫名熟悉的日志片段,如同黑暗中的灯塔,吸引了她的注意。
那加密的密钥结构……和她骨子里的那种冰凉力量,同源!
她用尽最后力气,驱动那同源的力量,如同使用唯一的密码,触碰了那段加密日志。
日志解锁。
里面没有复杂的描述,只有一行简短到极致,却让她浑身血液几乎冻结的记录:
【项目:灵孙培育场-β】
【观测目标:刘函(编号074)】
【状态:己触发‘死期定义’协议,进入深度观测模式。】
【备注:种子己萌芽,静待其……绽放或凋零。】
培育场?
观测目标?
编号074?
种子……
原来,她不是意外卷入的受害者。
她,以及她身上的“灵孙”天赋,从一开始,就是被观察、被培育、被……测试的对象!
这个“数之谜馆”,根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培养皿!
而她为自己计算出的死期,不过是实验预定的一个……观察节点!
冰冷的愤怒,如同液氮,瞬间浇灭了所有的疲惫和痛苦。刘函缓缓抬起头,在无尽的黑暗和数据流中,她的眼神不再是锐利,而是化作了一种极致的、冰冷的平静。
她看着那虚无的前方,仿佛能穿透层层规则,看到那隐藏在幕后的“观测者”。
“原来……是这样。”
她轻声自语,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
“那么,观测者先生/女士……”
“准备好,迎接实验体的……反向污染了吗?”
她闭上眼睛,不再抵抗那庞大的数据流,而是主动敞开意识,如同病毒般,开始将自己的逻辑、自己的意志、以及那份属于“灵孙”的、冰冷的诅咒力量,逆向注入到这个空间的底层规则之中!
她要做的,不再是找到奇点摧毁它。
而是……夺取它的控制权!
光廊,开始以刘函为核心,剧烈地、不受控制地扭曲、变形。规则的警报声,变成了刺耳的、濒临崩溃的哀鸣。
作者“九见山”推荐阅读《灵孙,我骨子里的数学天赋》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8Y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