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洗房的三日,如同在地狱边缘走了一遭。苏云晚的双手布满了冻疮和裂口,即便涂抹了沈墨送的药膏,依旧红肿疼痛,执笔时微微颤抖。但她的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沉静,如同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将所有情绪都掩藏在波澜不惊的水面之下。
重回文书阁乙库,气氛微妙。柳姑姑见了她,只淡淡扫过她依旧不大灵便的双手,并未多言,依旧指派她整理那些积压的旧档。张晴则时不时投来混合着得意与探究的目光,仿佛在掂量她这个“手下败将”还有多少斤两。
云晚对此视若无睹。她比以往更加沉默,几乎将自己埋进了故纸堆里。她不再急于去翻找那些可能敏感的兵部档案,而是先从一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志、历年节庆赏赐记录入手,动作慢条斯理,仿佛真的被之前的惩罚磨去了所有棱角,变得安分守己。
然而,她的心思却比任何时候都转得更快。老宫女的警告言犹在耳,她知道暗处有眼睛。她必须更加小心,如同在雷区行走,每一步都要试探。
她将目标锁定在那些看似最不起眼、最混乱的卷宗上——天佑七年至九年间,各地送往兵部备案的、关于低级军官及士兵伤亡、抚恤、补充的零散记录。这些文书数量庞大,记录琐碎,且因年代久远,多有缺失破损,整理起来费时费力,通常不受重视。
她要找的,是那个札记主人,那位在黑水河谷缴获北朝信物残图,最终却“事泄祸至”的无名将领的线索。札记最后提到“托付幼子于袍泽”,那么,这位“袍泽”是谁?他的幼子,是否还活着?如今又在何处?
这无异于大海捞针。她只能凭借札记中透露的零星信息——时间(天佑八年末至九年初)、地点(北疆、黑水河谷附近)、事件(与北朝游骑遭遇)——在浩如烟海的卷宗中艰难筛选。
她的指尖抚过那些陌生的名字和冰冷的阵亡、抚恤记录,仿佛能透过泛黄的纸页,触摸到当年北疆的风沙与血腥。每一个名字背后,都可能是一段被湮没的往事,一个破碎的家庭。
几日过去,一无所获。疲惫和挫败感如同阴云般笼罩着她,手上的伤口在反复摩擦下再次裂开,渗出的血珠染红了包裹伤口的细布。
就在她几乎要绝望时,指尖在一份破损严重的天佑九年兵员补充名单上,触到了一处不自然的厚实感。她心中一动,小心地沿着边缘捻开粘连的纸页。里面竟夹着一张折叠得极小的、质地不同的纸张!
她的心跳骤然加速,屏住呼吸,用受伤的手指,极其缓慢地将那张纸抽了出来。展开一看,上面是用截然不同的、略显潦草的笔迹,写着一份简短的名录:
“朔风关,斥候营,赵胥,朱楼烬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朱楼烬最新章节随便看!殁于天佑九年正月十六,黑水河谷巡边。妻陈氏,抚恤银二十两。幼子赵寅,年六岁,托付于什长周大勇。”
朔风关!黑水河谷!天佑九年正月!时间、地点完全吻合!赵胥,这很可能就是那本札记的主人!他并非死于“贻误军机”,而是阵亡于巡边!而接收他幼子赵寅的,是什长周大勇!
周大勇……这个名字,她似乎在哪里见过!
云晚强压下心头的狂喜与激动,迅速将这张纸条的内容记在素帕上,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纸条按原样折叠好,塞回那份兵员名单的夹层中,恢复原状。
她需要找到周大勇的后续记录!
接下来的半天,她借口查找一份缺失的地方志编号,开始在乙库中 systematically地搜寻所有可能与“周大勇”相关的卷宗。她不敢表现得太急切,只能耐着性子,一卷卷翻阅。
终于,在临近下值时,她在一份天佑十年兵部武选司的升迁调令副本中,找到了这个名字:“朔风关斥候营什长周大勇,因功擢升为镇北军左翼第三营百夫长,天佑十年五月初三赴任。”
周大勇还活着!而且升迁了!从朔风关调到了镇北军!
镇北军……那是南朝驻扎在北境的主力军团之一。一个百夫长,官职不高,但若能找到他,或许就能找到赵胥的儿子赵寅,就能揭开当年黑水河谷之事的真相!
这是迄今为止,她找到的最具体、最有可能指向真相的线索!
希望如同黑暗中燃起的火苗,瞬间照亮了她疲惫的心。她小心翼翼地将这份调令的编号和内容记下。
下值的钟声响起,她如同往常一样,默默整理好书案,随着众人离开。走出乙库,她下意识地回头望了一眼那排排放置着周大勇相关卷宗的书架,心中己有了计较。
她必须想办法,将“周大勇”和“镇北军”这个关键信息传递给宫外的沈墨。只有他,才有可能去查证周大勇和赵寅的下落。
然而,如何传递消息,又是一个难题。宫中耳目众多,柳姑姑和张晴都在暗中盯着她,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
她低头看着自己依旧疼痛的双手,目光沉静。
再难,也要试。
——
她不知道的是,在她离开后不久,一道纤细的身影悄然潜入乙库,精准地走到她白日里长时间停留的那排书架前,手指在她反复翻阅过的几卷档案上轻轻划过,最终,停留在了那份记载着周大勇升迁调令的卷宗上。
黑暗中,那人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http://www.220book.com/book/X8Z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