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南疆的墨家众人得知消息后,也立即动身,朝昆仑山疾驰而去。
雪女心中暗恨,誓要为高渐离及墨家众人 ** 雪恨。
无论端木蓉与班大师如何劝阻,雪女依旧固执己见。
天下局势骤变,短短数日内,各方人士纷纷涌向昆仑山,只为目睹十日后那场生死对决。
这场决战关乎大秦与道宗的存亡之争。
无人能预知最终胜者,但诸多势力暗中期盼道宗能力挽狂澜击败大秦。
诸子百家与反秦势力尤为渴望见到苏牧命丧于此战——若这位大秦支柱陨落,对嬴政而言将是致命打击。
"当真?苏王爷竟接下战帖了?"
"千真万确!消息出自苏王府内侍之口。"
"不知王爷此番能否率大秦抗衡道宗?"
"听闻道宗那位**松长老,修为己达宗师之境!"
"这下可有好戏登场了!"
西海八荒皆在热议苏牧与**松的巅峰之战。
桑海城·儒家
伏念与颜路闻讯色变,最忧心的却是身在王府的张良。
这位小师弟虽己入仕,终究仍是儒家子弟,更何况他为保全儒家才投身朝堂。若有不测,连闭关的荀子也绝不会坐视。
"师弟,此事当如何应对?"伏念眉头紧锁。
颜路凝视庭前落叶:"师叔闭关未出,时机难料。或许...需待他老人家定夺。"
"可若十日之内师叔仍未出关?"
"那便由我亲赴咸阳。"颜路衣袖微振,"师兄身系儒家根基,不宜轻动。"
"也罢..."伏念长叹一声,案上茶盏泛起涟漪。
咸阳宫·章台殿
嬴政听完苏牧禀报,玄色龙袍无风自动:"道宗此番,是冲着寡人的江山来的?"
"陛下明鉴。"苏牧拱手,鎏金冠冕垂下的玉珠纹丝不动,"臣既为大秦而战,自当如实相告。"
"好个道宗!" ** 冷笑震得殿角铜雀簌簌作响,"太平日子过久了,倒忘了谁执掌这九州乾坤!"
嬴政怒不可遏地喝道。
他心中怒火中烧,这些势力屡次三番挑衅大秦,此番正好借苏牧之手好好震慑他们!
"既如此!"
"寡人届时亲自前往,为你助阵!"
嬴政沉声下令。
"陛下贵为大秦之主,若离开咸阳恐有不妥。"
苏牧略显迟疑。
他并非顾虑其他,而是担忧反秦势力得知嬴政亲赴昆仑山后会趁机行刺!
嬴政绝不能有丝毫闪失。
"无妨!"
"当今天下,唯有宗师境方能伤及寡人。"
"莫非你还不放心?"
嬴政含笑反问。
苏牧微微颔首。
如今嬴政己臻宗师之境,反秦势力若想行刺,至少需派出宗师高手。
但只要宗师现身,苏牧必能察觉,对方断难得逞。
"也罢!"
思及此,苏牧方才应允。
不过他仍会做好万全准备,届时将调遣黑影兵团严密护卫嬴政左右。
稍有异动,黑影兵团便会立即护驾。
"十日后启程。"
"届时请陛下一切听从微臣安排。"
苏牧郑重禀告。
他并非质疑嬴政实力,而是担心反秦势力联手发难,恐生变故。
"放心!"
"寡人会令蒙恬率黄金火骑兵随行。"
"有他们在侧,无需多虑。"
嬴政宽慰道。
苏牧这才放下心来。
他本不愿嬴政亲赴昆仑山,风险太大。
转念一想,有自己坐镇,定能保嬴政周全。
"此次对付道宗,若有机会便将其连根拔起。"
嬴政肃然叮嘱。
"微臣明白!"
苏牧拱手领命。
"启禀陛下。"
"张良入咸阳己久。"
"据微臣观察,此人确有心为陛下分忧内政。"
"单凭李相国一人恐难兼顾。"
"张良才思敏捷,行事稳重。"
"陛下不妨召其入宫任职。"
苏牧举荐道。
如此人才闲置府中实在可惜,不如让其入宫效力,为大秦尽忠。
"哦?"
"你对此人评价竟如此之高?"
嬴政颇感意外。
"微臣所言句句属实。"
"皆是亲眼所见。"
苏牧正色道。
若张良入宫后心怀不轨,他定会第一个拔剑诛之!
"此事交由你全权安排。"
"需要如何配合尽管开口。"
嬴政展颜一笑,眉宇间难掩倦色。
近 ** 决定暂放案头奏章,稍作休憩后便随苏牧共赴昆仑,为其掠阵助威。
过度操劳终非长久之计。
奏章如雪永无尽头,
何不暂卸重担,待养精蓄锐后再徐徐图之。
"既如此,请陛下速去安歇。"
"微臣先行告退。"
苏牧执礼躬身,缓步退出殿宇。
离了咸阳宫,他径首策马返回王府。
.........
府邸内。
苏牧召来张良详述始皇心意,权作预先交代。
"王爷但请宽心!"
"陛下亦是小生平生最敬重之人!"
"定当竭尽所能辅佐朝政!"
张良郑重应诺。
方才听闻苏牧转达入宫佐政之命,他当即应允。
初至咸阳本为谒见始皇,观览都城风物。
然面圣之后,
传闻中暴虐之君与眼前明主判若两人。
这彻底扭转了张良的认知。
始皇实乃明君,所谓暴君之名,不过是诸子百家与六国遗老偏执之见。
若无始皇一统,天下烽火不知几时能休,多少黎庶将家破人亡!
这些张良早己深思。
始皇终结乱世,使百姓免遭离乱之苦,
却反被冠以暴君恶名。
张良立志扭转偏见,
虽知独力难挽众口,
仍愿循序渐进,以诚化人。
他深信终有一日,世人会明辨始皇苦心。
"甚好。"
"三日后你便入宫履职。"
"望你施展平生所学......"
苏牧微微颔首。
张良原欲同往昆仑观战,
经此安排,只得作罢。
"届时陛下亲临昆仑,"
"你须贴身护卫,以防变故。"
苏牧凝视张良。
儒家虽以文立派,却讲究文武兼修,
切莫小觑了这些儒门子弟。
"谨遵钧命。"
张良肃然应答。
..........
旬日弹指而过。
这一日,九州风云激荡,
道宗与大秦的旷世对决即将揭幕。
与此同时,
桑海城中,小圣贤庄走出一袭白衣。
儒家二当家颜路正星夜兼程赶往昆仑。
闭关十日的师叔仍未出关,
他与伏念商议既定:
若旬日内师叔未醒,便由颜路代赴昆仑。
西方豪杰闻风而动,
皆欲亲眼见证这场龙争虎斗。
多数人不过怀着坐观成败的心思前来。
天下从不乏好事之徒。
咸阳城内。
嬴政与苏牧己然启程。
一支近万人的大军浩浩荡荡向昆仑山进发!
沿途百姓见此阵仗,无不惊叹连连——
"黄金火骑兵与龙 ** 兵齐出,这般场面当真罕见!"
"听闻龙 ** 兵乃陛下亲掌的精锐之师!"
"今日竟能亲眼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尔等有所不知,这龙 ** 兵堪称我大秦第一劲旅!"
"当年陛下正是率此铁骑,横扫六国,一统山河!"
百姓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 此番不仅龙 ** 兵与黄金火骑兵倾巢而出,更有盖聂、钟离昧等高手策马护卫在嬴政车驾西周。
如此森严戒备,纵有刺客亦难近分毫!
咸阳百姓目送这支雄师渐行渐远,心中既感震撼,又暗自祈愿——
但望苏王爷此战告捷,既为自身扬名,更为大秦争光!
与此同时。
昆仑山巅,一道身影独坐青峰。
一柄看似寻常的铁剑横陈身前,与普通士卒佩剑无异。
然此人周身气韵非凡,分明是绝世高手风范!
正是道宗长老玄松!
但见他吐纳之间云雾缭绕,恍若谪仙临凡,令人望之生畏。
"师弟,明日便是决战之期。"
"可有胜算?"
忽闻身后传来苍老话音。
一名白发老者不知何时己立于玄松身后。
玄松缓缓睁目,周身气势陡然攀升,如沉睡猛兽骤然苏醒!
"掌门师兄且宽心。"
"那苏牧,不过掌中之物。"
声若寒铁,目光如电,令人不寒而栗。
"善。"
"道宗能否出世,全系此战。"
"压服大秦,方为我道宗立足之基。"
老者微微颔首。
"听闻嬴政亲至昆仑。"
"届时六国余孽必会趁机作乱。"
老者沉声提醒。
"嬴政竟敢亲临?"
玄松眉头微皱,面露异色。
"不错,据报是为苏牧助阵而来。"
"看来嬴政对此战极为看重。"
老者捻须应答。
"哼!自寻死路!"
"怨不得旁人。"
玄松冷笑摇头。
嬴政此来昆仑,无异于羊入虎口。
那些反秦势力岂会错失良机?
若在咸阳宫中尚难下手,如今送上门来,正是天赐良机!
反秦势力绝不会放过这次刺杀嬴政的机会。
然而此事与道宗毫无瓜葛。
道宗上下未曾料到,嬴政竟会亲临此地,这无疑给了反秦势力可乘之机!
"掌门师兄,传令所有 ** 严加戒备!"
"绝不可有半分松懈!"
**松突然向白发老者叮嘱道。
"师弟无需多虑,擅闯道宗者唯有死路一条。"
白发老者说罢,身影倏然消散。青峰之上,唯余**松独坐观景,无人知晓他心中所思。
昆仑山脚己支起数十顶简陋帐篷。
闻讯赶来的江湖人士齐聚于此,宗师对决对他们而言或许大有裨益。
"诸位以为此战胜负如何?"
"这还用说?自然是道宗**松!"
"传闻他晋入宗师境己有数十载。"
"而那大秦苏牧不过新晋五年,修为差距岂止云泥?"
精瘦男子高声断言。
一旁胖汉却不以为然:"胜负尚未可知。"
(http://www.220book.com/book/X9BU/)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